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賢琛
(博白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廣西 玉林 537000)
城鄉規劃建設發展中,地方政府產業結構根據國家政策及市場需求進行調整。再加上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鄉村建設發展加快,道路工程建設規模逐漸擴大,同時刺激了地方居民的汽車需求量。相比較而言,這一消費傾向,促使地區的汽修及養護行業得到發展機遇,對養護企業與汽車維修技術水平提出了新要求,而不僅僅是滿足于基本的農作機械的維修需求。但是縣級中職學校因教學設備及其他教育資源相對匱乏,上崗率會受到影響。對此,保證人才輸出質量,提升汽修專業學生的理論與實踐技能,以及職業素養非常重要。
1.1 中職教育發展有待提升。職業教育為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智力支持與人才保障,同樣也肩負著人才培養的使命。其作為職業教育基層單位,我國縣級中等職業學校,在地方經濟建設協調發展與鄉村振興上,發展縣級特色產業、穩定就業、勞動力轉移,提高縣級地方勞動生產力與生產率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這一點是不可否認的。對此,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及其他職能部門應重視縣級中職教育的功能,提升教育公平性、補齊短板、做好教育普及工作等,且發揮好職業教育的作用,鞏固其職業教育基礎地位。并且,做好縣級教育的統籌規劃與管理,且需要做好中等職業學校的資源建設。但是,縣級中職學校尚未形成教育合力,部分地區職業院校在制度執行上停留在形式表現,進而表現出一定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辦學問題[1]。如按照教育部明確規定,地方中職學校可聘任有教育和實訓經驗的兼職教師,但是落實到具體操作上,沒有形成統一體系,職業部門在政策導向上沒有做好相應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沒有推動縣級中職學校的有序發展。
1.2 教師實力有待加強。相比較城市地區的中職學校來說,縣級中職學校應硬件設施、師資力量、教育經費、教育資源等方面較為不足。部分縣級中職學校因辦學條件的限制,實驗實訓課時量因設備數量有限或陳舊,被其他課程教育占用有所縮減,不符合國家規定的教育資源建設要求。雖然國家重視職業教育,并加大了經費投入。但是,但經費的使用主要側重于城市職業教育,縣級職業教育和實際需求存在缺口,實驗設備跟不上社會發展需求,導致學生實踐教育受到限制。所以,經費不足問題已經成為影響縣級及其他農村職業教育力量不足的根本原因,也是農村職業教育改革的重點,這一問題的解決能夠緩解縣級職業教育的邊緣化問題,應該引起地方相關部門的注意。
1.3 專業職業教育體系較為落后。第一,現階段,普通職業學校汽修專業的課程結構,多數還是傳統汽車四大結構為主的授課方式,現代汽車電控技術等內容的加入量較少,實訓技能更多的是局限于傳統汽車維修與簡單拆裝操作,缺乏汽車保養維護等方面的實訓內容。并且,在課程內容的制定上,較少有關于設備使用及檢修儀器內容,很難與實際就業相契合。第二,汽修課程缺乏足夠的理論授課??h級中職學校的職業教育,更加傾向于技能培訓與就業,不重視與汽修專業相關的應聘技巧、計算機應用及日常英語等課,數學、語文、職業道德等有關于文化素養的教學更是少之又少,學生受到專業課程之外的內容的教育機會較少,則會影響學生的整體文化素養和技能[2]。第三,專業課程教育缺陷。部分縣級中職學校因客觀條件的影響,專業實習及設備資源不充足,理論與實踐課程劃分界限非常明顯,且沒有形成統一化教學體系,更多的是傾向于傳統“說教”方式。而實習培訓傾向于師徒制的操作訓練方式,理論和實踐內容相脫節,學生難以理解汽修實訓的某些操作要領或者是“紙上談兵”。
縣級中職學校改革,為有效調動起教育活力,使其服務與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應以中等學歷的職業教育為基本點,還應協調做好社區教育、學習指導、職業培訓與勞動教育等。穩步提升中職學校的招生規模,提升專業教育質量,促使更多以就業為目的的學生,能夠獲得良好的職業教育。對此,不僅要從政策導向上,輔助做好鄉村振興戰略的人才輸出,以及農村勞動力轉移和精準扶貧等工作,還要給創新發展的中職學校示范單位進行資源銜接,為學生提供實習或就業平臺。需要強調的是,優化學校教育水平也很重要。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革。
2.1 完善師資隊伍建設??h級中職學校師資力量較為薄弱,尤其是專業課程教師量與專業教學質量之間的矛盾已經凸顯出來,當下多是汽車廠或修理廠有經驗的“老師傅”進行實訓授課。但是這些師傅具有實踐經驗,但是缺乏教育經驗,還有很多是“半路出家”或中途轉行進行課程教學?;蛘呤强瓢喑錾淼慕處熇碚摻虒W能力強,但是缺乏實訓經驗。對此,中職學校應以政策扶持來吸納外聘教師進行授課,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選配教師脫產到企業進行鍛煉,提高教師全面教育能力。
2.2 選擇合適的教材。中職學校更新教材,是為了保證學生受到先進的教育思想與專業技能知識,從而更好地利用都工作崗位上,若教材版本陳舊,如汽車構造方面的新技術、新設備沒有出現在教材中,則學校沒有重視到教材的指導作用。對此,學??梢愿鶕虒W目標與學生就業定位,選擇合適的教材,使其更好地幫助學生完成理論與實訓學習。
2.3 根據地方經濟建設,設計專業課程。結合地方產業發展特色與需求,做好特色產業,完善當地產業結構與職業教育,促使二者相掛鉤。職業教育為社會輸出技能型人才,為滿足汽車制造、維修等行業,精準定位未來就業的崗位??h級中職學校應完善課程體系與評價考核形式,結合汽修教育教學特點,提升專業課程建設的模塊化與綜合化,引進新能源、新工藝、新技術,緊跟與捕捉汽車行業發展動態,為技術型崗位提供具有學習能力與理論實踐能力的人才。
2.4 落實創業教育。縣級中職學校缺乏社會經驗與文化教育,在面臨未來就業上缺乏了解,很多汽修專業學生常因工作性質,對專業學習不感興趣。對此,應結合學情與教育資源,開發建設創業教育平臺,為中職學生提供職業道德與社會就業等方面的教育,讓學生了解工作崗位,以及適合自己的就業選擇,幫助其樹立健康的就業觀,能夠積極面對自己的不足,培養其職業能力、職業道德與創業能力。對此,縣級中職學校汽修專業,應堅持教育信息化、專業化、全程化標準,結合行業發展形式,采取針對性的職業教育,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創業觀與就業觀,提升學生就業能力。而創業教育則是一項綜合教育內容,以多種形式展開最為適宜,為學生提供創業講座、在線學習平臺等資源,或者是組織學生參觀汽車廠,由此加強其對崗位的認知,從而正確評價自己的專業學習與未來就業崗位。
總而言之,縣級中職學校教育的創新改革,應實事求是,因地制宜,著力于提升學生就業能力,還要建立“工匠精神”的教育觀。對此,完善師資隊伍、提升設備設施水平等,是學校軟硬件改革的重中之重,是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育力量的基礎。地方相關部門及學校管理者應該予以高度重視,促使中職學校教育成效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