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素娟
(河南省濮陽市油田第十八中學 河南 濮陽 457000)
初中是學生系統學習英語知識,并為今后英語學習打基礎的關鍵時期。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激發與增強學生學習動機,對于學生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來說,學習動機可分為內部動機與外部動機兩個方面,內部動機的產生由學習者的興趣決定,而外部動機的產生則取決于學習者的需要。在初中階段,想要激發和增強學生學習動機,教師必須綜合內外兩個方面,從多個角度入手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以此改善初中英語教學效果。
學習動機,簡單來說,就是一種直接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部驅動力,是激勵和指引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需要。一般來說,學生的學習動機可分為以下三類:第一,高尚的動機與低級的動機。按照學習動機的社會意義,學習動機可分為高尚的與低級的動機。所謂高尚的學習動機,就是利他主義,學習的目的以實現社會目標、國家成就為主。而低級的學習動機就是典型的利己主義,只專注于自己眼前的利益。第二,直接性動機與間接性動機。按照學習動機與學習活動關系,可分為直接或間接性的動機。直接性動機主要來源于學習者對學習內容的興趣,穩定性較差,容易被破壞。而間接性動機則與社會利益緊密相連,持久性良好。第三,內部學習動機與外部學習動機。內部學習動機是個體內在需要引起的,如求知欲、學習興趣等,而外部學習動機則由外部誘因引起,如父母的夸獎、學校的獎勵等。
所謂的學習動機激發,其實主要是指在一定的教學情境下,借助一些誘因,使學生已經形成的潛在學習需要變成活躍的狀態,表現為學習的積極性。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讓學生潛在的學習需要變成現實的主動學習的行為呢?下面,筆者將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簡單談談自己的見解。
2.1 運用啟發式教學。相比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啟發式教學具有非常突出的優越性,這種優越性不僅體現在符合新課改理念上,還體現在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上。因此,初中英語教學中有效激發與增強學生學習動機的首要策略,就是運用啟發式教學法。實施啟發式教學法的關鍵在于創設問題情境,而想要創設合理的問題情境,則要求教師必須熟悉教材,完全掌握新舊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并能充分利用這種聯系來引導學生從已知經驗推導未知知識,同時,還要求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認知結構,能夠按照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創設合理的問題情境,有效啟發學生,激發其學習動機。關于問題情境的創設,教師既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實現,也能借助作業來實現;既能通過挖掘新舊知識的聯系來實現,也能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入手實現,但無論采用哪種方式,問題情境的產生都必須符合教學實際,如此才能有效發揮啟發式教學的作用,激發和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學習魯教版的六年級上冊的“What color is it?”時,教師可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入手,設計個小作業,如正確連線顏色與英文單詞,引導學生自主完成,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2.2 等級評價。據心理學研究結果可知,來自學習結果的反饋信息,對學習效果有著明顯的影響。出現這一結果的原因有兩方面,其一是學習者會根據上次得到的反饋信息主動調整自己的學習活動,改進學習策略,以此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其二是學習者為了避免上次的錯誤而增強了學習動機,保持了更好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因此,科學評價學生,也是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有效激發和增強學生學習動機的重要策略之一。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采取合理的評價方式對學生學習結果進行評價,如可采取評定等級的方式,即以學生進步快慢為指標評定分數,再結合學生個體特點增加一些評語,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有清晰而全面的認識,以此增強他們的學習動機,促使他們改進學習策略,更好的學習。譬如,在學習魯教版八年級上冊的“Why don’t you talk your parents? ”一單元時,教師可組織學生自主閱讀Section A的文章,詢問問題的信與Robert Hunt的回信,并完成后面的問題,然后根據他們自主閱讀用時及準確率,對他們自主學習結果進行等級評定,以等級刺激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強其學習動機。
2.3 合理運用獎勵手段維護學習動機。表揚與獎勵能使學生從學習中獲得成就感,能增強其學習自信心,因而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動機。但正所謂過猶不及,過多的表揚與獎勵也會產生消極作用,破壞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從而降低學生學習積極性。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合理運用獎勵手段維護學生學習動機,即教師要明確點出學生的良性學習行為,并對此行為進行針對性表揚,同時,教師的表揚必須真誠,且指出這一行為的長遠意義,讓學生發自內心的喜歡這一行為,而不僅僅是將其當做完成目標的手段。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激發和增強學生學習動機,對于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英語素養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合理運用啟發式教學、等級評價等策略,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提高英語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