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昱玥
【摘要】高中物理實驗是高中課程教學中的重要科目,除了物理學科本身的內容之外,物理課帶給學生們的還有思維上的啟發,能力上的提高,素質上的培養,邏輯上的塑造。因此本文以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為例講述了核心素養背景教育的意義,隨后提出高中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且針對性地提出了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中物理實驗;核心素養;實驗教學;創新實踐
引言:隨著高中課程改革程度持續不斷地加深,逐步提出了以學生核心素養為背景的教學理念,這種教學本質理念上的改變對于高中物理實驗來說是相當重大的改動。這要求相關任課教師需要重新審視過去的教學方法是否合適,是否符合課程改革要求中對于學生的培養目標,需要任課教師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策略。
一、核心素養背景教育意義——以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為例
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核心素養背景的提出,意味著對于當前高中物理實驗課堂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原則。以往的高中課堂,物理課程的教學都是以老師上課講解內容、書寫公式、解釋定義、在黑板上畫簡圖的形式,這種形式對于老師,雖然能夠把課堂內容講出來,板書上也能夠體現任課教師清晰的思路,但這對學生本人對所講知識的理解,消化和吸收不一定是有利的。
在新的課程教育體系下,高中物理實驗的教學更加注重學生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的塑造。這就要求任課教師不能再局限于教室內寫板書的形式了。物理這門學科是研究物體之間的相互關系的,物理一定是基礎某種物質為載體的。比如,力學、光學、聲學、電學等等內容都是生活中真實存在的物質關系的研究,這就要求任課教師將傳統課堂結合現代技術打造成趣味課堂,打造成思維的課堂,打造成能帶動學生思考和求知的課堂。從各項的核心素養特點進行分析,良好的觀察能力和縝密的邏輯思維是相輔相成的,二者在學習物理實驗的過程中是互相促進的關系,能夠對物理實驗在生活中的全面應用提供保障。物理實驗核心素養要求教師在平時的實驗課程中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引導,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做到提出問題、做出假設、構建實驗、方法驗證、得出結論這一整套的掌握物理實驗流程,在學習物理實驗的過程中,上述五個步驟相當關鍵,也是構架物理實驗核心素養的基本流程。并且核心素養還有一方面的概念就是要在學習物理中抱有積極的學習態度,在學生探究物理知識的過程中,要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求知心態,同時在驗證結果時要實事求是,保證物理學科的嚴謹性。
二、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高中物理實驗教學過于理論化。現階段的高中物理實驗課程仍存在過于理論化的現象和問題,眾所周知高中階段學生課業負擔繁重,物理老師迫于應試教育的壓力,為了精煉課堂內容,實驗課程變成老師的示范實驗課程,學生缺少自己去實踐和實驗的操作,鑒于這點校方急需重視學生的物理實驗教學,為學生設立專門的實驗課。
2.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方法有待改進。高中物理知識還是比較難的,同樣高中物理實驗內容也有一定的難度,同時實驗教學內容相對比較枯燥乏味,導致學生缺乏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這種情況下,高中物理老師急需改良物理實驗教學順序,將實驗順序按照由易到難的順序排列,先讓學生們體會到實驗的樂趣和基本原理,從而產生對物理實驗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三、教學策略探討與分析
1.優化課程頂層設計,打好課堂教學基礎。任課教師應該注意到新課改教學目標在對于學生核心素養與能力培養的重要性,這種重要性不僅僅是體現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的,更應該是最基本的課程設計時就應該體現出這種意識和思想。高中物理實驗課程注重的是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物理觀念、分析能力、實驗能力、物理思維等等。所以,任課教師在寫備課本時應時時刻刻以這些要求為基準,準確把握上課時傳輸給學生的想法是否正確。
針對課程改革后的新教學模式里面,高中物理實驗任課教師要及時根據學生上課后對于課堂內容的反饋以及學生在課后習題的效果中正確梳理出學生對于所學內容理解中存在的問題,并能準確回歸到備課本中尋找根源所在。因此,這就要求任課教師對于備課本中的每部分內容與設計都需要符合學生的上課情況,具有針對性,突出重點性,找準困點難點所在。另外,教師還學該學會另一種上課工具——教學導案,這主要是用來檢驗學生課程進度效果的記錄本,教師應該注重教學導案實時更新,以便于了解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的動態。
2.強化實驗教學,鍛煉學生動手能力和實驗技能。高中物理實驗不是純理論的學習,而是一門基于實驗的學科,這一點對于任課教師和學生都是不可否認的。每一項物理規律背后都是相應的實驗現象的。而在高中教學中,很多任課教師往往忽略了物理實驗帶給學生思維上的促進作用。
比如,物理課中有“電流與電壓”這一節的學習,傳統的教學中注重任課教師教授,而對實驗內容不重視,這就導致學生們對于電流和電壓這兩個看不到的物理量沒有真實存在的意義。在新課改后的教學模式中,有的學校將電學內容的教學放在了物理實驗室中。小燈泡,電阻絲,電源開關等等這些十分簡單的物理實驗設備就可以組合起來做很多的物理課程電學實驗。通過調節電阻絲的介入程度,觀看電燈泡的亮度,很直觀地就能觀察到電流和電壓的變化對于結果的影響。
通過上述簡單的物理電學實驗的例子可以看出,物理本身的理論內容較為深奧,不利于學生的理解與吸收。而通過簡單的實驗,將復雜的理論知識轉化成肉眼可見實驗現象,把停留在課本上的物理名稱和物理量在實驗中加深學生們的理解,進一步理解物理名稱和物理量背后的物理意義,這對于學生們學習物理知識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礎作用。
結束語:綜上所述,高中物理實驗課程對于學生成長成才,思維能力提升,人格思維塑造方面的重要性已經不言而喻了。伴隨著課程改革,傳統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模式應該被摒棄,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方式與方法,這是當前最重要的課題,很多任課教師都在新的教學方法上的嘗試與探索,期望能為學生帶來更深刻的改變。
參考文獻:
[1]符小清.基于核心素養的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的創新與實踐研究[J].商情.2019,(9).190.doi:10.3969/j.issn.1673-4041.2019.0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