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德俊
【摘要】學生通過數學學習可以有效地培養邏輯思維,對今后的學習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課堂的開展形式直接影響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性
教學的成效不僅僅取決于教師的教學設計是否合理以及語言表達是否準確,更加關鍵的在于教師對課堂的組織能力,通過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互動反饋、興趣趨向等內容來靈活地調整教學節奏,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加高效地總結知識內容。
一、研究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意義
新課標提出,現階段的數學教學工作需要圍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展開,以此來幫助學生形成數學思維,從而有效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并且提高其學習主動性。因此研究如何提升數學課堂的有效性,可以使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時也能更好地落實課程改革的發展工作。同時,當前教學形勢下所提倡的學生減負與學校強調的培養學生綜合發展的教學目標形成沖突,為了有效地緩解這種局面,提升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破局之舉,從而促使學生愛上學習過程,并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為進一步學習數學知識打下良好基礎。
二、對初中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教學理念陳舊不可否認,在當前數學教學工作中,對教學有效性影響最深的依舊是教師的教學觀念陳舊,沒能擺脫傳統教學思想的束縛。這一部分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依舊向學生強調“考試為主”的應試教學觀點,將知識點進行各種詳細的拆解后灌輸給學生,希望能以此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這種方式過于強調教師“講”的過程,而忽略了學生“學”的能力,沒有給學生以推理空間與思考空間,長此以往,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造成了一定阻礙,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行為也有一定的限制,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不到掌握新知而獲得的成就感,因此逐漸失去了學習興趣。
三、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
(一)聯系整體知識框架
幫助學生形成知識鏈條對教學內容進行整體的歸納與分類,可以有效梳理出知識點的關聯性,并將其整理為完整的知識鏈條。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掌握學習規律,使學生可以根據學習經驗學習新的教學內容,對于課堂教學中沒能掌握的難點,也可以有效地根據前后知識結構尋找到相關特性,從而有效解決問題,避免出現學習疏漏的情況。因此教師需要系統地審視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整理出條理清晰的知識框架,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并引導學生對新舊知識的聯系展開思考,從中發現異同,最終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例如,初一教學內容有理數可與初二數學教學內容實數產生聯系,教師在進行相關教學時,可以幫助學生回顧有理數的概念與定義,然后讓學生試著通過已經掌握的知識內容,分析實數的特征,從而對新的教學內容形成一個初步認識,認識到實數是由有理數與無理數共同組成這一概念,有利于接下來學生更好地學習。
(二)通過啟發式提問,激發學生大膽想象
初中數學知識與學生此前接觸過的內容有很大差別之處,其更加強調學生的抽象思維與邏輯思維,因此,對于學生來說,初中數學學科不僅學習難度大,而且其知識內容也相對較為枯燥。這樣的情況極容易導致教學活動沉寂為一潭死水,使教學有效性降低。因此,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初中數學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在課堂上為學生設置一些啟發性問題,如此不僅能夠激發學生興趣,同時還能夠借助問題情境來引發學生思考,促使學生對知識展開聯想,從而更加深刻地掌握數學知識。例如,在學習了“同類項”知識之后,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總結時,如果直接問學生“本堂課掌握了怎樣的知識內容”,那么學生不僅反應沉悶,同時也不會認真地去對知識進行總結。因此,教師不妨換一個方式向學生提問: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之前學習過的“冪”,想一想如果將“冪”比作同學們按照身高進行排隊,那么“同類項”該怎樣比喻才比較恰當呢?這樣幽默問題的提出立刻便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并促使學生展開想象,聯想兩種知識的特點,從而不僅準確地對“同類項”知識進行總結,同時也促成新舊知識間的銜接。課堂中的提問方式能夠直觀地反映教師的教學水平,同時也能夠決定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初中數學教師需要正確使用提問式教學,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并且確保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
(三)巧用先進教學設備,開展趣味課堂教學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各種先進的教學設備開始在教學領域中大放異彩,多媒體教學設備無疑是其中最顯眼的一個。數學知識本身具有邏輯性與抽象性的特點,導致了一部分學生在學習時需要付出很大努力才能理解其中含義,學習進度自然跟不上其他學生,最終學習水平落后于其他學生。多媒體技術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將抽象化的數學概念變得更加直觀易懂,便于學生接受和理解,還可以將教學中的重難點內容變得更加清晰,使學生有效掌握知識。同時,借助多媒體技術,教師還可以創設出生動有趣的教學環境,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完全沉浸在教學內容中,因而得以保證教學效率。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改工作被貫徹落實與發展。數學課堂的教學模式也得到了全面改革,教師應當積極投身到教育改革的事業中,提升個人的教學水平,更新教學理念,以此來全面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
參考文獻:
[1]姚敏.例題教學中的“變臉”藝術——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性教學分析[J].數學大世界(中旬),2020(01):29-30.
[2]李明艷.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策略分析[J].科技資訊,2020,18(24):184-185+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