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靈
【摘要】初中英語閱讀在整個英語教學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影響著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同時,也會對思維模式產生一定的影響。在初中英語課堂里引導學生對英語閱讀文本進行充分的解讀,是對閱讀教學的全新思考和創新,能夠有效的解決傳統閱讀教學里存在的弊端。因此,本文對現階段初中閱讀教學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且就文本閱讀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文本解讀;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教學策略
文本解讀能夠切實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效率和教學效果。現階段初中閱讀教學的還是存在著教師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學生閱讀興趣不高等問題。因此,在初中英語課堂中開展對文本的探究解讀是十分有必要的。閱讀教學中的重難點被有效解決的同時,也更好的符合了新課標的要求
一、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
(一)部分教師沿用傳統閱讀教學法。
雖然近年來初中英語閱讀一直在進行對教學方法和理念上的改革,但仍有部分教師容易被傳統教學理念和應試教育體制所影響,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的時候以灌輸模式為主,并且偏重于對單詞或者句型的教學。在這樣的教學方法下,學生就會減少對閱讀內容的自主思考。只有知識輸入的過程,而沒有相應的輸出,這就會導致整體的英語閱讀教學效果往往不能達到預期。
(二)學生英語閱讀不足。
由于受到語言環境和學生自身英文水平的影響,很多初中生只在學校里以完成任務的心態在課堂上進行英語閱讀,在課外的時間還是以中文的相關閱讀為主,對英語讀物的興趣低。并且在此過程中,也經常會出現自主閱讀能力較弱、過分關注于語言點等問題,這都會形成一個不良的循環,如果沒有采取正確的閱讀方法,無法理解文本內容,學生自然也會對閱讀出現抗拒心態。
二、課例背景
本篇閱讀材料選自冀教版八年級上冊 Unit1 Lesson4課題為 Best Friends,是一篇記敘文。記敘文的語言特點是準確、生動,思想是存在于詞匯、字句里的。在行文過程中,作者通過對語言、動作的描寫,使人物的形象躍然紙上。文章以時間為線索,介紹了一對好朋友間的故事,故事內容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文本開頭,通過一句諺語“two peas in a pod”形象地描述出這對好朋友形影不離,感情深厚,卻因一件小事,(Grant 為了有更多時間打籃球,他想抄襲 Patrick 的作業,卻被拒絕)而產生矛盾。文本語言簡潔生動,以敘述和對話描寫的形式交代了事件發生發展的過程,并通過對話及對話中出現的詞匯和短語、甚至小短句像“No way!”“What a friend!”、形容詞和副詞的使用“angrily\awful\felt bad”等來突出人物形象和情緒變化,增強了文字的畫面感。短短幾天后,這對好朋友在籃球賽場偶遇,雖然 Grant 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卻說不出道歉,最終一次對視“eyes met”,一個笑容“smiled”,冰釋前嫌,并達成協議(先各自完成作業,再去打籃球)。在筆者對文本深層透徹解讀后(教材文本附下),整體的教學策略放在關注內容、思維和語言三方面,三者有機融合,從文本解讀、課堂目標、信息加工、策略獲得、閱讀體驗等多個方面,扎實推進閱讀過程。
三、基于課標、學生水平分析目標與目標設定
筆者設定了以下教學目標,力求在關注文本信息獲取的同時培養學生思維能力:1.Language ability(語言能力):100%學生能夠理解故事情節,80%以上能通過上下文猜測詞意,70%以上學生能運用文本中的重要詞塊來組織語言。2.Learning ability(學習能力):能保持對文本閱讀興趣并樂于參與小組討論。3.Cultural character(文化品格):通過教師基于語篇、深入語篇、遷移創新性活動的設計,學生能夠感知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友誼”。4.Thinking quality(思維品質):能通過回答問題、復述故事、角色扮演等一系列學習活動,批判性思考人物行為、理解人物情緒、反思文本主題,能借用諺語或名言表達對友誼的觀點。
教學重點、難點設定: Focal points:to identify the plot of the story; to analyze the changes of characters’emotion;to retell and role-play the story based on the structure. Difficult points: to understand what the best friend is.四、教學流程 Step 1:Warm-up(Lead-in) T: Hello! Welcome to my class. I am Helen. Today I feel happy. I hope you can enjoy the class. Please remember the moment we’re together. I need you to be active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Do you want to help me?(邊說邊出示幻燈片) Ss: Yes. T: Do you know what we’re going to talk about? Ss: Friend.(若學生未注意到,教師領讀豎列字母給以提示) T: How clever! We’re going to talk about “Best Friends”(.師板書)
教師通過自我介紹和問候加藏頭詩形式,不著痕跡地巧妙引出“friend”主題,充滿樂趣,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拉近了師生距離、消除了學生的陌生感和緊張感,而且學生還能快速準確捕捉到本節課要討論的話題。
Step 2: Pre-reading
T: Who is your best friend? What do you like about him\her?(學生討論) T: Did you ever argue with your best friend? How did you feel?
通過讓學生自由交談,“你最好的朋友是誰?你喜歡他/她什么?你們曾經發生過爭吵嗎?你感覺怎么樣?”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圍繞主題創設情境,進行頭腦風暴,激發學生已有相關知識背景,快速激活其與主題相關的原認知,學生積極思考,組織語言并表達想法,為閱讀故事做鋪墊,減少直接閱讀的突兀感。
Step 3: Post-reading
(1)Think about it Why does the writer write this story? A.Introduce two boys to us B.The story is interesting. C.Make us understand what the true friend is.(2)Is he/she a true friend?1.When you fight with others, he helps you to fight.2.When you are tired, he does homework for you.3.When you meet a thief (小偷), he runs away quickly.4.When you don’t know the answers in the exam, he gives you the answers to copy.
這是讀后活動。教師通過設置問題“Why does the writer write this story?”,進一步引發學生思考,學生通過對問題的思考來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深化主題,內化文本內涵。
“文本解讀能拓展學生的視野,為英語學習注入生機與活力。”有效的教學設計,首先取決于教師對文本解讀的水平,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體驗程度、認知發展的維度、情感參與的深度和學習成效的高度。因此,基于語篇內容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是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和學生學習質量的關鍵。在教學設計中,教師要將閱讀技巧和思維策略結合起來,使提取信息、給出反饋、做出評價、展開反思等教學活動貫穿于閱讀教學的各個環節,促進學生有效理解文本,學習語言。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更好地體驗、理解和思考所讀的內容,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提升,將他們培養成為有思想的讀者。
總之,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以提高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目標,在備課時深入解讀文本,依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認知水平,設計多維度解讀文本的教學活動,從而促進閱讀課堂的高效化
參考文獻:
[1]黎民婷.圖文結合趣味多文本解讀效果好——淺談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8):296-297.
[2]姜運梅.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淺談[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7,31(04):91-93.
[3]張利華.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之思考[J].英語廣場,2017(07):142-143.
[4]陳衛兵.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文本解讀的微技能[J].教學與管理,2016(10):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