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正
社會競爭日益加劇,畢業生就業問題也日益突出,所以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愈發明顯。高職院校肩負著為國家輸送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的責任,在“雙創”的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也越來越注重創新創業教育。而班主任作為高職院校內與學生溝通較為緊密的人生導師,在開展高職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無論是小學、中學,還是高校,任何學習階段中的班主任都是班級工作的主要組織者,也是學生成長工作的參與者、引導者。2018年,教育部曾發布了《關于加強高等學院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就點明了班主任在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的職責與重要作用。
班主任在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中起到重要的引導作用,主要體現為學生創新創業思想上的引導。而大部分在校的高職學生并未對職業生涯進行合理規劃,也很少主動進行創新創業相關理念的學習。甚至有部分高職學生具有“學一門技術,畢業后有口飯吃”的不當思想,對創新創業完全沒有興趣[1]。班主任在這時就需積極發揮引導作用。首先是引導高職生接觸創新創業教育,讓學生對創新創業具備一定的認知基礎;其次是引導高職生投入創新創業教育,讓學生自愿接受創新創業教育并主動進行學習;最后是引導高職生理性看待創新創業,在學生創新創業失敗時積極引導其走出心理困境。高職院校班主任要成功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積極的思想引導是必不可少的。
班主任在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中有著重要的組織作用,主要體現為學生創新創業活動上的組織。不同于班干部或者學生委員,班主任作為班級工作的主要組織者,具有更大的影響力與權威。強大的動員能力使得高職院校的班主任具備較強的創新創業教育活動的組織能力,無論是班級內部的創新創業小型講座,還是大規模的創新創業競賽,班主任在這些創新創業相關活動的組織動員作用都必不可少。班主任通過創新創業活動的組織,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
班主任在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中有著重要的督促作用,主要體現為學生創新創業工作上的督促。創新創業教育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它是一項長時間的、復雜的、系統的教育工作,需要班主任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過程中時刻關注著學生創新創業進展。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時,可以時刻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創新創業;當學生在創新創業過程中遇到困境時,班主任可以及時幫助解決;當學生在創新創業過程中產生了懈怠、退避等心理時,班主任也可以及時進行督促和鼓勵。總之,高職院校班主任可以通過發揮在創新創業教育中的督促作用,讓學生時刻將創新創業思想牢記于心中,從而幫助高職學生提高創新創業意識水平。
高職院校的班主任要進行創新創業教育,首先要明確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然后通過學生在創新創業教育中的主體地位的發揮,提升班主任自己的創新創業意識水平和能力以發揮垂范作用。只有班主任不斷進行提升,才能滿足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對其提出的高要求。
2018年12月,人社部辦公廳頒布了《關于推進技工院校學生創業創新工作的通知》,明確了身為班主任幫助學生提升就業能力的工作職責。高職院校的班主任要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樹立好自己的責任意識,將學生就業作為自己工作的重要內容,深刻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所在[2]。對此,高職院校方面可以積極組織班主任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的學習,聘請創新創業教育優秀人才或者專家學者來校內開展講座或者會議,也可以定期派遣部分班主任到校外進行學習,幫助班主任樹立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的責任意識。此外,高職院校班主任也應該進行自我審視,明晰社會就業現狀,認識到當前的“就業難”,將自己學生畢業后的就業問題歸入自己的職責范圍內。
部分班主任在開展教育工作時,還未明確認識到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生,沒有將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出來。部分班主任甚至在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采用了獨斷教育,不顧及學生在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的感受,長此以往,學生將會對這種獨斷、無配合的創新創業教育產生厭惡、逃避心理。高職院校的班主任雖然具有一定的引導、組織和督促作用,但是必須以尊重學生為前提,不能專斷。為了幫助班主任樹立群眾意識,高職院校方面應該加強班主任的教學能力提升工作,通過有計劃的學習任務讓班主任不斷提升自己的群眾意識和配合意識。此外,院校還可以通過創新創業教育的反饋系統來督促班主任關注學生群體,如,進行班主任創新創業教育考評,向學生收集意見與建議,發揮學生群體在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主體作用。
高職院校班主任要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便是“身教”,而“身教”就需要班主任發揮自己的垂范作用。時代在不斷發展,而創新創業意識水平也應該符合時代發展而進行更新。為此,班主任自身要不斷地學習與成長,不斷地掌握先進的創新創業認知能力,才能在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中起到標兵和垂范作用。作為院校來說,要積極組織班主任進行創新創業教育培訓,讓班主任學習到符合時代要求的創新創業教育知識,不斷提升班主任的創新創業認知水平。作為班主任自己來說,要積極地進行學習,向有關教育人士虛心求教,加強對創新創業的理解,這樣才能在學生有疑問時及時進行解答。
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提高,高職院校班主任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高職院校班主任在明晰自己在創新創業教育中的作用和進行了改進提升后,還要從心理、意識、能力與實踐水平四個具體方面入手,采取相應的具體措施,從而開展有效的、易被學生接受的創新創業教育。
高職院校的學生目前大部分為“00后”,他們個性較為鮮明、思維活躍,樂于接受新事物,對于創新創業來說具有積極意義。不過,這個時期的高職學生心理仍不健全,抗挫折能力較差,在面對困難時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和逃避心理。作為班主任,要認識到這個時期學生心理的敏感性,重視學生的心理教育[3]。比如,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時,要對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行考察,比如與學生進行面對面、心對心的交流,讓學生干部留心班級同學的情緒并及時匯報等等。另外,班主任還要積極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培養其樂觀向上的心態,指導學生能夠正確地面對挫折,面對創新創業失敗敢于從頭再來,而不是遇到困難就選擇逃避。只有重視起學生的創新創業心理教育,才能為學生之后的職業生涯打下堅實的心理基礎。
高職院校的校情與普通高等院校有所區別,進入高職院校的學生大部分是為了學習一門可以謀生活的技術,畢業后好獲得一個就業崗位。就目前的調查來看,僅有少部分高職學生會在畢業后選擇創業。為此,高職院校班主任應加強對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教育,增強其創業意識。首先,班主任可以通過主題班會、小組會議等各種主題教育形式,營造創新創業的良好氛圍,將創新創業的重要性貫徹進這些教育形式中。此外,班主任還可以邀請創新創業成功者,來班級內開展創新創業小型講座,從而樹立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
高職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教育包括認知能力與動手能力。一方面,加強學生的創新創業認知能力,要求班主任要不斷提供給學生先進的、全面的創新創業知識,讓學生對創新創業的認知水平不斷獲得提升。如,及時地將國家有關創新創業的政策或者措施告知給學生。通過不斷豐富其關于創新創業的知識,從而提高其創新創業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強學生的創新創業動手能力。在班級內,班主任要積極展開一些小型的創新創業相關活動,比如,利用班會讓學生自主展示自己的創意作品;在學校內,班主任要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學校的大型的創新創業活動,比如設計大賽、創新創業規劃大賽、創業技能競賽等等。此外,班主任還要鼓勵學生參加有關創新創業的學生社團或者興趣小組,在學生活動中提升自己的創新創業能力。
班主任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如果只是從理論層面出發,或者僅僅依靠班級、學校這種基礎的實踐環境,就會對創新創業教育的效果產生削弱影響。要有效地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便是讓學生走入社會,進行實際意義上的實踐活動,例如頂崗實習。學生在就讀期間先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在社會中進行創新創業實踐鍛煉,可以為日后走出校門、步入社會進行真正的創新創業提供實踐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