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摘要】隨著近幾年經濟形勢的越發嚴峻,大學生就業困難早已成為了社會普遍問題。當前每年大學應屆畢業生不斷攀升,然依舊有無數大學生壓根找不到工作。而與之形成對比的,卻是我國的制造業找不到工人。這一嚴峻的社會現象成為了我國當前社會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職業教育;重要性;發展方向;技術與人才
引言:當前的職業教育越來越容易受到人們普遍的重視,政府主管部門逐漸把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當成是實施科教興國的重要方式。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卻以為職業教育十分沒出息,所有家長都爭先希望孩子可以上普高,同時害怕孩子去往職高。社會對職業高中的不重視也是當下職業教育的一大誤區。本文根據此背景展開深入的分析。
一、職業教育的重要性
每一年中考落幕,都有人歡喜有人愁。很多家長都熱衷于讓孩子上普通高中,但卻對職業高中十分排斥。這歸根結底是因為我國“學而優則仕”的思想深入人心,讓人們對職業教育的認識存在太多偏差。如今的社會早已變成一個具有多元化的包容性的大社會,我們的目光也應該向著更廣闊的未來看待。當代職業教育已經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越來越多的人們認識到學生實用性技能培養的重要性。今年政府部門如今也開始各種動作,即將許多本科院校與職業技術學校合并,開始建設應用型本科學校等一系列措施。這背后所反映的社會原因其實是因為我國技術崗位與人才不對應的重大社會問題。現當代職業教育對學生的要求,已經不再僅僅只是讓學生學習技能,而應該是從業素質的全面提升。比如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心理素質、創業能力和社會生存能力等方面,讓學生可以成長為全面發展的人才。
今天的人們越來越重視職業教育的重要性,同時還把培養身心發展作為職業技能的本身。與普通教育不同的是職業教育還將彌補學生的一部分欠缺的基礎知識,培養真正文化素養和實踐技能相結合的應用型人才。除此之外,我國是工業大國,需要大量的技術型人才,因此職業教育的作用將會越發重要。另外,將學生的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都作為培養的對象,最終成長為提高教師隊伍的人文素養,從而讓學生逐漸實現職業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和諧發展,最終在成為社會需要人才的同時,也能夠讓自己在社會上更好的謀生。
二、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
(一)提高師資隊伍的建設
當下我國為了讓我國制造業可以有對應的技能型人才,大學生也能找到就業工作,因此國家將很多本科院校和職業技術學校開始合并,建設應用型人才的職業院校。不過建設應用型人才的職業院校,首先師資力量一定要出色。教師隊伍的建設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基礎。學校轉型不應該僅僅只是把原有的教師直接轉崗,而應該根據教師所在專業的特點和興趣,詢問教師的意見后再進行轉崗。除此之外再引進一些應用型優秀教師進行專業培訓后上崗,以更好的適應新的崗位培訓。同時,教育改革方向在逐漸往職業技術的方向發展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學生基礎文化知識的學習。除了要轉型師資團隊外,教學資源的投入也至關重要。與原有的職業院校相比,學生生源素質要高,重視實踐操作的同時名教學設備要充足。除此之外,為了加強職業院校的學習,還能采取用實操方式并采取理論學習,這樣既能提高設備的應用效率,還能節約教學的成本。
(二)課程體系的設置方面
應用型人才院校的建立,除了要擴展原有的教學模式外,最好可以推廣一體化的教學理論,這樣才能更好的適應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作為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的重點,要響應國家職業發展的指標,以培養職業技能型人才為主要目標。根據工作任務要求進行相應的教學活動,這樣才能在真正意義上讓教學與實踐相結合,能力與崗位相結合,這樣才能在培養學生技能的同時也能顧全學生的專業能力和社會生存能力。其次,教學方式最好摒棄原有的灌輸式教育,而是根據模塊教學制定相應的計劃工作,這樣才能讓教師和學生展開定期合作,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禮儀、思想、職業等。其三,根據教育方向的不同,變更原有的理論性教材。制定出一系列教材和教學場地設施,穩扎穩打的開始推進學校本身的優勢和特點,從而制定出一系列真正適合自己發展的課程體系。
(三)人才培養模式方面
人才培養模式也應從原有的教師為中心轉變為學生為中心,并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索以及互動管理等模式,提高學生的崗位責任感和知識技能。這樣的方式是技能讓學生從實訓中真正學到知識和能力,同時也能讓學生加快學習者和勞動者的角色轉變。教師的上課模式由原來的教授法轉變為驅動法,教學內容也從以往的理論教學模式增進實踐的內容,從而更進一步的強調知識的實用性和應用能力,進而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培養教師隊伍、講師、技師、心理咨詢等教師團隊,作為職業技術學校的核心骨干力量,注重實用性技術的研究,解決學生生活和學習中出現的多項問題,從而逐漸形成真正有社會地位的職業教育。
結束語
在我國未來大學生培養方向中,科研人才很重要,但技術人才也同樣重要。只有讓職業技術學校跟我國本科學歷掛鉤,打通二者的上升渠道,讓技術工人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才能從專業意義上實現職業教育的更高水平的發展。這是我國未來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也是我國未來的國情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翟萬江.構建領先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華南職業技術與教育協同創新中心成立[J].中國科技產業,2015.(6):35—35.
[2]蔣雍君,鄧舉青.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視域下專本課程銜接實踐探索——以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陶藝專業“3+2”培養項目為例[J].職業技術教育.2015.36(29):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