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 唯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科學園小學 江蘇 南京 211100)
1.1 可以加強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記錄讀書筆記,能夠促使學生字閱讀過程中更加投入,對于精彩的地方或未能讀懂的內容會在寫讀書筆記的同時反復閱讀、去嘗試抓要點,對作者在文中的寫作方法、寫作技巧、修辭手法等等展開深層次思考,使學生在閱讀的同時大腦進行同步思考,促進了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與徐特立先生說的“不動筆墨不讀書”不謀而合。
1.2 可以加強對文章內容的記憶。在學生寫讀書筆記時首先需要對文章的內容進行梳理,形成簡潔的知識系統,學生在理解記憶時可以結合梳理出的內容由點及面的進行記憶,加強了學生對閱讀內容的記憶。
1.3 可以彌補記憶力不足的問題。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對小學生而言,隨著知識內容的增加,很多閱讀過的內容都會或多或少的出現遺忘,在閱讀時書寫讀書筆記能夠彌補學生記憶力不足的問題,將文章的重點內容,個人的閱讀感想的內容記錄下來,當需要調取這部分記憶時只需要翻看讀書筆記就能夠很快的想起,從而是閱讀內容真正留在大腦里,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有效性。
1.4 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表達能力。學生在寫讀書筆記時離不開讀和寫,在讀時學生邊讀邊思考,在寫的時候同樣也是如此,需要學生積極的將閱讀內容融入自己的想法和觀點,用自己的語言來進行表達,因此寫讀書筆記也促進了小學生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的提高,而寫讀書筆記本身就是知識再加工的過程,學生的寫作能力也得到了協同發展。
讀書筆記的形式、內容、書寫方法非常多樣,并非只是局限于摘抄和寫讀后感,老師可以結合小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為學生指導,使學生結合閱讀內容和自身的喜好來自主進行選擇。
2.1 針對讀書筆記的形式進行指導。小學中年級學生通常閱讀的內容以圖畫和文字為主,學生可以采用圖文并茂的繪本形式來寫讀書筆記。比如三年級閱讀《守株待兔》這篇課文,老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將印象深刻的內容以圖畫的形式進行記錄,并標注上旁白,使文章內容生動的展示出來。學生也可以在閱讀時將重點內容進行抄錄,然后以便利貼的形式貼在自己的本子上,可以粘貼自己喜歡的圖案,這樣不僅使讀書筆記更加充滿童趣,同時也牢牢抓住了文章重點,當學生想要回顧這篇文章時能夠一目了然。第三,學生可以在閱讀過程中將文章中發現的問題以及問題的答案進行梳理,在總結歸納時采用表格的形式進行呈現,這樣能夠促使學生對文章閱讀更加深入。比如四年級“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學生在閱讀課文的同時老師指導學生以表格的形式書寫讀書筆記,使學生掌握書寫方法的同時促進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1]
2.2 針對讀書筆記的內容進行指導。讀書筆記中的內容也可以比較豐富,老師可以指導學生結合閱讀內容設計讀書筆記欄目,使學生在寫讀書筆記的過程中對文章結構、內容進行梳理,能夠大大降低學生寫讀書筆記的難度。以四年級《琥珀》這篇課文的讀書筆記為例,老師先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整理出文章脈絡,找到文章中主要講述的內容,然后用簡練的語言為文章設計欄目。這篇課文可以設計成四個欄目,分別是琥珀的小名片,講述琥珀究竟是什么;琥珀的形成過程;我心目中最向往的琥珀;以及琥珀小百科,結合課文內容進行知識拓展。學生將讀書筆記以設計成欄目,能夠使學生更加快速的抓住文章主旨。
2.3 針對讀書筆記的書寫方法進行指導。讀書筆記的書寫方法也非常多樣,可以采用與聯系生活的寫法,遇到有感觸的閱讀內容學生可以展開聯想,聯系生活融入自己的個人體驗。比如閱讀《愛麗絲夢游仙境》學生可以想象自己的愛麗絲會進入到什么樣的夢境中,寫下自己的想象。學生也可以對文章中故事深刻的人物采用快速記錄人物的寫法,抓住人物特點為書中的主人公書寫名片。學生也可以在讀書筆記中結合閱讀內容進行續寫、改寫、改編等等,將自己的聯想和想象與文章內容銜接起來,從而增強閱讀的趣味性,也豐富了學生讀書筆記的內容,為學生寫作文奠定了基礎。
對小學生而言,讀書筆記的根本目的是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積累和閱讀寫作能力培養,學生在寫讀書筆記時思維持續處于活躍狀態,能夠圍繞文章內容展開更深層次的探究,從而使學生在手腦并用中將文章中的內容、結構、寫作方法、寫作技巧等內容從知識逐漸內化為能力,實現了小學生閱讀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寫作能力等綜合能力和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