袁德坡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和國家的快速發展,英語在我國基礎學科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英語對學生來說是一門相對陌生的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根據教材講解知識,還要考慮如何運用更有效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求知欲。新課程改革對學校和英語教師的教學要求是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因此,教師應深入挖掘和適度拓展教材內容,有效利用互聯網上的教材,探索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以充分實現核心素養在閱讀課堂中的滲透。
【關鍵詞】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核心素養;戰略探索
閱讀一直是英語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新時期,教育部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隨著當前對核心素養關注程度的提高,教師也應該能夠在閱讀教學中有效滲透核心素養的內容,充分發揮閱讀教學的功能,使學生能夠在多方面培養自己的能力。本文基于新的時代背景,從實際情況出發,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進行了分析和探討,以期擺脫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困境,從而提高閱讀教學的整體質量,全面實施核心素養在閱讀課堂中的滲透。
一、創設特定情境,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傳統的教學模式存在著很大的弊端,基本停留在教師單方面投入和學生機械接受的層面。因此,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為了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必須打破傳統和獨創的觀念。教師不應過分追求閱讀量的輸入,而應鼓勵學生輸出閱讀結果。為了有效地組織學生進行互動交流,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創設一些具體的情境,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用英語表達自己。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可以為課堂注入新的活力,使課堂更加靈活。
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三年級第二卷“在動物園”的內容時,作者創造了一個關于動物園的主題,并向學生提出了四個問題:“動物園里有什么動物?你最喜歡什么動物?這種動物的特點是什么?你為什么最喜歡這種動物?”然后讓學生自由組成一個小組,在小組內分享和討論意見。最后,老師從每組中隨機挑選一名學生發言。因為這個話題與生活息息相關,學生們的興趣立刻被激發起來。每個人都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并充滿了興趣。教室里立刻出現了熱烈的討論氣氛。在學生的討論和交流過程中,筆者也加入了他們,及時幫助學生解決討論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在最后的演講環節,學生們的表現也相當出色。通過創造特定的情境,打破了枯燥的課堂氣氛,課堂立即“活躍起來”。學生開始積極輸出閱讀結果,有效地促進了師生之間的交流。同時,通過小組合作,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通過演講環節,使學生的勇氣得到了提高。
二、借助網絡手段,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思考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實現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在當今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為了達到這樣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絡手段進行教學輔助,從而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和更廣闊的學習空間,讓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自主開展學習,從而使得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培養。
例如,可以采用網絡微課這種形式,教師可以在課前和課后把提前準備好的小視頻分享到班級微信群里,讓學生在家完成自主觀看和學習。借助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學生提前對要學習的內容做到心中有數,從而讓學生們在課堂上更輕松、更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還能夠給學生提供課后自主復習的平臺,使學生們及時破解未掌握的知識難點,并進一步對知識進行挖掘。例如,筆者在引導學生們學習四年級下冊“At the farm”這部分內容時,考慮到學生們已經有了較為豐富的英語學習經驗,就在課前為學生準備了一個關于介紹農場的小視頻,讓學生結合視頻和教材先進行預習,并自主學習本單元涉及的單詞短語,盡量掌握基礎單詞的拼寫和讀音。在上完這部分內容之后,筆者又為學生們準備了一個知識總結和課外深度挖掘的復習視頻。借助有趣的視頻,既能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還能夠使學生們根據自身情況、按照自身學習進度自主進行學習,學習效果較差的同學可以反復觀看視頻,對自己不擅長的內容進行反復強化。
三、進行知識拓展,培養文化品格素養
文化品格是英語核心素養中一項重要的內容,文化品格的重點在于理解各國文化內涵,比較異同、汲取精華、尊重差異等方面。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可以適當為學生補充課外知識,讓學生接觸到更多的文化知識內容,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使得學生可以在閱讀英語文章的同時學習到英語國家的更多文化知識,獲得文化品格素養的提升。
例如,筆者在引導學生們學習五年級下冊“When is Easter?”這部分內容時,先為學生們了介紹復活節的時間、來源、節日特色等方面的知識,隨后讓學生們講一講自己知道的東西方節日。在這個過程中,筆者發現大多數學生都能說出很多中國傳統節日,但是對這些中國傳統節日的來源和節日習俗都不甚了解,對西方的節日更是知之甚少。因此,筆者就為學生們做了一些知識補充,為學生們詳細介紹了部分中國傳統節日的來源和習俗,還介紹了一些西方的比較有特點的節日,拓展了學生們的知識面。隨后,筆者在課堂中融入了中西方節日文化的對比,讓學生進一步去了解中西方的各種節日,并學習其中蘊含的文化思想。通過這樣的方式,既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和文化品格素養,還能讓學生們對中國傳統節日有更深入的了解,從而增強他們的愛國意識和民族認同感。
總而言之,核心素養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核心素養的培養既需要教師全方位、多領域地進行策略探索,也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不斷積累。本文從語言表達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文化品格素養這三個方面入手,列舉了創設具體情境、借助網絡手段、進行知識拓展這三種方法,希望能給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提供一定的思路。但是未來的路還很長,要想進一步落實核心素養在閱讀課堂中的滲透、探索出更多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還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攜手并進、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張君妍,董振花.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英語閱讀的教學研究[J].海外英語,2020(23):141-142+145.
[2]焦淑鳳.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6):278-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