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瑪多吉
(西藏日喀則市江孜高級中學 西藏 江孜 857400)
傳統的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多圍繞課本中的教學內容展開,因此學生只能被動地在課堂上獲得知識,這就導致其學習效率底下。所以,教師在高中物理教學中融入日常生活化元素是十分重要的。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引入日常生活元素有很多種有利的影響。因為,物理這一學科本身就來源于我們的生活中,在課堂教學中聯系實際生活,更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與積極性[1]。除此之外,生活化的教學有助于學生逐漸學會在生活中利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在高中物理的教學中,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還有一些原則需要遵守,首先是主觀性的原則,教師在教學時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其次是開放性的原則,在教學中運用開放式的教學方式指的是加強師生與生生之間的充分的交流溝通,大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同時還能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與知識掌握水平。
高中物理教師應當轉變生活化教學方式的教學觀念,在教學中融入生活化的元素,在高中物理課堂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拋棄傳統的教學觀念的影響,多關注不同學生的不同的學習情況并從學生的實際情況為教學計劃的依據,努力提高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例如,當教師在講授《運動描述》這一節時,教師以能完全按照課本內容講解,還需要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運用多媒體的現代化技術在課堂上播放生活中的和運動相關的短片,這有助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更便于理解物理知識,同時還起到了加深學生的印象,引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2]。
教師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還應該恰當地把生命化的物理知識納入課堂教學中,科學地選擇生活化的相關教學內容,進而把物理的知識代換為實際生活中出現的一些物理現象。這有助于學生更輕松地掌握物理抽象的理論知識,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高中物理教師在教學中應以始終圍繞實際生活,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潛藏的物理原理,實現學生的長遠發展。例如,當教師講授《曲線運動》這一節時,教師應該把物理教材中的學習內容結合生活的實際相結合,要求學生觀察生活中的曲線運動,并觀察曲線運動特點,進行深入的思考,引導學生分析理解曲線運動的規律,實際感受曲線運動的原理,進而能夠使學生加快理解與學習,最終實現教學目標[3]。
高中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要明白恰當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的重要意義,還應善于把物理知識聯系實際生活,進一步充分展開生活化的教學。比如,在課堂上創建一些生活化的情境,把生活中的物理搬到課堂中,使學生更便于體會物理在生活中的應用,把抽象的公式演變成生動的生活實際。這種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例如,在講授《機械運動》這一節時,教師可以通過一個聯系生活的物理小實驗:讓學生把手伸入涼水中,當手冷卻后再通過摩擦的方式把手搓熱。這時學生就會發生當手摩擦時,手會產生熱量,這個小實驗就是根據機械運動原理完成的。隨后,教師還應當提出問題:”在生活中存在哪些和機械運動相關的例子?”進而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思考并發言。在課堂上積極與學生互動能夠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的物理知識是豐富多樣,這種有趣的教學方式有助于提高學生在高中物理課堂中的學習效率,也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物理學習水平[4]。
由于大多數的教師只重視教學目標的完成,常常會忽視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以及學生的學習狀態,教師只是按照課本內容傳授知識,當學生看到抽象的公式與圖形便會覺得枯燥難懂。最終使學生在課堂中缺少積極性,影響其學習效果,這對學生之后的物理學習非常不利。所以,教師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時,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并圍繞學生給其提供一個生動有趣的學習環境。教師要鼓勵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養成勤思考的習慣,鼓勵學生之間進行積極討論,相互交流學習。
物理學科知識來源于生活,而且物理在生活中具有相對較強的實用性,在物理課堂中通過滲入生活化的元素,能幫助學生獲得更加直觀系統的物理知識,這也會更有助于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溝通,減少學生對于物理學習的恐懼感。相反,他們會更加積極地參與物理課堂的討論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實現學生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