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麗燕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區城關小學 云南 曲靖 655000)
新課程改革及素質教育的逐步推進下,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逐漸由傳統的應試教育思想轉變為新的教育理念,由過往重視基礎知識的學習轉向為對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培養,因此,傳統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已經不適應當前的教學形勢[2]。隨著新課改教學改革的推行,提倡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打造積極向上,生機勃勃的課堂氣氛,使學生主動投入到小學語文的學習中,從而提高小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和學習能力等。
語文雖然是小學教學中最重要的學科之一,但是,由于受到傳統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發展等很多因素的影響,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存在著很多問題。
1.1 教學目標不清晰。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往往把教學的重點放在考點上,課堂上教師只是一味的灌輸和課文內容的分析,只是注重對考試內容的講解,教學的內容也只是局限于書本和基礎內容。這樣只是重視基礎內容和考點,而忽視學生語文自主分析和探究能力的培養,雖然在短時間內可能會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這樣不利于學生長遠的發展,久而言之,學生就只會等待老師的講解,自己并不會進行分析和思考[3]。
1.2 教學模式單一。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盡管出現了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教師并沒有運用新的教學方法,依舊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一味地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缺乏師生之間的互動,這樣不僅限制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還降低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影響學生課堂學習的效率。
1.3 課堂氣氛沉重。創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是教師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發現,課堂上氣氛沉重,主要原因是由于學生對教師感到畏懼,甚至是感到恐懼,因此在課堂上學生不敢主動發表自己的看法,從而使得課堂上的氣氛變得沉重和枯燥。良好的是師生關系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關鍵,因此教師應不斷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與學生做朋友,教學語言盡量親切,態度盡量和藹,想方設法提高課堂上的教學效率。
2.1 利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學習語文的興趣,就會更加主動地投入語文的學習當中來,因此,教師首先應以學生為主體,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其次,教師應學會合理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可以通過播放圖片、音樂及視頻輔助教學,不僅加深學生的印象,還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學習《北京的春節》這篇課文時,因為這篇課文是老舍先生1951年寫的關于老北京的春節習俗的文章,離學生現在的生活有些久遠,再加上北京的春節和我們云南的春節習俗不同,所以為了幫助學生更準確地把握課文內容,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關于北京春節的相關視頻及照片,讓學生通過視頻及照片理解課文,這樣有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使學生更容易理解課文內容,從而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
2.2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幽默的語言進行教學,這樣有助于營造溫馨、和諧的課堂氣氛,但是這樣往往是不夠的,教師應積極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拉近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加強互動,與學生做朋友,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從而為構建高效的課堂奠定基礎。
例如,學生在學習《動物王國開大會》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扮演不同的動物角色,進行一次動物王國開大會的情景再現,然后進行生生交流、師生交流,這樣有助于拉進與學生的距離,與學生更好的進行互動,這樣一來,學生就不會因為害怕老師而不敢發言了,從而達到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的目的。
2.3 開展課外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教師除了在教室里進行教學外,還應親自開展課外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這樣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有利于學生身心放松,能夠全身心投入到實踐活動中去,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構建高效課堂。
例如,學生在學習《我是一只小蟲子》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校園內觀察小蟲子,如:花壇里的小螞蟻,這樣使學生在大自然中學習語文,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也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從而活躍了課堂。
總而言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積極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通過不斷進行教學方法的革新,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構建高效的課堂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