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1年中國共產黨黨內統計公報》顯示,截止2021年6月5日,全國有167萬家非公有制企業法人單位建立黨組織。這組數據表明,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認識到了黨建的重要性。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實現全面從嚴治黨目標,不能缺少民營企業黨建這一重要方面。過去,民營企業黨建工作無論是廣度和力度上都相對滯后于機關、事業單位等組織,這與民營經濟飛速發展的現狀不相適應。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黨中央出臺一系列扶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改革措施,為民營企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正是在黨的領導內在邏輯下,推動了民營企業黨建工作蓬勃發展,生動詮釋了“黨建強則企業強,黨建興則企業興”。本文以作者從事黨建工作的實際經驗,淺析如何做好新時代民營企業黨建工作。
關鍵詞:新時代、民營企業、黨建工作
正文
一、“以黨興企”是民營企業升級發展的必由之路
抱著“以黨興企”的理想,在龍盛2009年開拓上海市場起步之際,我的第一想法就是必須要成立企業黨支部,有了黨支部,才有了企業向上發展的基礎和內生動力。當時對于旁人來說,民營企業搞黨建多數是喊口號,重務虛,圖形式。但我堅定相信,黨建工作必然是做好企業的重要抓手,并把黨建引領企業發展寫進了公司章程。12年過去,我們的企業黨支部在各界支持下規模日益壯大,組織建設日漸成熟,支部內80%的黨員任職高級管理崗位,正是有這樣一批黨員把準方向,保障企業戰略目標與城市的發展目標同頻共振,帶領著龍盛順利扎根在了上海,成立了區域總部,并連續四年榮列上海市百強企業、兩年榮列靜安區經濟貢獻百強企業,連續三屆蟬聯上海市文明單位,創造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回顧龍盛在上海的成長歷程,我深深感到,成功的根本在于始終堅定理想信念,堅持企業黨建與發展的互促共榮,真正把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了企業的發展優勢。
二、陣地建設搭載理想信念教育,服務區域民營經濟發展
近年來,圍繞“理想信念教育”、“兩學一做”、“學四史”的主題,我感到必須把陣地建在企業內,才能做好黨員的教育引導、溝通思想工作。此外,作為區人大代表、街道商會會長,我與其他民營企業家經常建立聯系,我認為企業黨建陣地的建設絕不僅僅局限于一個支部,而應該輻射到更大范圍的非公領域。2018年,我決心在企業內打造近百平米的“龍盛紅色驛家”黨建館,除具備黨建成果可視化、黨員上墻亮身份等功能,更重要的是聯合街道內其它民營企業,開展以“增強對社會主義的信念、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對企業發展的信心、對社會的信譽”為主題的黨建陣地教育實踐活動,活動堅持突出實踐特色,把解疑釋惑和解決企業實際問題有機結合起來,既做教育引導、溝通思想、形成共識的工作,又實現企業互助,探索建立了摸底調查、政企溝通、培訓互動、正面引導、協調推進等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長效機制。主題活動開展以來,共有80多家企業參與,有效覆蓋到300多名非公經濟人士。
三、黨建和人才培養相結合,形成“領頭雁”效應
員工是企業的“細胞”,更是企業發展的基礎。龍盛上海總部成立后,如何系統性的做好人才梯隊建設一直存在短板,企業的活力得不到激發。面對此難點,我認為應該讓黨建工作來發揮作用,確立了“把骨干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骨干”的“雙培”工程,在招聘、選才、晉升等多個環節上擇優選擇黨員,推進企業黨員和企業人才的相互轉化。該人才理念在全公司推行后,我們的高層管理崗位實現了黨員全覆蓋,中層管理崗員工一半以上是黨員,黨組織的領導力愈發凸顯,員工干事創業的士氣得到提振,黨組織成為企業最大的人才庫,黨員成為企業最可靠的人才。將黨建和人才培養結合,調動了整個企業向上的活力,形成了強大的人才推力。
無論是新黨員還是老黨員,他們還是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生力軍。由公司組織的社會公益活動黨員的參與率達到90%以上,在去年的抗疫戰斗中,每一位黨員均自發捐款捐物,復工復產中沖在第一線的均為黨員,每年度各條線上評選的先進員工等,黨員占比達到70%以上。民營企業借助黨建的力量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組織優勢,形成“領頭雁”效應,實現黨建強、人才強、企業強。
四、黨建指導企業文化,黨風帶動工作作風和慈善事業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厚植“紅色基因”,對于龍盛來說,我們也要用黨的思想來指導企業文化建設,即政治站位要高,工作作風要實,戰斗堡壘作用要凸顯。在這一基礎上,再生發出龍盛的企業精神:人生在世,事業為先,一息尚存,絕不松勁。去年疫情發生,同眾多企業一樣,龍盛也一度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但公司明確了“不裁員、不降薪”的基調,黨支部組織干部員工多次召開專題會議,一是統一思想想盡辦法倒逼任務節點完成,二是要學會過緊日子,深度挖潛降本增效,通過此次疫情危機,不僅幫助企業全年降本增效1000多萬,還順勢解決了個別員工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通病。這充分證明,堅持用黨的思想武裝員工思想,可以引導員工樹立更高的價值觀念,讓自己的行為規范和準則更符合企業的要求,使企業與員工成為命運共同體。
不僅如此,黨建工作也推動企業承擔起更為強大的社會責任。自2009年起,龍盛連續十年參與上海市靜安區“藍天下的至愛慈善聯合捐”活動。2018年,在全體黨員的一致投票同意下,龍盛向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捐資2000萬元(含承諾捐贈)成立了“龍盛專項基金”,截止目前已向復旦大學古籍文化保護、援滇精準扶貧、華東醫院CARE老年生命關懷項目、璽安關愛服務中心重病兒童“暖心包”以及廣慈聚善瑞金醫院骨科兒童重大疾病幫扶項目五個公益項目提供了資助,以實業精神做長久公益,服務人民群眾,龍盛慈善正成為龍盛黨建的一塊招牌和一份驕傲。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非公有制企業的數量和作用決定了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在整個黨建工作中越來越重要。”龍盛作為區域內經濟貢獻代表企業,在助推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上責無旁貸,新時代民營企業黨建工作就是要要推動思想解放和改革深入,從而讓民營企業擁有更廣闊的發展舞臺,形成合力助推強國之路。
作者簡介
阮興祥(1962-),男,漢族,浙江上虞人,中共黨員。現任浙江龍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龍盛集團控股(上海)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