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迪柳
(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高橋鎮晴園幼兒園 浙江 寧波 315174)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導要點中指出,藝術是幼兒的另一種表達認識和情感的“語言”,幼兒藝術教育應引導幼兒接觸生活中的各種美好事物與現象,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和情感體驗。近年來,對于幼兒進行藝術素養方面的培養已經成為了眾多幼兒園的教學重點。
1.1 家庭教育因素。
(1)父母溺愛程度。在幼兒園特色創意美工教學當中,幼兒的動手能力是影響教學效果的一個決定性因素。即使幼兒頭腦中形成了再理想的藝術創意,如果沒有一個令人滿意的動手能力作為依托,同樣無法將其進行呈現。然而,當前的幼兒大多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對之的溺愛程度很高。幼兒動手能力的嚴重缺乏是制約幼兒園特色創意美工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
(2)家庭文化背景。家庭文化背景對于特色創意美工教學效果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對幼兒的藝術熏陶程度以及家長對于美工教學的重視程度兩方面。如果幼兒所在家庭的受教育程度高、文化背景比較深厚,自然能夠在日常生活當中給予幼兒潛移默化的藝術熏陶。這對于幼兒的藝術審美建立是具有實質性幫助的。
1.2 幼兒個人因素。
(1)幼兒性格。幼兒性格直接影響著美工作品的完成效果。比如,男孩子的性格普遍比較外向,因此,在進行美工作品創意和制作的過程當中也常常十分大膽。從作品的角色選擇開始,便會偏向一些科幻性、英雄式的人物與情節,內容多變、制作大膽。而女孩子的性格相比男孩子來講便會內斂一些,在創意選擇中常常以童話人物或是小動物這類安靜可愛的角色為主。同男孩子相比,選擇的范圍相對狹窄,但是在制作環節上往往比男孩子細致很多。
(2)幼兒喜好。在特色創意美工教學當中,為了能夠最大限度地展現幼兒的藝術創意,在思維構想方面幾乎是完全自由的。也就是說,只要是在本次課程的教學范圍之內,幼兒們可以自由創造自己想要創造的作品。因此,在教學內容與呈現方式的選擇上,教師們需要從幼兒的年齡特點與喜好出發,選擇他們能夠產生興趣或是平日喜歡的題材進行教學。
(3)幼兒智商。韋克斯勒氏學齡兒童智商測量表中,對6個不同層次幼兒園的4-6.5歲的兒童智商進行測定,兒童智商存在顯著性差異(P<0.001),智商高的幼兒,接受能力強,智商低的幼兒接受能力相對弱一些。幼兒的智商因素對于美工學習效果的影響是毫無疑問的。無論從理論上的接受能力還是實際當中的操作能力,智商都是一個基礎性前提因素。
1.3 美工教學因素。
(1)教學方法。前文已經提到,能否激發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對于美工教學最終效果的好壞至關重要。在這之中,教師所采用的美工教學方法便成為了一個核心因素。幼兒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高峰時期,創造潛能層出不窮,愛好新鮮與體驗。因此,教師們需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并且在實際教學當中融入靈活多變的活動內容與語言形式,抓住幼兒注意力,激發幼兒興趣,從而提升教學效果。
(2)教學材料。美工材料是開展幼兒園特色創意美工教學的物質基礎。在材料選擇時,應當兼顧材料的安全性與美觀性。無論開展何種教學活動,幼兒的安全都是第一位的。因此,在選擇美工教學材料時,必須首先考慮其對于幼兒的人身安全是否會造成威脅。例如在某次美工課程當中,幼兒們需要利用小木棍進行制作。
2.1 優化教學語言,激發學習興趣。幼兒的心智發育程度決定了他們喜歡靈動活潑的教學呈現方式。因此,向著這個方向來優化教師在美工教學當中的教學語言,是強化特色創意美工教學效果的基礎性工作。多次實踐經驗表明,童話式語言是幼兒們喜聞樂見的一種教學語言形式。
2.2 手工美術結合,調動學習熱情。在特色創意美工教學當中,以美術為主的藝術能力與以手工為主的動手能力是兩項核心的教學內容。然而,這兩種內容并不是獨立存在的,二者之間具有相輔相成的緊密聯系。一種能力的提升,能夠在美工課程中有效帶動另一種能力的協同提高。例如,在進行剪貼畫內容的美工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帶領幼兒通過撕、剪等方式將各種顏色的彩紙進行處理成各種形狀,然后依據幼兒的審美來進行搭配和粘貼,最后形成一幅完整的剪貼畫。
2.3 豐富生活體驗,奠定學習基礎。在特色創意美工課程中,作品漂亮、制作精巧只是一個常規性的要求。如果想要實現對幼兒更多的能力培養,就要將關注點集中在“創意”上。也就是說,如果能夠在創作過程中加入幼兒個人的特色創新,作品將會更加成功,教學效果也會得到升華。然而,藝術來源于生活,美工作品的創新也必須以實際生活為依據。實際生活經驗的不足恰恰是當前大多數幼兒身上存在的一個薄弱環節。
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當下,特色創意美工教學應運而生,因其能夠協同培養提高幼兒的藝術審美能力與動手操作能力,成為了幼兒園課程當中的理想選擇。然而,幼兒園特色創意美工的教學效果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需要教師與家長綜合考慮各方因素,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有效克服,最終實現教學效果的強化,為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與綜合素質提升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