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科錢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寧波市新城第一實驗學校 浙江 寧波 315000)
在小學五年級的階段,書法課最重要的目的是讓學生磨煉心性,使書法和書藝都浸透至學生的心理當中的同時達到最終目的,真正做到書法實踐,在教師的指導下取得書法練習的更高一籌,對學生以后的生活和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1.1 學生對書法沒有興趣,無法投入練習。學生現在所處的時代網絡橫行,七彩波瀾的,有太多太多好玩的事情,游戲,短視頻,電視劇等分走了學生的精力,以至于學生很難有時間有興趣去學習。再加上除了書法課也有很多能跳能玩,更符合現在小學生更加豐富的內心,例如小提琴課,舞蹈課,鋼琴課,雖然這些課程也會累和枯燥因此學生很少對書法課充滿興趣,缺乏了對書法的積極性,以至于他們對待起書法課會抵觸厭煩,很少會真的踏踏實實的練書法,而是手上寫著,心已經飛到九霄云外,對自己的字體寫的歪歪扭扭,可能到了初中高中階段依舊很丑陋稚嫩的小學生字體,到了那時學生內心可能會后悔,但初高中繁重的學習已經沒有充足的時間去使學生再次認真書寫,即使空出時間,也耗費了做其他事情的精力。而且更有甚者會做小動作,交頭接耳,嚴重影響了其他學生的書法時間,這種行為對于他人來講是非常不公平和惡劣的。
1.2 學生、家長及教育工作者對書法的重視度不夠。在書法課中,由于較少占據學生的成績,因此很多時候在這個對成績格外注重的時代,書法課往往是被忽略的,不受重視的,尤其在五年級這個階段,學生還有一年即將小升初,在教師和家長眼里學習主文化課是最重要的,時間皆應該用來放在學習課本有用知識上,這個不會考試的課程隨時都會被占據用來上其他課,而在家時書法時間也會被家長用來輔導其他科目,導致書法課越來越不受重視。而對于小學五年級這個好玩好動的年級,在書法課上靜靜的寫字是個很艱難的過程,學生需要靜下心來,心無雜念,用自己的手和心去工工整整的磨煉心態,書寫字體,對于他們來說可謂是一個非常大的難題,因此學生會選擇性不去重視它,所以最終導致書法課在方方面面不受重視。
1.3 小學書法發展的不全面性。隨著教育教學的發展,教學水平的逐步提高,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也成為教育中的一部分,書法作為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沒有在教學中得到很好的普及,尤其是電子設備的發展,占據了學生大部分的時間,淡薄了學生對傳統書法的了解,小學生的注意力被分散,利用傳統方法寫字的時間越來越少,忽視了對練習書法習慣的養成,不利于學生審美意識和人文素養的提升,家長對小學生興趣的培養忽略了傳統文化這一部分,導致小學書法的培養不全面,小學書法沒有形成一定的教學體系,忽視了對小學階段書法教學體系的培養,書法教學流于形式,學生對于書法字體的認識不夠深刻,沒有感悟到書法的內在。在平時的書法練習中教師的評價標準片面化,會降低學生對書法的興趣,為了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要逐漸完善小學書法的教學體系,增加小學書法在小學課程中的學時,提高學生對書法的興趣。
2.1 歷史故事引導,提升學生對于書法課的興趣。隨著時代的演變,字如其人的說法愈加普遍,因此有更多人將眼光投向了書法,因此書法課成了眾矢之至,同時在小學中的書法課程應該是具有發展性的,能夠應對未來的多重考驗,因此在小學書法課中更應該重視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可以具有積極性的去主動練習書法,除了在學校書法課中能夠認真,同時在家及課余也能夠喜歡且自發性去練習書法,而這就需要教師利用歷史故事引導措施引起學生的興趣,真正投入到書法課中。
例如:在五年級時期,對于楷書的學習已經初見成效,但很多學生可能還是懵懵懂懂,同時在加上在更小的年級時對于書法這本課更加沒有興趣,沒有認真學習,因此很多學生可能對楷書依舊一知半解,寫起來依舊有點“四不像”,這時教師在課前可以小小的給學生賣個關子,問學生到:“同學們,學了這么久的楷書,大家知道楷書是誰創作的么”,同學們可能有的說不知道,有的答出一個人名,這時等班級氣氛活躍起來的時候,教師笑著又問到:“那大家想知道嗎,我知道大家肯定都想知道,但其實答案是老師和大家一樣可能知道也可能知道一點點,那就是并沒有確切的記載大家人人稱贊,很有名的楷書是具體哪個人創作的。有《晉書》記載是王次仲老先生,也有的說是大家一起創作的,隨著時間演變而來的,當然也可以說不知道是誰創作出來的”。學生們恍然大悟,對楷書的最初由來有了一定的概念,這樣可有助于學生在心里有了確切的思維方向,不再像以前一樣想起楷書是一團漿糊,這樣讓學生對書法可以產生初步的興趣,讓學生心里知道原來枯燥乏味的書法課里也潛藏了這么多豐富的歷史故事,然后教師可以接著補充更多的關于書法的歷史小故事,例如東床快婿的故事,那個在東邊床上坦腹仰臥,毫不做作的年輕人竟然是日后大名鼎鼎的書法家王羲之啊,這時學生會非常驚嘆,竟然這么有趣的詞語的歷史故事是發生在自己一貫思維中認為很呆板認真的書法家身上,不僅讓學生對書法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對于書法更加的熱愛起來,以至于對書法課的到來開始帶著快樂和積極的心態去練習,達到了事半功倍的功效。
