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揚帆
(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星洲小學 江蘇 蘇州 215021)
眾所周知,小學數學這門學科有著邏輯性較強的特點,因此特點,小學數學教學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出了高度要求。在智慧教育環境下,小學數學教師應該以對學生的教學要求為依據,以教學目標為前提,利用探究式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鍛煉,對其學習能力進行加速形成。同時,高年級段的小學數學教師,還需要以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尊重為基礎,在對當前的數學教育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充分認識后,以探究式教學為著手點,對教學過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向進行明確的更新改革[1]。以此在教學質量的提升下,實現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的增強。
在智慧教育環境背景下,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師,應該利用探究式教學方式,對學生展開教學。在這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小組合作方式,對相關的學習活動進行開展,學生需要在此活動當中,加強自己對知識的實際動手操作,并在班級中,展示出自己的小組操作過程以及合作討論的結果。同時,教師還需要通過對高科技教學設備的應用,利用對創新教學手段作用的充分發揮,對相關的教育資源進行整合。并在對多媒體功能進行運用的情況下,利用其對教學過程中的困難之處進行克服和突破。以此使得學生能夠在突出的重難點知識中,加強對學習體驗的深刻獲得,從而在教育資源的有效應用中,實現教學效果的提升。
比如,教師在教學《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知識時,就可以要求學生進行分組,每四人為一組。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應用中,利用兩個完全相同的梯形,對一個平行四邊形進行拼擺,在拼擺完成后,再引導學生在相應的表格中對相應圖形的底、高等數據進行填寫。注意,每組都需要對三組全等的梯形進行提供。而為了對數形結合的思想進行體現,教師在對圖形進行展示時,就需要對應展示出拼成的圖形和表格中的數據,并利用平板上的拍照上傳功能,指導學生分別拍下三個平行四邊形和所填寫好的表格。接著再利用多媒體的多圖展示功能,一一對應起平行四邊形和表格中的數據。通過這樣利用高科技設備來進行教學的方式,既能夠對資源進行整合生成,又能夠讓學生對每個梯形的各條邊進行觀察,使得學生能夠對梯形和平行四邊形各條邊中的對應關系進行發現和理解時,通過對知識難點的突破,強化其對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各知識的學習探索[2]。從而在探索效率的增強中,實現其學習能力和學習自信心的提升。
小學生因為年齡較小,會非常的喜歡游戲,哪怕是高年級段的學生,也無法拒絕有趣的游戲。因此,在智慧教育環境下,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該緊密的結合起游戲和探究式學習,這樣既能夠對學生的行為發展規律給予尊重,又能夠強化學生對學習樂趣的體驗,從而加強其對知識的熱愛之情。
例如,教師在對“統計與可能性”進行講解時,就可以對相應的教學工具進行提前準備。首先,教師需要準備一個紙箱、四個白色乒乓球、一個黃色乒乓球。其次,教師需要將五個乒乓球全都裝進紙箱,并邀請學生上臺,對乒乓球進行隨機摸取。接著,教師需要將學生所摸取的乒乓球進行記錄,如第一次摸取了黃色乒乓球,第二次摸取了白色乒乓球,第三次還是白色乒乓球等等。之后教師需要以所記錄的摸球次數和球的顏色為依據,讓學生對摸取黃色乒乓球和摸取白色乒乓球的概率進行思考和計算。這樣就能夠讓學生在趣味性的游戲教學中,實現其課堂參與度的增強。
在智慧教育環境下,小學高年級段的數學教師應該以教材為載體,通過對生活的實際結合,生活化、具體化抽象的數學知識,并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對教學過程和教學內容進行積極創新。如此就能夠在教材局限性的打破下,通過對學生的良好引導,強化對學生的創新教學,從而能夠在生活化的數學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3]。
譬如,教師在教授“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過程中,就可以先對相關的紙張進行提前準備。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折紙活動,使得學生能夠在此活動中,折出長方體和正方體。接著,教師需要以學生已經了解過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概念知識為依據,讓學生思考生活中存在的長方體圖形和正方體圖形,并以此思考為前提,對其本質特征進行了解和學習。如此方能在學生實際的動手操作和思考分析中,促進對抽象復雜知識的具體形象化,從而達到高年級段數學教學效率的提高。
綜上所述,小學高年級段的數學教師應該以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為結合點,在智慧教育環境下對探究式的教學方式進行應用。如此方能在教學重難點的突破中,數學資源的整合生成中,達到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的高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