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奇英
【摘要】高中物理作為高中階段的一門重點課程,在整個課程結構中占據重要的地位,并且也是學生物理能力及素質培養的基礎,因而必須有效落實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在新課改背景下,互動性、開放性、多元化課堂教學是當前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也是凸顯學生主體性的重要途徑。據此,高中物理教師必須要優化和調整物理課堂教學現狀,并充分借助小組合作這一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優化和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質量。本文結合多年教學經驗,思考高中物理教學中小組合作模式運用的策略,希望可以提出有效見解,為廣大教育同仁帶來一些啟迪。
【關鍵詞】高中物理;小組合作;教學策略
引言:在目前的教育教學改革背景下,對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在這種形勢下,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及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實際需求,要應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與方法,而小組協作就是比較理想的一種教學模式。基于此,本文主要針對基于小組協作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分析研究,以促使小組協作教學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更好地實現,進而實現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及人才培養。
一、新課改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轉變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也出現了顯著的改變,集中體現在:(1)更加關注學生知識建構過程。在新課程教育理念下,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要立足于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切實結合當前的學習條件,改變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將學生對某些問題的思考過程反映出來。(2)教學目標多維度化。與傳統教學理念相比,新課程理念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更加注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3)教學方式多樣化。在新課程標準理念下,教師必須要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并結合新課程標準下的要求,借助問題探究、小組合作、任務驅動等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將傳統的知識傳授課堂改變為探究型課堂,進而引導學生完成知識探究學習。
二、抓好前提,合理組建學習小組
高中階段的孩子處于發展的關鍵階段,盡管他們都具有獨立的思想和思考能力,但是思維并不成熟,在考慮問題的時候并不夠全面,有些想法不到位,且每個孩子都有自身的特征和發展的特點,學生之間也存在著個體差異性.因此,教師在建立合作小組的過程中要充分的考慮到本班孩子的情況,視情況而定,要根據學生的喜好、學習情況、發展情況、承受能力、接受范圍等方面進行合理科學的分組.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深入的了解每一個學生的特點,推選適合的人當選小組長,進行小組成員的管理工作,讓每一個組員能夠有展現自我的機會,組員之間還需要相互的了解、溝通、交流與配合,共同努力去完成教師所布置的任務,促進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引導學生共同進步、共同成長,使得學生的成績得到有效提升。
比如說:在教到《牛頓運動定律》這堂課的時候,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將學生進行分組學習,根據班上學生的總人數進行分組,我將學生分成以6人為一小組,要求學生尋找生活中的長方形與正方形的物體,由小組長進行任務的分配.我隨機檢查了一下學習的情況,小組長安排3名組員收集生活中常見的長方形與正方形的物體,再分配2名組員對收集來的物體進行記錄匯總,最后由小組長進行匯報,整個過程都井然有序的進行著,充分的體現出學生之間的互動性,激發出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同時也調動了同學們學習積極性。
三、科學合理地設計小組任務
對于基于小組協作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在完成學生的合理分組的基礎上,下一步就是合理地設計小組任務,以便更好地引導學生參與到小組任務中。在小組學習任務的設計中,教師需要注意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及具體的學習內容進行小組任務設計,將具體的課本內容融入小組任務中,同時要保證任務內容在學生的能力范圍之內,這樣才可以保證提供充足的條件讓學生探究學習任務,通過探究掌握相關的課本內容及知識,實現對物理知識的更好學習。同時,教師在設計學習探究任務的過程中,還要注意任務內容的合理性及全面性,保證學生可以通過完成任務掌握全面的知識,實現對物理知識的學習。比如,在學習力學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力的影響因素探究”這一小組任務,這一任務是以力學基礎知識為根據設計的,在對這一問題的探究中,會涉及力的概念、力的大小及方向,還有力的合成與分解等相關知識,內容比較全面。讓學生對這一問題進行探究,可以讓學生有效掌握力學的基礎知識,實現對這一部分知識內容的學習,提升學生的物理知識水平。
四、營造寬松的小組合作學習環境
目前,雖然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模式,已經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得到了有效的運用,但在運用的過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如表面熱烈、效果不佳;幾個回合下來,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等。鑒于此,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必須要切實了解小組學習的實際情況,從兩方面入手,給學生營造一個寬松的小組合作學習環境。一方面,教師應為學生創設一個民主的、和諧的、寬松的、自由的學習環境,促使小組中所有成員均可積極主動參與到合作探究學習中。同時,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對學困生給予足夠的關注,通過對其進行鼓勵和幫助,使其充分感受到小組合作學習的樂趣。另一方面,給小組成員提供一個充裕的合作探究時間。在小組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必須有充足的課堂時間作為保障,否則就會導致合作學習流于形式。因此,在具體開展這一課堂教學模式的時候,應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時間,以便于學生完成知識的探究、交流和討論,使得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均可得到發言的機會,保障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均可最大限度發揮自己的智慧。
結語:在新課標背景下,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對于激發學生物理學習興趣、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據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要更新教學理念,對學生進行科學分組、培養學生小組合作技能、營造小組合作學習環境、創新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完善教學評價等形式,不斷提升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鐘浩鵬.初探利用問題教學法培養科學探究素養[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9(10):138-139.
[2]李志勇.小組合作在高中物理高效課堂中的運用[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7):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