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素質教育全面推廣和新課改不斷深入的時代大背景下,教學理念在不斷轉變,打造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成為重要的教學目標。習作課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核心素養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探討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優化策略。
[關鍵詞] 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馬莉(1979—? ? ),女,江蘇南京人,南京市浦口區珠江小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教學。
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中,習作課往往是按照教師既定的教學方案和思路開展的,這對于確保課堂效率和秩序,確實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富有想象力,如果一味地要求學生按照統一的模式去學習,會影響小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揮,因此語文教師需要考慮小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和特性來開展習作教學,通過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打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打造以學生為主體的富有生機的習作課堂。
一、現階段小學生習作課中的癥結
當前,習作教學往往是在單元結束后開展的,學生在課堂中根據題目進行寫作,這使得學生難以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效地進行構思和創作,從而習慣于將材料堆砌在一起,使得習作教學的效果得不到顯著的提高。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普遍缺乏靈感和素材,往往出現無從下筆的現象,這導致學生對于習作產生抵觸心理。同時,小學生由于認知尚未完善、思想觀念不成熟,在寫作中往往將立意相對較高的思想品德作為中心思想,但又缺乏對這類內容的深刻理解,導致無素材可寫或帶有明顯的不真實感。由于習作課的頻率相對較低,學生寫作能力的鍛煉機會較少,學生難以產生量變到質變的效果。由于教師數量和學生數量的差異,教師在寫作評價和指導中往往是通過批注的形式提出意見和建議的,學生只知道問題卻不知道如何解決問題。教師通常在學生寫作后進行寫作技巧解釋,這使得學生個人存在的寫作問題無法得到有針對性的專業指導,對作文的修改也難以體現目的性和有效性。學生寫作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得不到有效提升,無法發展語文核心素養。
二、習作教學優化策略
(一)營造良好的寫作環境
小學生處在認知發展的不完全階段,自身的主觀意識尚未形成,受到外界因素干擾的程度較深,教師在打造具備生機的習作課堂時需要根據小學生這一特性,營造合適的教學氛圍。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活躍課堂氛圍的必要條件,教師需要通過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互動來提高學生的自主性。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對發表自身觀點和意見的學生進行及時的肯定,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和鼓勵,不能隨意打斷或直接批評學生的觀點,而是需要做到有理有據,讓學生信服,同時絕對不能打擊學生的自信心。教師通過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的寫作氛圍,可以讓學生樂于并且積極地進行習作,使學生敢于發表自身的疑難和困惑,通過師生之間或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來解決問題,促進學生對寫作技巧的理解和應用。
(二)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
小學生的行為習慣往往是根據自身的喜好和興趣而進行的,因此,教師需要在習作課中不斷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和熱情,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讓學生積極投入地參與到對作文題目的理解、寫作思路的分析、寫作內容的構思中。在設計習作課堂的教學內容和流程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探究,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激發學生的習作靈感和熱情。
情境教學法是一種有效提高學生習作興趣的手段,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圖文并茂的優勢,通過動畫、音樂、漫畫等將學生迅速帶入寫作的情境中,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主題,結合自身的經歷和想象去寫作。例如,在寫有關父愛的作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賞析體現父愛的攝影、漫畫、電影片段等,讓學生回憶和父親在一起印象最深刻的事情,讓學生分享。其他學生和教師共同點評并說出感受,讓學生在情境中迅速地了解寫作的中心思想,同時回憶自身的親身經歷,激發寫作靈感,積累寫作素材。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課堂中,教師可以積極發揮組織者和引導者的作用,讓學生在旺盛的寫作興趣下創作,不用擔心學生無話可寫,適時地對其進行寫作技巧的指導,以此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三)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
小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對新鮮事物接受能力強,教師在教學方法的應用上不能過于單一,要積極學習新型的教學模式,不能將思維局限于課堂,要采取靈活多變的策略,不斷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善于模仿和表現的特點。例如,在進行有關校園景色的習作練習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校園中找到自己最喜歡的幾處景色,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分享并說出理由。學生對于感興趣的事物的積極性往往非常高,教師也可以拍攝自己喜愛的校園景色,并將其制作成PPT展示,分享自己的觀點。教師通過師生之間有效的互動和交流,可營造生機盎然的習作課堂。
(四)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
課堂活動不可能完全按照預想進行,因此,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評價制度顯得尤為重要。在習作的批改過程中,教師要具備善于發現閃光點的能力。每個學生都有優缺點,他們所寫的作文同樣存在著不同的優缺點,教師要放大學生的閃光點,對于缺點進行細致的講解,讓學生能夠理解原因,找到解決方法,有針對性地進行提高。對于較為優秀的作文,教師可在習作課上進行修改,將其作為范文展示給學生,鼓勵學生積極地進行認真的習作。對于學生習作成績的評價,教師要實現橫向對比和縱向對比,如果學生相比于之前的寫作有一定的進步,能夠運用已經掌握的寫作技巧,這也是學生習作能力提升的體現,教師應進行積極的評價。教師要從多個角度做出科學合理的評價,以此激勵學生積極參與習作學習。
參考文獻
[1]管鳳嬌.合作促共贏? ?交流出真知——學習共同體理念下的小學習作教學案例研究[J].教育界,2021(3):34-35.
[2]伍麗鈞.探析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策略[J].名師在線,2021(5):59-60.
[3]王樹林.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優化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20,6(4):250.
[4]陳天芝.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讓寫作課活起來[A].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年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教師教育論壇資料匯編(二)[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