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江標
(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石壩中學 廣東 博羅 516100)
初中英語知識并不是很難,主要是要養成學生對語法和知識的基本理解和使用,并且在日常學習中多積累詞匯量。[1]說到底,英語是一個語言類學科,只有學生強化自主思考的能力和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增強教師在課堂上的提問和師生之間的互動,才能提高學習效率,保證課堂質量,所以在英語課上必須要做好引導提問工作,通過合理的課堂提問來提升教學質量。
改善英語課堂提問環節已經是老生常談的話題,在傳統的英語教學工作中,很多教師也仔細研究過課堂提問的技巧,不過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往往沒有達到良好的效果。[2]其原因是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過于枯燥無聊,不光提問的問題非常簡單,這樣的提問方式,完全只是走一個形式,并不能體現提問的意義。在授課過程中增強課堂提問的趣味性可以讓學生們更好的理解英語知識。初中生所處的年齡階段是活潑好動的時期,對于一些有趣味性的問題容易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所以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注重提問的方式方法,并且讓提問的形式一直保持有效性。教師還可以在提問中融入信息技術的教學方式,這樣不光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他們主動學習的能力。因此要想提高課堂提問的技巧,讓學生在教師的提問當中學到知識,教師就要貼合學生實際和教材內容進行提問,不光要有明確的提問方向,更要把握題目的難度,努力讓學生在教師的提問當中學到知識。
比如,在學習“what's the wrong with……”的句型講解中,教師可以設定不同的語言場景來提問,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讓學生們積極主動的參與,更能達到提問的效果。
課堂提問也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一種互動交流的方式,有一個良好的互動方式和時間能夠更好的發揮課堂提問的最大效果,同時也是基本的課堂提問技巧之一。教師在提問時,如果能把控好時機和時間,能夠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和對學習的樂趣,讓學生在課堂提問的過程當中主動思考,從而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成果。在課堂提問中,經常使用的提問方式通常由引導式提問、解讀式提問和鞏固式提問。不一樣的提問方式,也有著不一樣的教學效果,因為每一種提問方式都有每一種的側重點和作用,只有正確使用提問方式才能讓提問發揮出最大的效果來。
比如,講解式提問的側重點在于引導思維傳授知識的作用,因此這個提問的時間應該是在課文主題的時候。并且要求教師在進行提問時,一定要關注學生的狀態和課堂時間的安排,從而達到最大的提問效果。
要想做好課堂提問這一環節,就要求教師在上課前做足準備,充分了解教學內容,以教學方案為依據設計提問環節。在提問過程當中,教師應該貼合學生的年齡,從學生的視角考慮問題增強提問的趣味性,并且在提問過程中要有意的去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思考,讓學生們在提問環節中思考整堂課的教學目的,爭取做到舉一反三。在設計環節中教師也可以增加問題的開放性,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來考慮問題,課堂提問也是教學方式的一種,最終目的還是作用于課堂讓提問為學生的學業服務,并且通過提問讓學生們學到知識和受到啟發,因此教師在課上進行提問時要注重創新和靈活相結合,轉變不同的方式方法來對學生進行課堂提問,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要以學生為出發點,貼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和教學方案,設計一些具有針對性的問題來對學生進行提問。另外,教師在問完學生之后,還需要給學生進行一定的引導,讓學生們在教師的幫助下進行反思,從而建立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比如在教學“have fun doing something”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做某事很開心來開展教學,讓同學們自行造句并討論該句型的用法,讓同學們在討論中受到啟發,加深對這個句型的理解。
總而言之,在初中英語教學當中,提問的環節對于課堂來說非常重要,不光會讓同學們改變對英語的學習態度,更是對學生們學習英語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課堂提問并不是簡單的提問那么簡單,而是要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堂提問時,一定要注意技巧,不光要貼合學生學習的實際和教學方案的設計,還要注重提問的時機,只有這樣才能夠讓提問發揮課堂上真正的效果,才能讓提問環節變得非常有意義。要想做到這一點,要求教師一定要轉變教學理念,將教學內容和學生的需求緊密結合,爭取運用課堂提問來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