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加 北京體育大學
國家越來越重視學校體育,這預示著學校體育將迎來新一輪的教學改革。籃球一直是我國學校體育中重要的運動項目之一,而近年來國家在致力于“校園籃球”的推廣,這也為學校開展籃球運動帶來了新的契機。
到今天為止,在很多中學的體育課程里,對于該項運動都制定了相應的訓練計劃和課程考核標準制度。據調查,即使是在山東省農村中學也已經有89%的體育教師在體育與健康課程中安排籃球課。但由于各個地區的發展水平,體育運動的觀念等不同,導致不同地區的中學籃球教學開展存在顯著的差異。目前其中主要的問題包括,較多的籃球課程開展仍然采用行政班的方式。雖然這樣的組織形式利于管理,但由于青春期男女發育的顯著差異,這樣的方式并不利于運動技能的形成。而傳統的教學中,強調“師生共同為實現體育教學任務或教學目標所采用的方式、途徑、手段的總稱”。教師在傳授運動技能的時候,基本采用一對多的方式單線傳遞信息,無法兼顧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這樣的方式使得課堂無趣沉悶成為課堂教學常態。同時,籃球練習的項目設置、頻度、難度都是統一標準,使學生學習積極性被嚴重挫傷。
由于體育課程在中學的整體教學和課程中存在感相對較低,同時絕大部分的體育課程設置是為了讓學生達到相應的考試指標或是面對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工作,因此,籃球課程的開展模式很難脫離傳統的體育教學方式。較多的學校在對于籃球課程的開展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教學問題。大部分的中學都存在這樣類似的問題。這間接說明學生并沒有因為籃球課程的設立進而激發他們繼續開展的動力,也印證了目前籃球課程中籃球教學的問題所在。
目前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由于行政班式的單一化教學,嚴重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針對這個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從根本改善教學手段。主要涉及以下方面:1.首先根據籃球運動的教學特征、教學價值以及學生的實際需求情況來建立系統化的教學內容。2.可以通過設置問卷,或通過教師課堂判斷,對不同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將教學重難點設置梯度,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競爭意識。3.在教學中結合多種教學方法。如誘導教學法,導向教學法、意識教學法、游戲教學法、多媒體技術教學法和探究式教學法等,充分引導學生思考,全面激發學生的興趣。4.完善教學的評價和考核方式。其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對于一個中學的籃球運動的開展來說,教師是起到主導作用的。而目前的調查顯示,籃球教師的年齡結構及學歷職位比例對中學籃球體育的開展有一定的影響。而其中年齡結構是指標的比例關系,一定程度上,標志著一個人生理機能、知識儲備、智力積累等能力。根據調查顯示,優秀教練的平均年齡一般在27歲至28歲,33歲基本心理成熟,而在38歲左右可以達到個人水平的巔峰。從2005年湖北省籃球教練員的年齡調查分布,可以看出,絕大部分教練集中的年齡段在30-45歲。而到2010年,江蘇省中學籃球教學開展研究中,教師的整體比例,其中教師在30-39歲比例最大。而在2021年的研究中顯示,榆中縣中學籃球教師的年齡結構中,29歲以下的體育教師占24.73%,30到39歲的教師占40.22%,40到49歲的體育教師占23.46%,50歲以上的體育教師占10.81%,在這些統計的體育教師中,體育教師的平均年齡為34歲。新營中學中,50歲以上的教師較少,而30-49歲的教師比例大,占比75%,以中年教師為主。從以上數據來看,教師大部分均處于合適的教齡,教師年齡并沒有影響到籃球運動在中學的開展。但根據大量的文獻研究發現,學歷職位以及教師專項的比例對中學的籃球運動開展有較為重要的影響。在泉州市新營中學的體育教師中,本科學歷有7位,占比87.5%。而在校內占比最高的專項是田徑,沒有籃球專項教師。而該校的籃球開展結論也指出,校園的學生對于籃球運動的參與積極性整體較低。
