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紅英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青秀區南陽鎮中心學校 廣西 南寧 530000)
陶行知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生活教育理論是經過陶行知老先生多年的實踐和總結后得出的一種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主要是倡導通過實際生活開展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生活教育理論既可以提高小學生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又能開展生活化的小學數學教學,對提高教學質量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就如上述所說,生活教育理論倡導的是在實際生活中開展教育,結合實際生活案例開展教學,因此來幫助學生更加牢固的掌握知識,并且在生活中可以做到學習之用。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由于年齡較小,生活經驗缺少。所以教學重點和教學目標應該放在培養小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上。而生活教育理論的教學目標正符合這一特點。生實際生活中,通過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運用相關的知識等方式,這樣既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又能使小學生感受到實際生活和數學知識的聯系。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也在積極的進行改革和創新,現代化的小學數學教學倡導結合實際生活開展教學,所以生活教育理論對小學數學教學的開展以及對新課改的實施都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在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灌輸式教學嚴重。由于受到考試制度的影響,一些教師在教學中都是以提高學生的考試分數為目的,在教學計劃的設置上、教學內容布置上都是以考試分數為重點,甚至一些教師為了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之內進行更多知識的教學盲目的向學生灌輸理論知識。[1]
3.1 創生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提高教學效率。生活教育理論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首先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可以感受數學知識對實際生活起到的作用和影響。例如在開展部編版六年級數學《位置與方向(二)》這一課程教學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從家到學校的路徑畫一個行走地圖,并且在地圖上標注位置和方向以及到學校的距離推算,還可以讓學生計算走路到學校的時間,路上遇到紅綠燈的概率等等,這些都是生活化數學教學的方式,也是生活教育的體現。學生通過解決問題、進行繪制簡單的地圖等等,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鍛煉的動手能力,還發散了學生的思維,對提高教學質量有積極的促進作用。[2]
3.2 注重創設生活化的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想要發揮生活教育理論的優勢和作用,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創設生活化的數學問題,通過問題的提出引發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究,以此來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開展部編版六年級數學《圓》這一課程教學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這樣一道題:生活中使用“圓”的有哪些,“圓”的使用給生活帶來了那些便利。通過問題的提出引發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究。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結合生活經驗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思考。并且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之后再加上教師的引導和完善,學生們的生活技能就會得到有效的提升,這對提高教學質量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也發揮了生活教育理論的作用和優勢。[3]
3.3 拓展生活化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形式。生活教育理論的方式和途徑多種多樣,除了上述所說的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以及提出生活化的問題之外,教師還需要拓展生活理論教育方式,以此來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例如在開展部編版六年級數學《百分數(一)》這一課程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計算班級考試分數超過九十分的人數占班級總人數的百分之多少,通過開展具體實踐的方式開展教學,并且這種方式也是生活教育理論的體現。學生在實踐中進行統計、計算等等,既運用了舊知識,也獲取了新知識,從而提高了教學質量。
總而言之,生活教育理論讓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需要教師注重創設生活化的問題和教學情境,這樣才能使小學生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發揮生活教育理論的優勢和作用,從而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