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常虹
【摘要】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概念教學占據著重要地位。概念教學是開展其他內容教學的基礎。對此,教師應該將自身的教學智慧充分發揮出來。教師可以通過創設生活情境的方式,幫助學生奠定好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概念教學;優化
小學數學概念的教學是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方式,同時也是構建小學數學理論體系的核心要點。學生通過對數學概念的理解,進而深入學習數學運算規律和掌握數學方法,最終實現對數學概念的靈活應用。只有充分理解數學概念,才能靈活應用,實現數學能力的培養。本文結合目前數學概念教學現狀,針對如何提高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能力,提出幾點切實可行的教學措施和實現途徑。
一、串聯舊知識,引入新概念
小學數學教師在概念教學中,應積極使用知識聯想法,即串聯舊知識,引入新概念。具體而言,在備課階段,教師首先應分析本節課的重點內容,挑選數學概念中可能引起學生疑問的字眼兒;其次,教師可結合這部分內容,將學生學習過的舊知識加入進來,并通過設置具體的例題,將兩部分內容串聯到一起;再者,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借助舊數學概念,布置相應的數學習題,在講解或者復習此類數學習題的過程中,提問與新知識相關的數學問題,從而引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自然地理解新數學概念。例如,在講解“年、月、日”相關內容時,小學數學教師可在黑板上寫出具體的例題,此例題應與學生已經學習過的“時、分、秒”內容相關,比如小時和分鐘之間的轉換問題等。在此基礎上,教師可提問學生一天中有多少小時以及一個月有多少天之類的問題,從而將學生學習過的舊知識逐漸擴展到本節課的知識內容中。為了提高學生對相關數學概念的理解程度,加深學生對年份、月份天數不同的原因的理解,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提問學生“你出生的年月日是什么?”等問題,借助此類問題,教師應引導學生思考閏年、平年的具體含義。此類數學概念比較簡單,與學生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也比較多,學生在理解此類數學概念時問題一般不多,但必須要注意的是,雖然此類數學概念簡單,但與之對應的數學習題往往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避免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誤解數學概念。除此之外,教師在布置課后習題作業時,也應選擇綜合性強一些的數學習題,此類數學習題應具有幫助學生復習舊知識的作用,同時還能強化學生對新數學概念的理解。
二、應用概念對比教學法,突出不同數學概念的特點
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在備課階段充分分析不同數學概念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并通過標識重點的字眼兒,在授課過程中為學生講解出現此類差別的具體原因,進而使學生從理論層面了解數學概念,加深學生對數學概念的印象。例如,在講解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以及梯形的數學概念時,首先,教師可從理論層面將此類圖形歸結為四邊形,并為學生展示此類圖形的“四條邊”特點;其次,教師可將正方形和長方形擺在一起,提問學生兩類圖形的具體區別,包括邊長區別以及內部角度區別等;在學生回答完此類問題之后,學生可明確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邊的數量以及內部角度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借此,教師可直接講解平行四邊形,并引導學生觀察平行四邊形中的角度以及邊的數量和形式與正方形、長方形的區別。此時,教師應重點為學生講解“平行”這一數學概念,同時提問學生:“正方形和長方形是否也為平行四邊形?”從而使學生將平行四邊形與正方形和長方形的數學概念結合起來,突出此類數學概念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在講解平行四邊形時,數學教師還應引導學生關注不同四邊形角度的特點,突出正方形和長方形中的“正”“方”的數學概念,從而引導學生從邊長和角度兩個方面認識此類圖形的數學概念,并在與平行四邊形的對比中,進一步認識此類圖形與平行四邊形之間的聯系。對比性的概念教學過程往往內容整體感較強,學生學習的體驗感也比較好。
三、結合具體生活場景,將概念教學生活化
借助具體的生活場景,將數學概念放在具體的生活場景中進行講解,是提升數學概念講解質量,將數學概念簡單化的基本方法。在講解數學概念時,小學數學教師應結合課堂內容的具體特點,選擇學生生活中較為常見的生活場景,從而借助場景中具體的事物或者動作,為學生講解數學概念,同時教師也可使用經典
例題,將生活化的數學概念數量化,突出數學教學的嚴謹性。例如,在講解“圖形的運動”這節內容時,很多學生無法很清楚地理解平行和平移的區別,在解題時也時常混淆此類數學概念。為此,教師在教學時可引導學生回想公路上行駛的汽車,分析汽車的運動和不同汽車行駛路線之間的關系。此時,教師可為學生講解針對同一汽車的行駛,其動作即為平移,而對于在同一馬路上行駛的兩輛汽車,其之間的關系可認為是平行關系。其間,教師應重點強調平行和平移之間的區別,借助小車的運動,為學生講解平行是靜態的數學關系,而平移是動態的動作。之后,教師引導學生翻開課本,閱讀課本中與平行和平移相關的準確定義。
綜上所述,只有關注學生對數學概念理解能力,并加以系統地培養,才能潛移默化地養成數學思維和邏輯.概念教學不僅僅是讓學生理解其含義,認識它的運算方式,而是讓學生感受概念的形成、發展、應用與拓展的過程,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概念的本質特征,樹立完整規范的知識體系.
參考文獻:
[1]崔靜.中學生函數概念學習的認知障礙分析與教學[D].曲阜師范大學.2018(07).
[2]龍雄基.數學概念教學中思維能力培養初探[J].中學數學研究(華南師范大學版).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