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秀
【摘要】良好的班級管理不僅可實現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還能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行為和行為習慣。因此,班主任要有意識、有針對性地提高班級管理能力,保證班級管理能夠保持良好的秩序,促使學生在熟悉的環境和氛圍中學習知識、健康成長。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途徑
一、班主任需以身作則
在日常教學和學生管理中,班主任能夠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在管理班級時,不僅需要重視知識點的教學,講解理論知識,還需要以身作則,這樣才能為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榜樣,為其對成長和發展指明方向。當班主任總是讓學生去做一些事情,但學生難以做到時,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學生與班主任之間產生較大的代溝,不愿聽從班主任的安排。此時,班主任可從自身的角度出發,為學生講解自己的親身經歷,這樣能夠增強學生的真實感與親近感,同時還能便于學生模仿與落實。班主任需要利用自身優秀的思想、認真負責的態度、良好的品行、守紀律的行為等,在潛移默化中給予學生正確影響。例如,班主任要求學生每天按時進教室,那么班主任就需要提前在教室門口做好準備;要求學生愛護班級內的物品,班主任就需做到這一點,珍惜教室內的物品,撿起地上的垃圾扔到垃圾桶中。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班主任的日常行為將會對學生產生積極影響,使學生能夠更加健康地成長。
二、關注和關心所有的學生
班主任承擔著較多的責任,負責班級內所有學生都管理和教育。因此,班主任需要關注和了解所有的學生,保證平等、公平地對待學生。無論是優等生、中等省,還是差生,都非常渴望得到他人的關心、尊重以及愛護,希望能夠在自己遇到困難后得到他人的幫助,而這也是班主任必須要具備的基本職業道德。班主任需要保證一視同仁,滿足不同學生的心理需求。如果班主任過于重視優等生,不夠重視后進生,那么就會導致后進生無法養成正確的行為習慣,也難以實現各項素養和能力的提升。班主任需要從多個角度和方面觀察和了解學生,既要看到學生身上存在的缺點和不足之處,還需要看到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優點等;不僅需要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點,還需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在傳授基礎知識的同時,班主任還應當逐步滲透德育教育,使學生能夠學會與他人溝通和交流的方式,逐漸形成較為平和、善良的性格。心態將會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產生直接且深遠的影響。如果學生始終處于較差的環境中,保持不良的情緒,那么將會導致學生的注意力被分散,不僅會影響到其學習的質量和效率,還會使其產生較為任性、孤獨的性格。班主任在調查、了解并接觸學生的過程中,應當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選擇不同的教育方式。針對性格較為暴躁的學生來說,班主任應當盡量采用較為緩和的教育方式,避其鋒芒,細心觀察學生的表情、動作、心理狀態等,運用以理服人、和風細雨的教育形式,借助講道理、擺事實的方式,逐步穩定學生暴躁的情緒,使其能夠在正確的引導下轉變思想,順利解決問題。同時,班主任還需要重視學生自我調控能力的提高,經常講述一些充滿正能量的事情、故事、案例等,使更多的學生能夠保持較為樂觀、積極的心態面對學習和生活,而這也會實現學生學習效率和學習興趣的提高。
當班主任能夠改變居高臨下的姿態,尤其是對待班級內的問題學生、后進生時,就能實現班級管理效率的提高。班主任需要關系與愛護所有的學生,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健康成長、獲得成功,多多肯定和鼓勵學生,發揮學生的特長和優勢,寬容學生出現的錯誤,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三、保證處事的合理化
第一,制定班級管理的規章制度。如果一個班級缺少系統、完善的規章制度,那么整個班級如同一盤散沙。因此,班主任必須要重視班級管理制度的制定。在每學期的開學前,班主任需要根據多方面的情況擬定班級制度,并在開學后與班干部共同商量,進一步優化和調整規章制度。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制定好規章制度后就必須要落實到位。規章制度需要從多個方面要求學生,每一條規章制度都可制定相應的獎懲措施,使學生能夠真正懂得哪些事情是能夠做的,哪些是不能的。
第二,重視班干部的選擇。在班級管理中,班干部能夠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選拔班干部時,班主任應當從多個方面入手:首先,班主任需要采用民主選舉的方式。班主任需跟全班學生講解班干部的選拔要求和條件,召開公平的選拔活動。學生既可以推薦他人,也可推薦自己。采用舉手表決、匿名投票等方式,選出班委的主要人員。組織班委召開會議,分配各自需要承擔的工作,提出更加具體的要求;其次,重視班干部的培養。班主任需要交給班干部管理班級的方法,在恰當的時機給予學生適當的引導,不斷提高其管理能力和工作能力。班主任需要給予學生更多的支持和幫助,使其能夠認真思考后做出決定,增加學生的膽識和見識;最后,及時進行評議。所有的班干部都必須要認識到評議的意義、目的和作用,學會聽取他人的建議和意見。其他學生需要公平、客觀地評價班干部,提出合理的建議,增進學生與班干部之間的關系與信任感。
第三,制定合理的獎懲制度。班主任必須要合理掌握獎懲的力度,切勿過度懲罰或獎勵,也要避免不獎不罰的情況。利用合理的獎懲措施,不僅能夠使學生擁有目標,還能產生動力,有利于班級管理水平的提升。
總而言之,班主任需要將人文精神滲透到班級管理的方方面面,給予學生足夠的關心和尊重。班主任需要以身作則,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指明方向;關心和了解所有的學生,客觀地評價和看待學生;與學生一同評選班干部、制定規章制度,同時還需制定恰當的獎懲措施。
參考文獻:
[1]曾永容.提高小學班級管理工作效率的路徑探究[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0(4):28.
[2]梅月華.試論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完善途徑[J].新課程(中),2019,000(004):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