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冬梅
【摘要】伴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深化,課堂教學模式成為改革關注的焦點。從外國傳入的合作學習模式在我國取得了卓有成效的進展。而近些年來,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出,成為高中歷史新課程改革的最大亮點,目的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怎么利用好合作學習的模式,將歷史核心素養貫徹落實,成為下文重點研究的課題。以下是筆者結合多年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提出的幾點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歷史;課堂教學
一、培養高中生歷史核心素養的意義
1、高中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內容
高中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和家國情懷五大方面。其中高中生學習歷史的前提條件為時空觀念,時空觀念也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方式;史料實證就是保障收集的歷史資料真實可靠,從而可以更好的對歷史事件進行還原,另外史料實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是提高論證能力的關鍵;歷史解釋是對歷史知識內容進行研究、分析、評價;家國情懷指的是高中生在歷史知識研究過程中所收獲的價值取向,其中包括歷史的發展規律、思想理念和文化等內容,使學生可以從中讀取更多的深層含義,促進學生形成積極的價值觀,從而使得學生全面發展。
2、核心素養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促進高中生的全面發展是核心素養的教學任務,將核心素養融入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可以打破傳統單一的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將歷史學科核心素養融入高中歷史教學中,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歷史知識內容,而且還可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更多學習歷史的技巧和方法,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充分體現歷史學科育人的價值,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因此,高中歷史教學中融入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對提升高中生綜合素質發揮著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另外,歷史學科核心素養融入高中歷史教學中,還可以促進高中歷史教學的創新改革。
3、高中生應具有的歷史學科素養
歷史學科在教育教學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促使學生對我國歷史有詳細的了解,感受歷史英雄愛國情懷,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等,進而促使自身素養的提升,為更好的成長和發展提供有利的條件。除此之外,學科素養絕大多數取決于學科基礎知識,學生只有扎實地學習歷史基礎知識,才可以對歷史基礎知識了解和應用,進而在此過程中促使學生歷史學科素養的提升,學習到更多的歷史知識。
二、培養學生歷史核心素養途徑
1、圍繞核心素養,優化教學理念
以往的教學理念深深影響歷史課堂教學,教師嚴格按照教學大綱、教學內容,并以高考為導向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課堂毫無活力,學生苦不堪言,嚴重制約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不用說學生的主動性了。教師必須要緊緊圍繞核心素養下的高中歷史教學目標,不斷優化教學理念,以更好地適應新課改下的教學需求。一方面,革新知識教育方式,關注素養教育思想,不僅要關注歷史基礎知識教育,還要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的歷史能力、思維品質、人格情懷等;另一方面,還要在具體的教學中,關注差異性、接受能力與探究能力,轉變師生角色,將知識的學習與構建還給學生,促使學生在學習中得到全面的發展。
2、立足核心素養,設定教學目標
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學目標尤為重要,是歷史課堂教學的基礎和關鍵環節,直接決定了課堂教學的科學、有效性。鑒于傳統歷史教學中,教師基本上是在自身的經驗、教學大綱、高考的導向下,以成績作為唯一的教學目標。但是這一教學目標存在明顯的片面性、不科學性,嚴重制約了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效果。在核心素養背景下,教師必須要立足于核心素養下高中歷史的教學目標,并對教學目標進行優化、科學設計,以保證教學目標的科學化、有效性。例如,在設定“戰后資本主義經濟調整”教學目標的時候,教師就圍繞“歷史核心素養”的要求,將教學目標設定為:經濟調整的原因、對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經濟改革進行對比。在這一教學目標下,不僅實現了基礎教學,也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認識到社會主義的優勢,促使學生在分析中,樹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念,并形成強烈的家國情懷。
3、指導學生聯系發展看待歷史,培養學生歷史唯物史觀
在核心素養背景下,教師在歷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引導學生逐漸形成一定的唯物史觀,進而對歷史進行客觀的、正確的認識。鑒于此,教師在開展歷史教學的時候,就可以某一歷史事件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從聯系和發展的角度對其進行分析,進而促使學生對歷史事件進行有效地把握。例如,在“鴉片戰爭的沖擊以及影響”教學中,教師在培養學生唯物史觀的時候,可引導學生對清政府失敗的原因進行分析,并從聯系的角度上,對當時清政府的科技、軍事、經濟、政治等因素進行分析,并與西方資本主義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此基礎上,又引導學生對此時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已經完成了工業革命的現狀進行分析,使得學生認識到鴉片戰爭是歷史的必然現象,進而促使學生在學習中,逐漸形成一定的唯物史觀。
結束語
哲人說過:“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鑒,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弊鳛橹袊厣鐣髁x新時代的一名歷史教師,應該貫徹“立德樹人”的使命,通過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核心素養。習近平總書記說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我們應該牢記總書記的重托,將“中國夢”的理念和核心素養貫徹到歷史課堂教學中,努力打造一堂培根鑄魂的精品歷史課,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馮秀惠.核心素養下的歷史價值觀養成[J].中國校外教育,2019(30):75-76.
[2]樊紅丹.高中歷史核心素養教學有機整合初探[J].新課程(中學),2017(10):55.
[3]李柳.高中歷史教學設計中課與課銜接問題探討[D].重慶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