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璐靜
摘要:識字教學是語文學習的基礎,也是語文學習的起點,只有在學生積累了一定的識字量之后,才能進行有效的閱讀和寫作。低年級學生剛開始接觸語文學習,必須要打好識字這一基礎。漢字博大精深,要打好識字基礎,教師就要采用符合學生識字規律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低年級
引言:
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在語文教學中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探究識字教學策略,可以深化學生對漢字音、形、義的認識,以及理解和記憶,進而有效解決識字難的問題,提高識字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文章結合教學實踐,對低年級識字教學策略進行探究。
一、新教材新板塊,提供自主識字的可能
統編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的拼音單元承擔了32個生字的識寫任務,“語文園地”也通過其獨特的載體與巧妙的安排,承擔起了識字任務。在一年級下冊和二年級上冊的初始階段,教材的“語文園地”中均安排了“查字典”的板塊,系統教授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識字加油站”板塊,從趣味性入手,快速增加學生自主識字的知識儲備;“字詞句運用”板塊,從指導性入手,精準給予學生自主識字的具體方法;“我的發現”和“展示臺”兩個板塊,直接呈現識字新發現,展示識字新成果,是對學生自主識字過程與結果的提煉性梳理。一年級“和大人一起讀”板塊,二年級“我愛閱讀”板塊,還有貫穿整個低年段的“日積月累”板塊,也給學生的自主識字提供了試身手的操練平臺。可以說,新教材具有多板塊、全程識字的特點。
二、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識字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不斷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才能使他們輕松愉快地進行學習。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有意注意持續的時間短,一堂課中如何牢牢抓住他們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尤為重要。(1)創設生活化情境。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可創設生活化情境,激發學生識字興趣,引導學生在情境中識字。比如,周末和爸媽去哪里玩耍?在路上的廣告牌上都看到哪些字?去電影院了嗎?屏幕上的漢字都認識嗎?培養學生在生活環境中學習漢字的良好習慣。同枯燥的課堂識字教學相比,這樣的方法更具實效性,能激發學生識字興趣,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2)創設游戲化情境。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喜歡游戲。把游戲引進課堂,引導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游戲中識字,能做到寓教于樂,讓學生真正喜歡漢字,對識字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平時應注意收集學生喜歡的游戲,進行精心設計,引導學生在游戲過程中識字。比如,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蘿卜蹲”的識字游戲,把寫有漢字的發飾發給學生,讓學生佩戴在頭上。學生相互對視蹲下,互相認讀頭飾上的漢字。認讀正確,兩個人都可以站起來,認讀錯的同學要表演一個節目。學生在游戲過程中,不但身心能得到放松,還能提高識字量。
三、利用校園資源,引導學生識字
(1)通過認識同學姓名進行識字。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可開展“交朋友”的活動,把學生劃分為若干小組,進行比賽,看看哪個小組的學生能夠記住更多小組成員的名字。通過這種形式,不但能激發學生識字興趣,而且能增加學生的識字量。這種比賽的教學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提升學生識字效率。
(2)利用學校資源積累學生識字量。剛入學的低年級學生不熟悉校園,教師可將學生熟悉校園的過程與識字教學結合起來。比如,在上第一節語文課時,教師可引導學生熟悉和了解校園,利用不同教學樓的名字以及黑板報的內容,教學生認字提高學生的識字量,補充學生的字詞庫。教室里會張貼《中小學生守則》,教師可向學生介紹引導學生朗讀,把守則里的生字教給學生。
四、利用直觀的教具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識字
低年級孩子以形象思維為主,單憑教師的講述很難對某個字產生深刻的印象。遵循教學的直觀性原則,恰當地運用直觀教具,尤其是電教手段,可以使復雜、抽象的教學內容變得比較簡單、明確、具體。
(1)形象記憶法。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可通過簡筆畫、動作、語言等,創設情境,使漢字與事物形象地聯系起來,這能有效地提高識字教學效率。比如,教“哭”字時,學生比較容易寫漏一點。為此,教師可出示一幅小妹妹哭的圖畫,讓學生畫出她哭的樣子,指出“哭”上兩個口表示眼睛,一點是哭的眼淚。這樣,學生寫“哭”字時,就會想到這滴眼淚,就不會漏寫這一點了。在教學“輕”字時,學生自己找到了識字的技巧———他們把工上面的字形想象成貨物,工人用車搬貨物會更輕便。接下來,有好多學生說出了自己的發現。有理由相信:學生就是想忘記這個字都難。
(2)猜謎識字法。如在教學“碧”這個字時,教師可創編這樣一個謎語:王子和白雪公主坐在石頭上說著悄悄話。這個謎語利用了學生喜歡童話故事的心理,這樣學生就記住了這個字。教學“午”字時,也可采取類似的方法:遠看像頭牛,近看牛無頭,時間正是日當頭。
(3)順口溜識字法。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遇到難字、易錯的字時,教師可借助順口溜教學。例如,在教學“美”字時,教師可編這樣的順口溜:羊字沒尾巴,大字在底下。教學“金”字:一個人,他姓王,口袋裝著兩塊糖。順口溜識字教學,幽默風趣,寓教于樂,瑯瑯上口,易學好記,學生印象深刻,既能展現語文課的趣味性,又能活躍課堂氣氛,還能提高識字效果。
(4)故事識字法。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把漢字演繹成生動有趣的故事,讓學生通過聽故事、講故事,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漢字,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例如,在教學“望”字時,教師可給學生講這樣的故事:從前,有個小王子,他的媽媽病故了,他很想念媽媽,人們告訴他媽媽到月亮上去了,于是他常常望著月亮想媽媽,同時教兒歌“王子望月望、望、望”。這樣孩子們很快就記住這個字。
結論:
總之,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探究識字教學策略,可以深化學生對漢字音、形、義的認識,以及理解和記憶,進而有效解決識字難的問題,提高識字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顧迎利.小學語文情境化識字教學的可行性路徑探索[J].新課程,2021(19):37.
[2]尹蘭俠.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的簡析[J].新課程,2021(19):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