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英
(江蘇省連云港市崗埠中心小學 江蘇 連云港 222000)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經典文章、名著作品、古詩詞等占據著比較大的比重,這說明文學經典作品在小學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我們在教學中經常培養學生的朗誦能力,通常在學習每一篇課文時都會讓學生跟隨課堂教學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而加強經典誦讀活動的開展,不管是培養小學生的文學素養,還是弘揚我國傳統文化都有著重要的價值。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管是經典誦讀還是其他文章的誦讀,很多學生一直無法提起閱讀興趣。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對學生的誦讀情況沒有提起足夠的重視,只是將其作為教學的引導內容,這樣學生也不認為誦讀對自身有什么樣的價值,會感覺到朗讀是比較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環節。當學生長期在這種教學環境下,自然會對誦讀產生刻板印象,并且不能夠將誦讀的價值利用起來。我們在教學中可以創新誦讀教學方法來培養學生的興趣。在學習六年級語文古詩詞《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時,我們可以在網絡上搜集一些比較經典的誦讀音頻或者視頻,透過聲音的傳遞,學生更容易體會作品中所表達的感情。基于互聯網的動態教學為課堂注入了活力,也會讓課堂的氣氛活躍起來,學生在誦讀過程中會感覺這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從中也會激發興趣和熱情。這樣學生將不再認為誦讀是一件乏味的事,除此之外對經典的文學作品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增強了對作品內容和中心思想的理解。學生只有理解了,才能體會其中的作用和價值,這樣才能對學生的自主誦讀能力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幫助。
在經典誦讀教學過程中,不是教師領讀一遍然后讓學生自己跟隨教師的方式進行朗讀這么簡單。如果單單只是讓學生去誦讀,任何學生都能夠把這些經典作品完整的讀下來,但是不一定所有學生都知道自己讀什么。所以我們要在誦讀教學中深入滲透鑒賞教學,讓學生能夠斟酌文字的妙用和美感。借助誦讀的方式,學生能夠將機械式的誦讀變成富有感情的體驗式誦讀。比如在學習《少年閏土》這一課時,這也是一篇非常經典的文學作品。文中描寫的優美的月夜、靈活的猹都是為閏土的出現做鋪墊。我們在學生誦讀過程中也要指點學生去賞析這些優美的文字,這樣學生的誦讀過程中才能注入更多的理解與情感。學生的理解能力增強,在朗讀過程中也能表達出自己的態度和觀點,這樣就不至于每一個學生閱讀的感情都一模一樣,而是有自己的獨特之處。
有時候學生能夠理解作品的內容,也能夠分析出作品所傳遞的情感,但是在誦讀過程中,自己卻由于沒有自信或者不善表達等原因,導致誦讀起來沒有任何的情感起伏。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教學,讓學生親身去貼近作品本身,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在這種情況下再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比如我們在學習外國經典文學作品《窮人》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相關的動畫視頻,通過配樂和畫面的沖擊,學生能夠感受到文中每一個細節描寫的目的,也能夠感受到作品中的主人公的優秀品質,學生在這種情境中閱讀會更加的投入,也能夠很好的克服心理的障礙。同時我們還可以根據本文內容引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式朗誦,這樣學生能夠從更多的角度去了解其中的感情和文字的優美。
我們在課堂上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也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式的經典朗誦。課堂上我們可以通過分組的方式,讓學生通過討論與練習來提高自己的想象力,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力,交流過程中也有助于學生思維的激發和自主學習意識的增強,對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在班級或者學校中,我們可以定期開展經典誦讀比賽活動,通過比賽教師能夠了解到學生的經典誦讀狀況,也能夠找到學生誦讀中的問題,為其提供正確的指導,學生也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從而進行改正。其次比賽能夠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通過激勵的方式學生的學習和誦讀興趣也會逐步提升,這樣能夠讓學生有更多的收獲,也能夠養成良好的誦讀習慣。
總而言之,在語文教學中開展經典誦讀環節,一方面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另一方面學生通過誦讀能夠加深對文章的理解,也能夠提高自己的鑒賞與分析能力,同時還可以學習到更多的寫作技巧,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通過興趣的引導,學生對學習和閱讀會保持持續的熱情,也能促進學生的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