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凡
【摘要】初中低年級數學知識的學習難度比小學數學要高,但是難度大多體現在相對復雜的程度上,并不是體現在計算能力的要求上,這就導致了初中生對計算能力的認識不夠充分,以至于忽略了數學計算能力的訓練。對學生們來說,提高數學的計算能力是一個一勞永逸的事情,可以給后期的數學學習做好鋪墊。在實際的教學中,老師們要重視對學生的計算能力的培養,可以通過多種教學方法來訓練學生,以實現計算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數學;計算能力;習慣
數學計算活動滲透于人類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計算能力是人們適應社會所必備的重要能力之一,也是學生們學好數學的基礎。在初中階段,數學作為核心學科一直備受關注。而學好數學基礎能力是非常重要和關鍵的,計算能力就是數學學習的一種基本能力和基本素養。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是素質教育的要求,對此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應該把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作為初中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在教學中我們也發現,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出現的很多問題,與計算能力的欠缺有著密切的聯系,解決此問題迫在眉睫。為此,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探討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一、當前初中數學的教學現狀
在目前的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作者發現不少學生忽略了計算能力的訓練。在初中低年級的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們發現所學的知識點都是概念性的內容,涉及計算的學習內容不是很多。只要動動腦筋都能直觀的判斷出結果,所以初中生們慢慢的養成了忽略計算過程的學習習慣。筆者所在的班級就有類似的學習情況,部分學習認為自己的腦袋很好使,對于初中低年級所涉及的知識點不屑一顧,總是省略計算過程,直接寫出答案。起初,這部分學生的學習成績相對還好,但到了初三的時候,這部分學生的學習成績呈現直線下降的趨勢。究其原因,就是這部分學生忽略計算能力的結果。計算能力是學好數學的必備技能,是解決數學問題的系統性的方法,而初中生所面對的教學知識難度相對較低。這就導致了部分學生對計算能力的重視度不夠,從而錯失了對計算能力的訓練。
二、提高初中生數學解題與計算能力的方法
(一)科學分析,找到學生出錯原因
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需要了解學生的錯誤,找到出錯的原因。因為出錯是不可避免的,也只有通過出錯及及時糾正,才能讓學生走出陷阱,避免錯誤的發生。學生數學解題與計算能力的提升過程中,需要找到學生的出錯點,然后分析具體原因,這樣才能具有針對性的進行糾正教學。首先,學生自身知識結構會直接影響解題與計算時是否會出現錯誤,所以教師針對這一點,要強化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確保在理解基本概念基礎是哪個,構建起完善的知識體系;其次,要看學生是否是粗心大意造成的出錯,比如學生審題不清、計算過程不夠嚴謹等造成的錯誤,需要讓學生自習認真,養成檢查的良好習慣;最后,了解是否是由于生活經驗與學習經驗造成思維定式,進而對學生的思維造成影響,讓學生的解題無法有效價值。只有了解學生出現錯誤的具體情況,才能針對錯誤制定有效的糾錯方案,保證初中生數學解題與計算的有效進行,提升其解題與計算能力。
(二)以審題為前提,為解題充當杠桿
要提升審題能力,首先要重視對學生理解能力的培養,加強其在審題過程中的分析和思考,才能深入挖掘到題目中的有效信息,并整合成數學知識,進行靈活運用。所以,教師在教學期間,要向學生傳授審題技巧,可以讓學生在審題時把握關鍵信息,或者能從題目中了解到考察的重點與知識點,這樣就可以讓學生理清思路,準確掌握解題思路與方法。這是解題之前的準備工作,也是關鍵內容,教師可以通過對不同題型的舉例分析,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審題的技巧。其次,學生審題習慣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需得到教師的重視,避免因為粗心而出現審題錯誤,比如看錯數字、符號或者條件等低級錯誤。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對題目進行分析后,能夠聯系所學的知識理清思路,實現思維的靈活轉化,而不是在一棵樹上吊死,確保學生的思想轉化,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
(三)理清思路,為解題搭建橋梁
教師的課堂教學,需要能將復雜的數字轉化成圖形,學生可以通過觀看,直接掌握數學知識。就實際情況來看,復雜問題的簡單化處理,能幫助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構建起空間想象力,促進學生更加快速的理解題目的含義。教師在教學期間,要正確引導學生,通過理論結合實踐的方式,理清思路,確保能對問題的有效處理,并能找到處理問題的方法,逐步推演出解題的思路。在對問題基礎處理期間,初中生在遇到難問題時,很容易被難題阻攔。因此教師的引導或者問題十分重要,可以分解復雜問題,讓學生能合理處理小問題,然后在小問題中層層遞進,讓學生從局部出發,然后能過渡到整體。
(四)激發創造力,拓寬學生的思維
要有效提升學生解題能力和計算能力,并不是靠大量的刷題訓練,讓學生通過思考方式的掌握,拓寬思維,才能在面對不同的數學知識和問題時,找到知識的本質,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探究數學理論,加強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而數形結合思想是數學思想方法中最基本的學習方式,這種方式在實際應用中得到大家的認可,而且能發揮其良好作用。無論是對理論的理解,還是解題能力的提升,必須要深入掌握數形結合的方法,才能真正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將不同的數學思想方法進行歸類和整理,幫助學生逐漸深入地了解數學思維的重要性。
初中數學在教學實踐的開展期間,學生需要掌握很多內容,而且解題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一項,但是由于在培養學生期間,會遇到很多阻礙,這時教師就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找到癥結所在,然后實施個性化的指導方案,確保學生審題意識、創造能力等綜合素養的有效提升,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建設基礎。
參考文獻:
[1]賈永寧.初中生數學運算能力的現狀分析及對策探究[J].華夏教師,2020(19):26-27.
[2]崔天文.初中數學計算教學思考[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3):212.
[3]蔣紹龍.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數學計算題教學[J].西部素質教育,2019,5(24):85.
[4]隨紅俠.核心素養下的初中數學計算教學思考[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9):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