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要:伴隨新課改的持續深入,高中英語教學的重點也逐漸轉向了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方面。而結合現階段高中英語聽力教學情況來看,部分教師仍未能認識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關鍵性,因而在其教學中也往往未能基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角度出發。如此一來則難以推進新時期高中生聽力能力的提升以及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故在當下的教學中還需充分結合核心素養理念作進一步探析。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英語聽力;提升策略
引言
語言技能又分理解性技能和表達性技能,理解性技能包括聽的技能、讀的技能、看的技能,表達性技能包括說的技能、寫的技能。在整個語言學習過程中,理解性技能和表達性技能互為補充,缺一不可。為了提升語言技能,學生必須積極進行語言實踐活動,從而發展自己的語言交際能力。高中英語對學生而言有著更高的學習能力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基礎的理論知識,而且還要具備聽、說、讀、寫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從歷年考試的情況看,許多學生在聽力部分的表現明顯亞于在閱讀和寫作部分的表現。因此,要求學生進行聽力訓練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目前高中英語聽力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語言輸入數量有限
就目前的聽力教學而言,語言輸入通常有兩種方法:教師話語和聽力材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難以保證全程英文授課,教學手段和方法單一乏味,學生在課堂上接觸到的語言輸入有限。另外,在傳統的聽力教學中,學生由于受到傳統思維應試教育的影響,只是機械性地去聽錄音,然后找答案,語言輸入方式單一,因此,學生能理解并且最終吸收的語料是非常有限的,這種方式其實很難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
(二)語言輸入內容枯燥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有很大的差異,學生在高中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在高考的背景下,學生對西方文化背景的了解局限于課本,國外文化知識匱乏,學生在思考問題時免不了用漢語的思維去解答問題。聽力材料內容的選擇多為應試教育服務,許多教師上聽力課時往往是照搬照套聽力教材上的環節,缺乏合理的調整和設計。聽力材料大多機械枯燥。學生對這些枯燥的聽力材料完全提不起興趣,感到沮喪、挫敗、焦慮。這將極不利于學生英語聽力的學習。
二、核心素養下高中英語聽力能力培養與提升策略
(一)重視語言環境的創設
在語言學習中,要想提升語言運用能力就必然離不開良好的語言環境,在聽力學習中亦是如此。而對于我國高中生來說,英語并非母語,因而很多學生由于語境的欠缺,往往會導致其學習積極性及學習效果均大打折扣。對此,為了有效培養學生聽力能力就需積極創建語言環境,在實際授課中可適當增加英語課堂表達比例,積極為學生創造英語語言環境。基于此,在聽力教學中則可以積極開展聽寫法進行強化教學,通過引導學生掌握語句中的關鍵詞、句型結構及重點短語等有效把握所聽文章或句子的重點,提升聽說能力。在實際教學中則可結合“三步走”的形式展開教學:(1)播放錄音材料。在首次播放時只需要學生基本了解文本主要內容即可;(2)再次播放錄音材料,并以不同意群的形式進行播放,并要求學生將聽到的內容進行記錄;(3)第三次播放錄音材料。此時需要學生結合自己聽到的內容對之前寫下來的內容進行完善、修改。基于這一練習過程,在第一次“聽”的過程中能夠使學生在英語語言環境下對文本內容進行思考與分析;通過第二次的聽寫,則能夠強化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及語言組織能力;最后通過第三次“聽”進行文本內容補充與完善則能夠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聽到內容的印象與理解,從而更好地抓住文本內容的重點,明確其表達的意義,提升自身聽力能力。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高中聽力教學而言,高中生只有對聽力學習具有濃厚的興趣和強大的學習動機,才能提升其聽力水平。所以,教師首先要明確的便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聽力的動機和興趣。例如,選擇蘊含豐富的文化背景知識的素材作為聽力材料,幫助學生拓展知識,開闊視野。引導學生關注歐美國家的人文知識、傳統文化和歷史知識,了解其生活習慣和表達習慣的差異。既要注重所選內容的新穎性和趣味性,又要和教學內容有關聯。聽力材料要符合學生的可理解水平,難度過高容易打擊學生的自信心;難度過低對于提升學生的聽力能力幫助又不是很大。其次,傳統的機械填鴨式教學和單一的教學手段使得聽力課堂枯燥乏味。教師還應多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創新英語聽力教學形式,注重師生交流。優化并創設多元評價方式,適時給予學生激勵性引導和鼓勵性評價,幫助學生克服困難,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學習。
(三)重視情境氛圍
對于學生而言,充分掌握聽力文本的背景信息是幫助其克服聽力中存在的問題,是使其更準確、快速提取文本關鍵信息的重要前提。同時,學生之間知識的積累與分享也是有效促進學生表達能力、溝通能力提升的重要過程,同樣也是推動學生英語核心素養全面提升的重要途徑。對此,在聽力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在聽力文本播放前先要求學生結合相關主題進行背景材料收集與討論、分享。以首都北京旅游相關的主題為例來說,在相關文本播放前就可以要求學生以故宮、天壇公園、長城等標志性建筑入手,搜集相關背景材料,然后在班級中將自己整理的資料信息與其他同學共同分享,擴充背景知識范疇。這樣一來,在聽力文本資料播放前學生就己經掌握了大量的與北京旅游相關的知識了,這對于他們在聽文本的過程中更好地掌握核心內容及重難點內容均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結束語
總體而言,在當下大力推進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不斷探索適合我國高中生的教學方式,并結合高中生的思維特點、學習能力,在語言環境創建、語境分析、信息搜集等方面強化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及聽力水平,從而全面促進學生英語綜合素養的提升,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賈冠杰.外語教育心理學[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
[2]萬北燕.初中英語聽力課教學方法探討[J].中國農村教育,2018(20):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