2.2 加強對小學書法的重視,提高小學書法所占比重。隨著國家對于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書法更是優秀文化中的精粹,為了傳承優秀文化,增強小學生對于美的分析能力和領悟能力,加大小學書法在小學學習生活中所占比重,要提高書法課程在學習成績所占比重,讓家長,學校,老師都注意到這門課程的重要性,理解增加這門課程的重要意義。為了提高學生對這門課程的接受程度,更要分階段培養,同時學校要積極引進關于書法繪畫型的人才教師,提高書法教師所占比重,把小學書法正式加入到文化培養的課程中。
小學書法在課程教學中處于邊緣地帶,為了增強對小學書法教學的重視,加強小學書法與學生日常生活中的聯系,把小學書法正式加入到小學的正式課程中來,提高成績所占比重,通過教師平常的課程教授,可以開展各種書法比賽,鼓勵學生積極參加。以書法比賽提高學生對書法的興趣,教師:“同學們我們今天將會舉辦一個小小的書法展覽,可以將自己寫的優秀作品統一交到老師手里,老師會把寫的優秀的分別貼到學校的展示欄和教室的文化角供大家學習鑒賞。可以是一首詩,一句名言。寫的優秀的同學還可以獲得一套書法字帖和毛筆。”給創作優秀的同學頒發小小書法家的榮譽稱號,激發學生的自信心,維護學生的個性發展,通過比賽獎勵的形式提高同學們的寫作興趣,同學們通過練習書法,參加比賽,不斷積累經驗,交流學習,才能增強對書法的領悟能力。學校也可以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增加小學書法所占課時,加強小學書法與生活中的聯系,讓學生通過對不同畫面的欣賞提高對書法的興趣,書法本身就是一門藝術,藝術又源于生活,所以要學生學會欣賞生活中的不同事物,才能提高學生對于小學書法美的領悟,增加小學書法學習在生活中的比重,從各種間隙中尋找與書法相關的聯系,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小學書法在學習和生活中所占比重。
2.3 完善小學書法教學體系,促進小學書法全面發展。小學書法教學體系的完善,會提高書法在教育教學上的質量要求,一個教學體系的完善,會成就一門課程的發展,小學書法教學體系的完善需要制定相應的策略,要規劃好小學書法的教學目標,教學任務,示范標準,評價標準,制定正式的小學書法課時,把書法真正的融入到小學生的學習生活,為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創造良好的條件。
以教授小學書法初級階段為例,給學生只要一個良好的開始,打開學生對書法探索的好奇心和興趣,對于書法學習有一個好的開端教材開始,對于教材的制定要有一個統一的規劃,方便學生使用也要方便老師使用,首先要從學習的要有教師教學用書欄目說明,細分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分析,范字講解,書法園地知識拓展與參考教案。教科書呈現形式與體例說明展示了教科書所選擇的范本以及編排的邏輯等。教科書的特色可以給予老師教授學生如何指引學生去學習書法這門課程,從教科書特色上可以引用一條,先觀察再思考,先動腦再動手。可以根據這條指引,引導學生先形成臨摹的好習慣,也遵循了書法的學習規律,由于小學生的學習經驗不足,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有限,通過先動腦再動手,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教材中所制定的書寫練習數量、方法梯度表可以給老師提供一個良好的進度指示,根據學生所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按照進度完成教學目標。所有的說明都是為了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由于五年級的學生為書法學習的入門階段,要在入門階段打好基礎,做好小學書法的全面推廣,完善小學書法的教育教學體系,促進小學書法的全面發展。
隨著小學生的書法課逐漸被人們重視起來,在書法課的教學模式一步步探索發展中,開始采取發展性評價的模式,因此在小學五年級階段學校及老師制定一系列目標,利用各種措施使學生對書法產生興趣,認真練好書法課,并實踐運用到生活和其他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