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振慧
(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第三小學 甘肅 白銀 730900)
小學數學教學一直備受國家關注,因為小學生年齡較小,目標性不夠強,自制力也比較弱,另外,小學生的世界充滿了新奇,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容易分心,這是小學生階段存在的主觀因素。經過教育改革調整之后的小學數學教材對小學生其實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學生們具備一定的理解能力和生活積累,才能更好的去解答數學問題。數學學科在小學生考試中的比重也比較大,很多家長為了讓學生單單的提高成績,就忽略了學習數學的正確方法,這種現象也成為了學生深度學習過程中的一堵墻。所以,教師必須正確引導學生,讓學生體驗數學的奧秘,才能提高學生的核心能力。
當下很多家長對于數學的理解就是計算,而他們想要的只有成績,單一的施壓會讓學生們產生抗拒心理,而會導致這種情況發生的原因就是因為家長們不知道數學的核心素養到底是什么?
其實,在很多數學教育家的講座上,數學核心素養也被多次的強調,數學其實不是一個問題,而是一種方法,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數學問題,如何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還有怎么樣將復雜的數學問題簡單化?這才是真正的數學核心素養,當學生們將學習和生活融合在一起,才能體會到數學是活的數學,而不是枯燥死板的課堂知識,才會對數學產生興趣。當學生們愿意發現問題并且解決問題的時候,才能真正愿意去主動學習數學。小學生由于天性本身就對事物有強大的好奇心,如果能夠通過這種心理讓學生喜歡上數學,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而這才是數學本身[1]。
2.1 以學生興趣為出發點創設真實情境。數學本身的問題大多數都是來源于生活,所以,為了拉近學生和問題之間的距離,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針對某一個問題,創設真實的情境,讓學生們作為問題的主角,在生活中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又該如何解決?在學習分數加減法的時候,一開始學生不懂得分數到底是如何加減的,這完全是一個陌生的角色,老師們就可以創設相應的情境來帶入問題,比如,老師拿出一個西瓜,分成八份,讓一個小朋友先吃了三塊,之后再讓另外一個小朋友吃一塊,問兩位小朋友一共吃了多少塊西瓜?剩下的西瓜是原來的幾分之幾?在這種快樂的氣氛下,學生們對于新知識的接受也比較快,無形中增加了學習的效率。
2.2 在基礎問題中實施深度教學。提問一直是教師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但在過去的教學方式中,基本上都是老師問出問題讓學生來解答,這種方式學生們就一直處在被動的一方,不能夠全面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也不利于激發學生們的探究能力。所以,為了更好地實施深度教學,應該優化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們自己提出問題,然后小組合作一起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讓學生回歸應有課堂的主體地位。學生一邊提出問題,再通過自己探索和討論,得出方向,接著再由老師進行引導和最終的答疑解惑,這種方式會增加學生對于自己提出問題的印象,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
這種從基礎問題而引申到深度教學的方式,實施起來也較為方便,學生們也更加容易接受,但是需要老師一點一點的滲透到課堂中,并且進行正確的引導。
傳統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而深度教學是為了培養學生們的綜合能力,讓學生們在學習數學的同時,還能夠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判斷能力,另外還能夠拓展自己的思維,靈活的運用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另外,從學科本身出發,深度教學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知識拓展,并且強化學生的學習重點,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習效率。
從小學生本身出發,年齡較小,知識儲備較弱,所以理解能力并不成熟,那么深度教學就能夠很好的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老師們在講述一個知識的時候,可以利用知識背后的故事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將復雜的知識用簡單的生活來表示,讓學生更加容易的走進數學的世界,促進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深度學習本身是在基礎學習的背景下利用更加新穎的方式來進行教學,新型的教學方式能夠更好地覆蓋基礎學習的弊端,并且在其之上取得更加優異的成果,這也是深度教學的最終目的,但同時,也對老師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老師們有豐富的教學經驗積累,并且有著不斷鉆研的韌勁,才能夠給予學生一堂有趣、有效的課。深度教學的實施,不但有助于學生成績的提高,還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意識和正確的數學價值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