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馥寧
(吉首大學張家界學院,湖南 張家界 427000)
隨著以網絡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現代社會對人才質與量的高要求,信息技術逐步走入了傳統課堂。教學課堂的改革方向也指向了把互聯網帶入傳統課堂中,以彌補傳統課堂信息更新慢、師生互動方式單一、教師課后追蹤學生學習程度難的弱點。通過信息技術革新把生活實踐、教育創新也帶入傳統課堂。利用“互聯網+”手段打破傳統教育思維模式,轉變學生的學習觀念,培養具有創新思維的知識產權法律專業人才。
目前我們高校的多媒體教育設備初步完善,實現了全網絡覆蓋教育區域。在“互聯網+”思維深化落實的宏觀背景下,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為知識產權法課程改革提供了助力,而各高校網絡課程的推動,奠定了知識產權法課程網絡化發展基礎。所以,為了更好地保證知識產權法課程改革的科學性,本文將注意了解知識產權法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并認清知識產權法課程改革的技術方法,具體情況如下: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只能通過課后面對面的方式向教師提問答疑,容易造成學生的疑問得不到及時解答,日積月累影響學習成果。“互聯網+”的網絡互動模式解決答疑問題,網絡教育平臺為教師和學生搭建了更好的溝通渠道,課堂上及課后都能及時進行在線解答,可以很好地改善學生的學習成果。
隨著網絡技術及各網絡課程平臺的發展,知識產權法課程用“互聯網+”技術支持教學改革的必要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傳統的課堂教育中,教學內容圍繞教科書展開,教師的教育資源只能通過實體書本獲取,對比資源整合的互聯網環境來看,教師所能獲取的教育資源有限,課堂的授課內容單一。“互聯網+”提供的網絡教育平臺打破了這種局面。“互聯網+”能為教師提供更豐富的教育資源,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能獲取豐富多元化的內容,將挑選這些網絡素材直接或間接地應用在課堂教學中。同時,通過網絡教育平臺發布給學生隨堂作業、課堂ppt及課堂預習內容,學生的作業完成狀況、課堂學習完成度都能夠實時反饋給教師,利于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效果。線上平臺的搭建可以使學生更好地了解相應的課程要求,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求選擇相應的課程。線上課程的錄播功能使學生聽課的時間更靈活,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聽課的時間。這種模式突破了原有的刻板的授課方式,靈活多變的互聯網教育促進了知識產權人才的培養。
以往傳統教學的單一性往往提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都處于一種被動學習的狀態。對此,一直致力于引信息技術入校園的現代教育組織,為實現學生主動學習及師生互動性提高的目的,借互聯網技術的即時通信之便,實現了教育直播化、短視頻化發展,從而較好地打破了教育活動的課堂束縛,令諸如知識產權法這類課程實現了網絡教育化發展。
知識產權法可作為法律教育課程,內含大量的法律名詞與法律信息,簡單地于課堂上進行教學,會因枯燥、乏味、專業性強而影響受教者的學習興趣,即使受教者都是長期經歷了文科知識背誦洗禮的群體,對于枯燥的課堂與乏味的課程也會提不起興趣,并影響學生對于相關法律知識的理解與吸收質量。大部分高校學生對互聯網充滿了濃厚的興趣,利用“互聯網+”技術,活化教育教學活動,能夠提升教學的趣味性,增強教學的吸引力,使學生更愿意自主地去學習,這更有利于知識產權法相關知識的學習積極性調動,對于活化教學課堂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通過“互聯網+”的在線教育提高了知識產權人才培養的教育質量,學生學習興趣得到了很好地提升,學習的積極性自然會增強,而愿意參與知識產權法課程的學習,將會很好地提升教學開展效果,線上模擬案例的練習,保證教學開展質量,令學生的知識產權法相關知識掌握得更全面,理解得更通透,便于其在未來的工作與進一步研修中深入理解,合理運用,并確保法律成為維護社會和平、保護公民合法權益的有效武器。
無論是社會環境的現實需求;還是學生學習的興趣需求;抑或是依法治國的治世需求,都影響著知識產權法課在“互聯網+”影響下的課程改革。所以,巧妙地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知識產權法課程改革,需課堂教學積極貫徹落實以下幾方面內容:
談到短視頻微課的運用,某大學教授在視頻網站上注冊的刑法短視頻賬號,為很多法律教育工作者開展教學工作提供了參考模板。在這位教授的刑法短視頻賬號上,會經常分享一些時間在5-10分鐘的刑法案例,用專業的刑法解讀與詼諧的案例分析將刑法的知識內容進行簡單直白的講解,由此得到了超過1200萬的關注,確保了刑法在年輕群體中的普及。對此,參考這位教授在刑法科普工作中做出的成績,本文認為知識產權法課程改革運用短視頻微課形式,應關注課程知識的講解時間控制與案例生動詼諧,只有如此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有些網紅教師在網絡上塑造的特有的形象外號,便曾一度登上了新浪熱搜詞條,而在制作知識產權法的短視頻微課時,授課教師也可以設計一名“小明同學”形象,將一些經典的、耳熟能詳的案例套用在“小明同學”身上,去制作5-10分鐘的科普短視頻,用一般人精力最能集中的短時間來進行知識產權法知識的講解,可以更好地提升知識講解的效果。
近兩年來的各大中小學都積極開展線上課程教育,教師們也開始嘗試利用在線課堂的方式進行課程教學,而國家也大力支持在線教育工作開展,敦促多家網絡平臺開通在線課堂,從而為教育在線化發展奠定了基礎。對此,知識產權法課在如此的良好環境中,也可以利用在線課堂的方式進行課程教學,甚至可以利用在線課堂組織在線庭審活動,借由此來增加在線教育的互動性,提升知識產權法課的教學質量。[2]例如,選“某女明星訴醫美門診侵權案”為開庭案件,借群聊方式建立在線庭審群,各參與者隨機抽選身份,并進行一定的準備后進行開庭審理,由教師全程觀摩并錄屏現場,稍后進行各方總結所用。如此一來,可以很好地節省現場布置的麻煩,也能更好地記錄學生學習的狀態,還能打破課堂局限,使身處各地的學生都能參與教學活動,很好地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
翻轉課堂是為了打破師生間教育引導與被引導關系束縛的教學模式,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翻轉課堂也能利用短視頻的方式進行自學知識點整理,并讓教師更快速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有助于更高效地給予學生教學指導。[3]因此,將翻轉課堂引入知識產權法的課堂教學活動中,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知識學習,并錄制5-10分鐘的知識總結視頻,交給教師審閱,獲得教師的評價,從而更好地保證知識產權法的課堂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知識產權法課程在“互聯網+”概念的影響下,已經逐步實現了課程改革,再加上近兩年線上課程迅速推廣的推動,現已擁有了成熟的技術支持。只要該課程活用短視頻微課,巧用在線課堂,高效落實翻轉課堂,將會較好地提升課程教學質量,保障課程教學開展的實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