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孝芬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是學生必須要學習的知識,也是學生需要掌握的寫作能力。在語文作文課堂教學中,要想加強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那么教師就要不斷的創新教學手段,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語文作文寫作水平。基于此,文章對小學語文作文創新教學進行了研究,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可以為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創新
在小學基礎階段教學中,語文作文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其自身語言組織能力,也是學生學習中比較困難的內容。 對于寫作來說,小學生閱讀量不高、學習能力不強、生活經驗不多。 作文教學內容往往難以理解,導致學生在寫作上面比較頭疼,進而給作文教學帶來了影響。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加強作文教學方法,要不斷進行創新,結合學生學習情況,讓學生更容易接受,更好的開展作文寫作。
一、鼓勵學生廣泛進行閱讀,幫助學生積累作文素材
在作文教學中,閱讀是作文寫作的基礎,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可以幫助其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所以,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其相關性。閱讀可以幫助學生積累作文素材,寫作可以幫助學生更輕松地理解閱讀教學內容。小學生正處于學習和發展的初級階段,他們對外界只有初步的了解,不可能要求學生在此基礎上寫出一篇優秀的文章。因此,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時候,教師應通過閱讀為學生打好作文基礎。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就是積累材料[1]。如何積累寫作材料?要求學生廣泛閱讀。例如,《青年文摘》、《讀者》、《微型小說》、《閱讀與作文》、《讀者俱樂部》等書刊,在讀書中體驗不同人生,感悟人生哲理,提高寫作水平。
以往傳統的小學語文教育中,教師多通過單詞理解、閱讀內容理解、閱讀內容背誦等方式進行教學。在這種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學生將視野局限在課堂作文教學過程中。雖然課本閱讀內容具有一定的優勢,但課外閱讀更有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因此,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充分整合課本閱讀內容,還要拓展課外閱讀內容,幫助學生積累更豐富的作文素材。
二、教學以及生活緊密相連,降低學生作文學習難度
學生的寫作內容主要來自生活。學生們的寫作興趣主要來自身邊的人和事。在這種情況下,通過與生活結合開展教學,不僅可以有效降低學生作文學習的難度,也能夠幫助學生獲得更加豐富的生活和學習體驗。例如,設置作文題目《我給媽媽》作為禮物獻給媽媽,要求先做在寫出來,這樣做的結果是很明顯的,大部分同學寫的都較為生動,就連平常寫作文的困難的同學在這次作業中表現的都可圈可點。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知識也來源于生活。充分連接生活與教學,使學生學以致用,在學習知識中感受人生,拓展學生的思維。要善于站在學生的視角看生活,讓他們體會到生活中那些平凡小事背后的付出和艱辛,感受作文的熟悉感,真正降低了學生作文學習的難度。
教師還應根據作文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注意探索生活,使生活順應作文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作文教學效果。為了讓生活在作文教學中充分發揮作用,老師要注意引導學生自覺觀察生活。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往往身邊有很多值得寫的內容,可是卻沒有留意觀察,而是熟視無睹,不以為意,結果在寫作文時只能是拿別人寫過的內容來寫.一寫《我的媽媽》便是我半夜發燒了,媽媽背我上醫院,題材太舊、千篇一律。沒有真情實感,有位女學生從小喪母,平時作文寫的并不好,感到作文難得很。可是有一次她在打掃除間隙,偷回到教室做作業,當她發現老師徑直向她走來時,已做好了挨批的準備,可老師卻伸手拂去了她打掃除時粘在頭上的蜘蛛網并用溫和的語氣和她說話,事后她欣然寫出了《愛在彈指間》的優秀作文,并在《作文報》上發表。由于她寫的是切身感受。對所定內容熟悉,感受較深,寫起來就比較順手,詞也有了,句也通了。
三、充分把握學生實際心理,激發學生作文學習熱情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時候,教師要注意充分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心理,對作文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小學生年齡尚小,自控能力不強,規則意識不強,學生還沒有形成完整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在這種情況下,就意味著學生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中,都被情緒所支配。因此,在創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充分把握小學生的實際心理,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2]。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與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進而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變化,并在此基礎上調整和優化教學計劃。由于每個年齡段的學生都有不同的興趣和愛好。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愛好創新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讓學生感受到寫作的樂趣。簡而言之,教師要通過隱蔽的教學方法,結合學生實際心理,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熱愛上寫作,從而讓學生愿意主動的學習語文作文和提高自身成績水平。
四、合理運用趣味教學方法,激發學生作文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作文的動力,不僅如此,興趣也是學生學習的最佳老師。然而,傳統應試教育對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很大的影響,教師通常仍采用傳統的任務型作文教學法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方法雖然有效,但學生們都在學習的過程中。被動的學習狀態并不能真正將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能力。不僅如此,學生們也對作文教學不感興趣。在創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過程中,要注重趣味教學法的應用。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充分融合游戲與教學。因為小學階段學生都對游戲比較感興趣,通過將其與教學融合,進而將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出來,讓學生感受作文寫作的樂趣,提高其作文水平,提高寫作教學質量,增強寫作教學效果。此外,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結合學生的競爭心理,通過競爭寫作比賽的方式,將學生寫作激情調動起來,這樣學生會積極主動參與教學中來,進而提升語文作文教學效果。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也越來越重要,學生作文寫作條件也在不斷地改善中。通過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分析可以發現,學生作文寫作過程中,其存在固有的思維方式,而且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缺少對生活的情感體悟,與作文教學目的背道而馳,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的時候,則需要結合學生寫作情況和其身心特點,不斷的創新作文教學方法,采取科學的作文教學方法,逐漸增強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張美玲.語文作文指導方法的創新策略分析[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09):47-48.
[2]韋冬梅.淺析微課資源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開發應用[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09):163-164.
[3]劉津津.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價值及運用[J].小學生(中旬刊),2021(09):41.
[4]孫秀麗.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問題分析與對策探討[J].新課程,2021(3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