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 林
(廣西玉林北流市新圩鎮下坡小學 廣西 北流 537400)
新課程改革的日益深入和發展,對教育教學的要求越來越高,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得到廣泛運用,也引起了更多的人的關注。信息化環境下有利于變更傳統的“一言堂式”“填鴨式”教學模式,使教學方式得到創新,教學資源得到整合,學生的學習興趣越來越濃厚。信息化以更加直觀的形式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轉變為學生容易理解的形式,給學生帶來視覺沖擊,參與熱情愈發高漲,探究知識的能力得到提升,數學核心素養得到培養,教學效果明顯提升,進而促進小學生綜合發展。
數學是小學階段必不可少的一門學科,占據著非常重要地位。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要以培養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促進小學生綜合全面發展。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簡單點來說就是在學習中讓學生自己創建知識體系,提升自身學習能力、理解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解決問題能力等。老師們在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的培養學生數學意識,加深自身記憶,多角度、全方面的理解數學知識在小學生的角度看,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就是要求學生在學習中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解題思路,然后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對學生未來的成長和學習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養成良好的習慣,綜合能力得到提升,遇見問題的過程中不再產生恐懼心理,在小學打好學習數學的基礎等。
2.1 運用信息技術,豐富數學教學內容。眾所周知,數學是一門抽象性、綜合性較強的學科,雖然與初中高中的數學比較來說是非常簡單的,但是學生想要把數學學習好、學習透徹是需要下功夫的,學生在學習好基礎知識的同時,也要具有探究精神。小學生的思維、身心等處于不斷不發展階段,缺少一定的經驗,很容易在學習中遇見難以解決的問題時出現不中如何解答現象。這就要求教師要做好指導,將信息化有效運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提升學生綜合能力,更好的將所學知識運用于生活中,解決生活中遇見的問題,使教學質量得到顯著提升。
例如,在學習《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有效運用信息技術以圖片或者是視頻的形式向學生展示動態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讓學生全面的了解各個圖形的特征,學會區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比如,生活中常見課桌就是長方形、粉筆盒就是正方形、小彩旗就是三角形、家中常用的鍋就是圓形等。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將信息技術、知識以及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引發學生思考,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使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等得到提升。
2.2 有效運用微課,提升學習能力。微課是根據信息化不斷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微視頻是它的主要表現方式,具有短、小、精、悍等特點,非常具有針對性主要面對教學中的重難點以及學生不容易理解的問題,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老師們可以將知識點或者是重點難點知識制作成簡單的微視頻發給學生,讓學生自己進行學習,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要求,使教學效果得到提升,進而提升學習能力。
例如,在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時,不同的學生思維能力理解能力等不同,學生對于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計算方法以及掌握程度也不盡相同,不能更好的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所遇見的問題。所以,教師就可以將知識點制作成簡單的微視頻,發送到班級的微信或者是QQ群,方便學生隨時點播學習,對于學習好的學生可以作為鞏固復習。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加深學生記憶,讓學生掌握所學知識,同時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有關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問題。
綜上所述,信息化環境下對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轉變教學思想,運用信息化經教學資源進行整合,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形式更加多元化,輕松的教學模式,學生學習興趣也會越來越濃厚,積極性和主動性大大提到,取得顯著的教學效果學生可以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遇見的數學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得到培養,為以后的數學學習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