而在安徽省池州市教師受教育程度調查中,碩士學歷占到了1/3。漯河市中學的教師學歷中,本科和研究生占比相對較高。雖然兩所學校的籃球運動開展存在一些問題,但兩所學校學生對于籃球運動開展的積極性都較高??梢娊處煹氖芙逃揭话銟酥局處煹慕虒W水平。教學水平高的教師通常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上占有優勢,能較好的促進學生學習。但根據池州市第一中學體育老師專業培訓情況得知,安徽省池州市體育教師籃球接受培訓較少。而結論也指出其阻礙了校園的籃球運動發展。而較多學校中也存在類似情況。當學校教師中籃球專項教師占比低或受培訓頻次低時,校園中籃球運動的開展會明顯受限。
教師對中學籃球運動開展的影響主要是取決于教師的學歷以及專項水平。當籃球教師知識和業務水平提高時,對校園籃球運動的開展可以起到正向積極的作用。而對于即將入職的教師來說,提升自身的學歷或增加自身運動經歷是較為直接的手段。而對于已經入職的體育教師來說,解決開展現狀問題的對策主要集中在參加校園培訓,主動學習籃球知識技能上。
根據文獻得知,南京市各中學的籃球場數量總數為16塊,南京市第一中學數量有8塊。根據《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相關規定,籃球場配備數量按照每年級4個平行班、每班50人一塊籃球場標準計算,校園籃球場這些硬件設施的數量達不到國家標準。涿州市中學生參與課外籃球活動的興致高,并且參與課外活動的時間大多數在下午,籃球場地很難滿足學生的需求。場地較少,活動時間集中,場地較少給課外籃球運動的開展帶來極大的不便,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鍛煉的積極性。大慶市第一高級中學籃球運動開展調查中表示,學校田徑場狀況良好,籃球場地一般,排球場地少。較多籃球架出現破損,存在安全隱患。學校對此沒有很重視,學校工作不是很到位,不能有效的開展運動。在南昌市進賢縣中學的5所校園的調查中發現,學校沒有室內籃球場,雖然都有兩塊及以上的室外籃球場地,但利用率較低,學生的興致也較低。綜上所述,學校校園籃球的開展中,場地問題也是限制學校校園籃球運動開展的重要問題。但追溯其本質原因,主要和學校對此類活動開展的重視程度有關。
籃球場地設施的不足和維護的不得力是“標”,而校方對于籃球活動開展的不重視才是“本”。想要從根本上解決場地設施問題,和當地政府的政策,學校的重視程度等是密不可分的。綜合來看,針對場地問題的對策有以下幾點:1.地方政府加大學校對于體育建設的資金投入。保障校園的器材設施的完整和定期的維護。資金的投入是場地狀況得到良好改善的必要前提。2.推行相應的政策用于推動校園體育發展。政策的實施必然引起學校的重視,而學校就會針對此類問題逐步完善學校的各類設施,完成學校的場地器材建設。3.充分利用現有的器材設施。即使大部分學校的場地受限,或者場地設施器材維護差。但仍然出現場地利用率低的情況。
中學籃球運動的進展標志著國家青少年體育系統逐步完善和形成的進度。在對目前現有的文獻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
1.對于中學籃球運動開展的大部分文獻都僅僅只針對了某一所學校,較少提及其整個片區的綜合教育水平。即并沒有確立明確的參考指標。
2.較少文章對學校的籃球隊運動開展深入展開描述。而籃球隊發展恰恰標志著校園籃球開展水平的上限。
3.絕大部分文章對教師做了詳細的調查和分析,但卻幾乎沒有文章對學生進行深入的分析。對于主體學生的心理狀態,對運動的認知水平,對籃球課程的構想等,都應該納入研究的一部分,為現狀研究的對策提供一定的參考意義。
綜上所述,關于中學現狀類研究,大多文章的調查模式都是基本一致的,缺乏新意。雖然研究的寬度和廣度足夠支撐現狀類調查文章要求,對于研究地區學校的籃球運動現狀已經具有參考依據,但卻缺乏足夠的深度。希望未來在這些方面能夠有所突破,更進一步的完善關于中學籃球運動開展現狀調查類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