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廣鋒
(貴州食品工程職業學院 貴州貴陽 551400)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開齊開足體育課,要幫助學生在體育運動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1]。十八大以后,黨中央將全民健身升級為國家戰略,高度重視關心體育事業,隨著《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若干意見》《高等學校體育工作標準》《關于加強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等一系列政府文件修訂、推出、實施,學校體育制度建設得到不斷完善。
終身體育即終生從事身體鍛煉和接受身體活動教育。學校體育作為一種健康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態度、習慣、知識和技能?!懊刻戾憻捯恍r,健康生活一輩子”,大學生應該在校園生活中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盧梭在《愛彌兒》中提到:“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無所作為的教育:學生看不到教育的發生,卻實實在在地影響著他們的心靈?!睂W校體育作為大學生終身體育發展和構建的主陣地,學校體育目標的實施如何更好地與大學生終身體育相結合,使學生在今后的生活及工作中形成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這對大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養成有重要的影響意義。
潘紹偉在《學校體育學》一書中提出,我國學校體育目標為增進學生健康,培養興趣習慣,促使學生掌握基本運動知識和技能,提升社交能力,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講話中提出要構建嶄新的學校體育“四位一體”目標體系,享受運動樂趣、健全學生人格、強健學生體魄、錘煉學生品質。
2.2.1 目標要求略有模糊
新中國成立至今,我國學校體育目標并非一成不變,其前后有6次革新,隨社會發展和學生的發展與時俱進,不斷完善,但這些目標中某些要求較為模糊,在內容上,未能明確地體現出對不同學段學生的不同要求和要達到的不同標準,各個學段的學校特點和學生的身心特點聯系不夠緊密,在比較各學段內容目標上并沒有實質的區別。
2.2.2 過于求全的目標設置
從前,我國學校體育目標是使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人,至今發展到新課標中的目標,目標面越來越大,內容在增加,包括技能、體能、心理社會適應等,這的確有一定積極意義,但是諸多方面的堆積,可能會存在其他虛飾的問題。
2.2.3 目標與實踐出現偏差,不易有效完成
從形式上看,現在的體育教學仍存在一些不適應新課程標準的地方,比如教師在體育課上依然會使用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方法,練習動作較機械,考核成績為第一位,有的客觀因素也會讓新課標的執行帶有阻礙,如學校對體育教學重視程度不夠、教學場地器材缺乏等,眾多因素導致不能有效完成目標。
終身體育是指一個人終身進行身體鍛煉和接受體育教育。其含義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指人從生命開始至生命結束始終學習與參加身體鍛煉,使終身有明確的目的性,使體育成為一個人一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二是在終身體育思想的指導下,以體育的體系化、整體化為目標,為人在不同時期、不同生活領域中提供參加體育活動機會的實踐過程。
我國許多學者對學生終身體育進行了研究,當前高校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并不強烈,甚至有的學生對終身體育的認知也不了解,大部分學生的體育參與動機并不純粹,有的是為了結交朋友、調節情緒,有的是為了增進健康、完成學分任務,很大一部分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受到個人興趣、鍛煉方法、組織形式等因素影響。
運動參與目標要求學生在學校體育中,積極主動地參與學校組織的一切正常體育教學、課余體育訓練與競賽,有的高校甚至對這些體育活動實行打考勤、加學分,更好地激勵學生參與進來;學生接受學校組織的運動參與或者自發地進行體育參與,這些都是良好體育態度的表現,對學生體育鍛煉行為習慣的促成具有很重要意義,不論是體育教學還是課余體育訓練、競賽,都對學生終身體育的改善有影響。
運動技能目標的實現主要體現在體育教學上,體育課的目的不單單是鍛煉身體,更多是傳授學生1~2個運動項目,掌握好運動項目的基本技能,能夠在今后的生活中、學習中受益一生,體育是人類離不開的文化活動,運動技能的提高可以讓人更有信心和興趣繼續長期堅持下去,終身體育的意識便能逐步形成。
作為學校體育目標的重要一點,身體健康目標至關重要,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以改善身體機能,提升抵抗力。生命在于運動,沒有健康的體魄,談何學習?大學生要擁有健康的身體條件才能扛起國家民族的大梁,完成身體健康目標是大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重要跡象。
體育鍛煉要講科學,避免不合理的運動參與給學生帶來身體及心理的傷害,否則便失去了體育的本質意義。學校體育教學方法通常以游戲的形式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游戲可以在體育練習中使人的心情得到陶冶;同時,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校運會體育競賽也可以使學生心理健康得到提高。
社會適應是大學生必備的人格品質,體育無男女,無國界之分,透過體育活動,大學生可以結交更多良師益友,增進同學之間的或陌生人之間的距離,高校社團組織的一些體育文化活動可以提高群體意識、協作能力,這對畢業后學生的社會適應有很大的幫助。體育同時也教會學生合作競爭,培養克服困難、戰勝自己的能力。
學校體育目標為達成大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常態化,需要激發學生運動興趣的參與,并且不斷讓大學生在終身體育過程中越來越多地享受體育帶來的樂趣,體會到運動對體質增強的作用。在此前的基礎上,建立影響大學生終身體育參與的相關學校體育目標,促使學生在課程的壓力下化被動為主動,將大學生終身體育觀念嵌入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