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麗
(廣西玉林市福綿區成均鎮萬福小學 廣西 玉林 537000)
在小學階段的小學生,雖然年齡較小、知識的儲備量少、愛玩,但是與此同時,這個階段的小學生也是好奇心強、接受新鮮事物能力較強的時期,在這個階段正是培養小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時候。[1]小學數學的學習內容相對于中學及以上的數學知識水平較為基礎,沒有過于嚴謹的推理論證內容,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應該著重于小學數學的基礎知識,幫助學生鞏固并熟練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小學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除了在課堂上對小學生傳授基礎知識,也要培養小學生在課下整理數學錯題,在數學錯題的資源中掌握薄弱知識,利用數學錯題資源開拓數學思考思路,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
在小學階段的小學生正處于接受新鮮事物能力強的時期,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該適當合理的引導小學生在課下整理數學錯題的習慣,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小學生整理數學錯題的良好學習習慣。數學錯題的整理可以幫助小學生開拓自己思考數學的思路,清楚了解自己錯誤的原因,通過對小學數學錯題的整理,小學生可以知道自己的知識薄弱點,加深對薄弱知識點的印象,起到警示提醒自己下次注意知識的靈活運用的作用。
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在課堂上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向學生們強調整理數學錯題的重要性,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一年級“連加和連減”的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在傳授知識后,在黑板上出題邀請學生進行回答,當小學生回答錯誤時,教師不應該直接打斷學生的思路,而是應該讓學生將每一步驟的解答過程寫在黑板上,通過對每一過程的解答進行了解,從而知道學生的錯誤點在哪,幫助小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自己改正錯誤。數學教師還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提醒學生要認真的審題,仔細的計算,減少因為粗心而計算錯誤。
在小學階段雖然沒有涉及到較為復雜的邏輯、抽象知識,但是小學生在做小學數學題目的過程中,也會遇到一些難度系數較大的問題,因此,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師引導小學生對數學錯題進行獨立思考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整理錯題不是錯題的搬運過程,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對錯題進行獨立思考,分析小學生數學錯誤的原因、找到小學生數學錯誤的薄弱知識點、幫助小學生鞏固并熟練掌握薄弱知識點,從而在學習的潛移默化中,提升小學生對錯題進行獨立思考的能力。
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為小學生們布置容易掉入的數學“陷阱”,讓學生們產生疑問,通過讓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的學習過程,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從而在相互探討中得出正確答案。[2]例如:在“一位園丁爺爺想要在每棵樹中間系一根繩子,將一根長繩子剪五下,正好可以給五棵樹系上繩子,這樣對吧?”,當學生們回答正確的時候,教師提醒學生們可以以小組的形式,按照組內的想法,親身實踐一下,來驗證到底答案是什么。通過親手的實踐,小學生們知道了正確的答案,這樣的教學過程不僅有利于小學生獨立的進行數學錯題思考,也幫助小學生提升了動手能力。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會發現雖然每個小學生錯的原因可能是不一樣的,但是在一個小學生的身上可能會發生很多相同類型的數學錯題,這時候,數學教師需要強調當整理數學錯題時,學生可以自己對相同類型的數學錯題進行整理歸納,通過歸納可以發現自己還未掌握熟練的數學知識,將這些較為薄弱的數學知識進行知識體系的構建,逐漸形成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在構建數學薄弱知識的體系過程中,小學生可以發現自己錯誤的相似性,找到錯誤的根本原因,在以后遇到相同類型的數學題時可以借鑒之前的體系進行解答。
小學生在對數學錯題進行歸納整理時,可以按照審題不清導致條件缺少、數學計算基礎錯誤、基礎知識尚未完全掌握等方式,也可以對同一章節的數學題目進行總結,如“1-5的認識和加減法”“6-10的認識和加減法”對每一章節的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總結分類,找出自己每一章中的薄弱知識,還可以根據計算題和實際生活的解決應用題進行整理,清楚的了解到是基礎計算不好還是應用題的解法思想有問題。通過對錯題進行有效的整理歸納,小學生可以了解自己錯誤的根本原因,并針對錯誤原因找到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法。
在小學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通過培養小學生整理數學錯題的學習習慣、培養小學生對錯題原因進行獨立思考分析、對數學錯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歸類等教學手段,高效的運用小學數學錯題資源,提升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掌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