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加國
【摘要】互動式教學方式的有效應用,不僅可以增進師生交流,活躍課堂氣氛,而且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而這對于小學數學整體教學效果的提升是極為有利的。基于此,下文主要就小學數學互動式教學方式應用實踐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展開探討,以期為廣大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互動式教學;存在問題;改進對策
引言: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往往采用“灌輸式”教學模式,認為自己講的越多,學生就能吸收越多。但是殊不知這種教學模式,會嚴重抑制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主體性,導致學生過分依賴教師,而這對于學生學習熱情、積極性的調動是極為不利的。而互動式教學方式可以有效避免這一問題,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對互動式教學方式加強應用,針對互動式教學方式當前存在的問題,采取針對性策略加以應對,只有這樣,才能切實提高小學數學綜合教學效果。
一、小學數學互動式教學方式應用實踐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提問針對性不足。新課標強調中小學教育要善于采用啟發性教學,注重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而這也使得部分小學數學教師為了發散學生思維,會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問題。但是這些開放性問題設計范圍過于廣泛,缺乏方向性和針對性,學生在作答時往往漫無邊際,不知如何作答。這種提問方式雖然也能起到活躍課堂氣氛的目的,但是由于學生作答漫無邊際,從而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教師提問過于頻繁。部分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營造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會設計一連串的問題,甚至一堂課都在提問及解答當中。這種教學方式從表面看有助于激發學生好奇心,發揮學生主動性,但是實則教學效果卻并不理想。這是因為數學知識之間具有較強的系統性,必須將其系統化講解,學生才能更好的理解掌握,形成完善的知識體系。教師頻繁提問無疑會打亂知識的系統性,導致學生理解掌握存在困難,而這對于小學數學整體教學效果的提升是極為不利的。
二、小學數學互動式教學方式應用實踐改進的對策
(一)營造師生平等的氛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互動式教學方式,首要的一點就是營造師生平等的氛圍,教師要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給予學生更多信任、理解,只有這樣,學生才敢于發表看法、觀點,愿意與教師交流、溝通。而要想營造師生平等的氛圍,教師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是要熱愛學生,教師要將學生看作是自己的孩子,給予學生無私的關愛,充足的信任,引導和鼓勵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在教師的期待和信任下,學生會逐步放下對教師的戒備,主動對教師作出回應;二是要包容學生,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知識體系薄弱,所以在回答問題時難免會出現錯誤。在學生作答錯誤時,教師不能一昧的對學生進行批評,而是要對學生加以合理引導,使學生最終得出正確答案,得到相應的進步、提升;三是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小學生是一個不斷成長、不斷進步的個體,所以教師必須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而不能僅僅按照當前的學習成績對學生進行評定,如若不然勢必會對學生發散思維和獨立思考造成一定阻礙,而這對于互動式教學方式有效應用是極為不利的。
(二)轉變教師課堂角色。在已往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師生之間存在鮮明的界線,教師處于知識灌輸地位,學生處于知識接收地位,師生之間缺乏有效交流,而這也導致互動式教學方式應用效果并不理想。教師要想提高互動式教學方式應用效果,必須積極轉變自身課堂角色,由知識的灌輸式轉變為學習的幫助者、引導者。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主動與教師探討,進而有效提升互動式教學方式的應用效果。例如,在對“分數的乘法”教學時,教師可以首先為學生提出一個問題,如“文具店新進了兩種顏色的水筆,分別是紅色水筆和藍色水筆,已知紅色水筆數量為15根,藍色水筆數量是紅色水筆數量的1/3,求藍色水筆有幾根?”。然后引導學生在認真讀題的基礎上,找出解題思路和其中包含的數量關系。之后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探討交流,得出最終解題方法。在小組探討交流后,每組安排一名學生代表本組擔任小教師,為教師及其他小組講解解題方法。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轉變了師生地位,密切了師生互動,而且調動了學生學習主體性,而這對于小學數學互動式教學應用效果的提升是極為有利的。
(三)創設問題教學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可以調動學生好奇心,激活學生已有經驗知識,提高學生學習欲望,使學生學習更具積極性、主動性,而這對于互動式教學方式應用效果的提升是極為有利的。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想提高互動式教學方式應用效果,必須善于創設問題情境。但是在對問題情境創設時,必須與學生生活實際、學習實際相聯系,只有這樣,才能切實提高問題情境創設效果,充分發揮問題情境創設應有作用。例如,在對“平均數”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講故事方式為學生創設這樣一個問題情境,如“小明和小強結伴去水塘游泳,水塘的告示牌顯示平均水深為1.2米,小明和小強身高均高于1.2米,那么他倆去水塘游泳會不會發生危險?”這一問題一經提出,學生就展開了熱烈討論。有的學生認為,“小明和小強身高都高于1.2米,所以他們不會發生危險。”也有的學生認為,“平均水深為1.2米,意味著有些地方的水深會高于1.2米,所以他們會發生危險”。通過創設問題情境,不僅調動了學生好奇心,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增進了學生對平均數的理解,從而可以顯著提高小學數學互動式教學方式應用效果。
結語:綜上所述,互動式教學方式的有效應用,不僅可以增進師生交流,活躍課堂氣氛,而且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對互動式教學方式加強應用,根據當前互動式教學方式應用實踐存在的問題,采取針對性舉措加以應對,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互動式教學方式應用作用,切實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之輝.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甘肅教育,2018(04):107.
[2]周麗花.互動讓數學教學趨于高效—淺談小學數學互動式教學的價值與策略[J].名師在線,2018(14):48-49.
[3]許瑞怡.淺析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互動式教學法的運用[J].新課程(小學),2014(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