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玲 王明輝 楊康
摘要:在水資源的開發中,水文監測工作是其中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過程。其工作不僅需要對監測設備、儀器進行充分了解,學習設備調試與故障排除;還需要熟練掌握監測技術,可以對水文結構,地質組成以及其他水文數據進行準確的監測。除此以外,水文實驗與水文系統操作也是監測中的一部分,將監測數據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分析,從而得到精確地水資源信息,開展水利活動。本文主要對水文監測工作中現存的問題進行分析,并且出題有效的優化方案,為實現是問勘測工作的不斷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水文勘測;技術創新;設備投入;人才培養
引言:水文監測可以有效預防洪澇災害,對水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也有著一定的意義。在日常監測中,需要對水資源安全生產、水質質量檢測、設備檢查修護、水文資料編繪等工作進行過繁華管理,制定監測制度以及監測質量管理方案,并且完善水文巡測計劃與應急方案。不斷強化監測責任制度,密切關注水文變化,為水文地質災害提供有效的預警數據。
1、水文監測對象
1.1對降水量的監測
在水文監測中,首先需要加大對降水量的監測,水利工程管理部門應該根據對水利工程實際情況的研究建立一個智能的,自動的監測系統,用來監測水利工程所含水庫的降水量情況,對水庫中的蓄水量和降水量進行確定,保證每個水庫的蓄水量都能夠達到合理的水位。尤其是在汛期的時候需要對降水量進行有效的預測,避免出現水澇災害。工程管理部門應該根據實際需求合理的進行蓄水或者泄洪,對降水量進行科學有效的觀測,避免出現不必要的災害。
1.2對水位的監測
在水利工程水文監測中,水位觀測是十分重要的,對水庫水位進行有效觀測,的出正確的監測結果是預防洪澇,進行防汛搶險的有效依據。對水位進行觀測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解水庫的具體蓄水情況,對水利工程的抗洪能力進行科學預測。如果是在汛期的時間段里,如果水文情況是十分穩定的,可以每臺只進行一次水位監測,可以在每天上午的8、9點鐘進行觀測,如果是在洪水期之前就需要增加水位觀測的次數,對觀測數據進行準確記錄并分析,以防出現洪澇災害。如果是在非汛期的時候,則可以延長觀測時間,可以每隔十天或者半個月進行一次觀測,在觀測的過程中需要根據不同的水利工程采取不同個觀測辦法。
1.3對水流量的監測
在對水利工程的水文進行監測的過程中,還可以對一些泄水建筑,例如渠道、溢洪道等的水流情況進行監測,對監測數據進行分析,然后根據水流監測結果繪制出相關的溢洪流量圖,放水渠道水位流量圖,為后期進行水流量的計算和查看提供依據。
1.4對水質的監測
在水文監測工作中還需要加大對水質的監測,水利工程相關管理人員應該根據供水的不同用途來合理安排水質的具體觀測次數,并委托相關的正規的水文監測部門對水質中存在的各種物理化學物質指標進行檢測,保證水質的質量,從而保證人們的日常生活用水、工業用水以及畜牧業用水的安全。
2、水文監測工作的意義
2.1優化設備資源
充分利用中小河流水文監測系統建設中引進的先進設備及先進技術加大推廣應用力度,ADCP測流技術、雷達測流技術、RTKGPS定位技術、全站儀等一系列先進監測技術在生產實踐中得到廣泛應用。
2.2促進了水文監測由點到面轉化
通過構建“巡測優先、駐巡結合、應急補充的水文監測體系基本實現了由傳統固守斷面監測向點、線面全方位監測轉變,具備了監測內容由傳統的水流沙監測向
水質、水生態、土壤墑情等多要素拓展的條件。水文監測和應急能力明顯增強。尤其是今年十月份秋汛期間測區靈活運轉、合理調度,不但確保了基本站的監測質量,還加強了中小河流水文監測站的應急監測工作,為防汛決策提供了基礎。
2.3推進水文規劃設計
水文監測工作的進行可以有效掌握水文工作存在的問題以及風險隱患,從而制定相應的工程項目方案,增加水文自動監測工程的建設。同時想民眾宣傳水文規劃,提升公眾對水資源的保護意識。
3、優化水文監測工作的有效策略
3.1加大水文工作資金投入
水文的監測工作對國計民生有著直接的影響,在進行日常水文的監測工作時,應當將眼光放在科學技術的進步上來,保證水文的監測工作與技術發展保持同步,不斷的對傳統工作方式進行更新與改善,逐步淘汰掉傳統依靠人力進行定點勘測的方式,通過資金的不斷投入,引進國際上先進的勘測設備,依靠技術的自動化來減少人工勞動,實現機器的自動檢測和記錄等工作。合理的增減水文監測點,通過資金的支撐來完善水文勘測設施,擴大水文的監測設備覆蓋率,更加有利于收集相對全面的水文信息,并及時的發布在水文網站上,方便民眾進行查詢。
3.2提高水文監測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
現階段很多水文監測人員不具備專業的監測知識和監測能力,使得監測出來的數據與實際不相符,不利于后期防護工作的準備。因此水利工程管理部門應該加大對水利監測專業隊伍的建設。首先管理部門應該對外招聘,引進一些先進的,具有專業監測技術的人才。其次對于在職的工作人員應該定期對他們進行技能培訓,提高他們的水文監測能力。水文監測工作是一項長期的、繁瑣的工作,對工作人員的要求比較高,工作人員需要對日常使用的監測設備進行維護,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正確記錄各項監測數據,在監測過程中需要嚴格按照監測標準要求來進行操作,保證監測數據的科學性、正確性和可靠性。
3.3加大對先進水文監測設備的引進
現階段我國許多水利工程雖然都有水文監測設備,但是很多水文監測設備都是比較落后的,而且大多數設備沒有進行定期的維護和保養,監測的數據存在很大的誤差,無法正確檢測出超標的洪水。雖然利用這些設備可以通過傳統的辦法檢測到洪水信息,但是在監測的過程中會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從而導致監測結果出現誤差。為了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相關的水利工程管理部門應該對本水文站內的水文監測設備進行排查,把那些不能用的,嚴重損壞無法維修的設備堅決放棄,對于那些損壞較小,不影響運用的設備進行維修,并保證其正常運行。除此之外,還應該加大對水文監測工作的資金投入,積極引進先進的水文監測設備,加大對信息技術的應用,提高監測設備的精密程度,保證監測數據的準確度。
總結:為了全面加強水資源的利用率、強化水文監測功能、減少水資源污染與洪澇災害的發生,就需要對區域內水文進行監測,通過嚴格的監測管理、增加檢測設備、提升監測技術等多個方面提高水利工程水文監測質量,保證水文監測工作的順利完成。
參考文獻:
[1]楊永利.芻議如何降低水利工程對水文監測的影響[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8,46(01):93-94+100.
[2]陳文龍,夏軍.廣州“5·22”城市洪澇成因及對策[J].中國水利,2020,(13).4-7.
[3]劉曉華,劉潘偉,張榮華,等.濱州市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劃分及防治途徑[J].中國水土保持,2018,(3).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