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燕
(安徽省淮南市壽縣壽春幼兒園 安徽 淮南 232200)
幼兒園是培養新一代人才的搖籃階段,對幼兒的個體、教育事業的發展,國家的發展都具有突出的影響力。在有效的創新幼兒教育理念指導下的幼兒教育,一方面,能夠帶給幼兒優質的成長環境,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另一方面,能夠培養幼兒對學習興趣,讓幼兒養成樂學善學的態度,實現幫助幼兒快樂學習,快樂成長的目的。由此可見,對使用體態語言促進幼兒教育發展進行探究是十分必要的,具體策略綜述如下。
豐富教學語言。幼兒園教育中,體態語的運用,豐富了教育語言,使幼兒更好了解教師講述的內容,提高教育效果。一般來講,體態語與教學語言是同時出現的,教師講解知識或者組織活動時,會出現一些肢體動作或者與幼兒的眼神交流,提高教育效果同時,提高幼兒學習積極性[1]。實際教育工作中,應注重體態語的運用,借此優化教學效果,提升幼兒的理解能力與運用能力,促使幼兒教育發展。
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幼兒園教育中,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推動教育活動進行,提升幼兒教學質量。體態語在師生關系建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使幼兒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心與呵護,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知識,獲取信息的意識[2]。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利用擁抱、撫摸等行為,增加幼兒參與教育活動的積極性,以此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促使幼兒健康成長。
2.1 利用手勢語,提高教學效果。幼兒教育中,手勢語的運用,輔助教育工作效果最大化,促使幼兒學習效果提升。手勢語具有直觀、形象的優勢,是提升幼兒文化知識學習能力與學習效果的重要舉措。教師可以利用該方法滲透生活規則,傳遞教材內容,輔助幼兒學習知識及技能,為教育工作開展打下基礎。幼兒有一定的學習經驗,對手勢語也有一定的了解,如OK、鼓掌、豎大拇指等等。教育活動中,加強對手勢語的運用,借此創新教學形式,為幼兒更好學習發展打下基礎。
例如,進行繪畫教學時,課堂非常亂,幼兒之間交頭接耳,并沒有認真聽教師講話。這時教師可以通過手勢語集中幼兒的注意力,輕輕的鼓掌,并在作出“噓”的動作,將食指放在嘴邊,讓幼兒安靜下來,讓幼兒意識課堂活動中不應大聲講話。當幼兒安靜且注意力集中在教師身上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出教育內容,實施教育行為。通過手勢語的運用,輔助教師進行課堂管理,落實教育內容,促使幼兒自我管理意識形成。
2.2 姿態語的運用,構建良好學習氛圍。所謂姿態語,就是通過姿態傳遞信息的一種語言,是輔助教師進行幼兒教育工作的重要方法。良好的姿態,具有拉近與幼兒距離,營造良好教學氛圍的作用。幼兒教育中,注重姿態語的應用,加強與幼兒情感交流,使幼兒在成長中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促使幼兒健康成長。由于每個人的成長背景與受教育背景不同,所以每個幼兒教師的姿態也各不相同。在幼兒教育中,需要加強對教師自身姿態語進行引導,使教師意識到姿態語對幼兒學習成長的影響,幼兒教育發展打下基礎。如,與幼兒溝通時,教師可以彎下腰或者蹲下,認真傾聽幼兒表達的內容,并給予及時的回應。通過姿態語的運用,增加與幼兒的交流,使幼兒在成長中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心,促使教學活動更好的進行發展。
2.3 面部表情的應用,創新教學效果。面部表情的變化,給予幼兒最直觀的感受,是提升幼兒教育活動實施效果,保證教學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日常教育工作中,加強對面部表情的完善與優化,結合幼兒的實際表現情況,展示適合的面部表情,使幼兒在教育活動中心理健康發展。如,在教育活動中,幼兒表現非常好,不僅參與活動的熱情高,同時學習效果也非常明顯。這時教師可以體現出親切、溫和、爽朗的表情,以此感染幼兒,使幼兒產生與該教師互動的欲望,提升教學活動效果。當幼兒表現行為不好時,教師可以通過皺眉搖頭的方式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主動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并改正。面部表情的應用,會使教學活動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僅激發幼兒自我表現意識,同時可以提升教育工作質量,能夠促使幼兒健康發展,
2.4 綜合運用,促使幼兒個性發展。體態語綜合運用,不僅將教育工作變得輕松,同時可以提升幼兒對知識的獲取能力,促使教育工作更好進行。課堂教育中,將姿態語、面部表情、肢體動作等體態語充分結合,利用多種不同教學行為,滲透文化知識,提升幼兒教育管理效果,提升幼兒綜合品質。以繪本教育為例,教師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完成繪本知識教育,利用聲情并茂的方式,通過肢體動作與面部表情的配合,展示教育內容,提高幼兒知識理解能力。
總而言之,幼兒園教育中,加強體態語的運用,發揮其教學優勢,利用不同方法進行文化知識教育,使幼兒在多種不同教育形式下健康成長,養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通過體態語與教育內容結合,營造直觀學習氛圍,促使幼兒教育事業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