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搏 高博洲 張森奕
摘要: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chǎn)黨艱苦奮斗的重要標志,也是建黨百年來共產(chǎn)黨人一直追求不變的信仰。習總書記曾多次提到:“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傳承紅色基因不僅是新時代中國人民堅定文化自信以及強大價值認同感的表現(xiàn),更是抵御外來霸權主義文化侵略的強有力手段。以紅色文化為柱,支撐文化自信,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國家四個單位各司其職,共同努力。
關鍵詞:紅色文化、文化自信、傳承發(fā)展
紅色文化記憶擁有較完整的體系,革命書籍報刊、文藝作品、革命文物等都是紅色文化的載體。這些載體的背后蘊含著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抗爭精神、共產(chǎn)主義信仰,也代表了偉大革命者為中華民族謀生存的犧牲、代表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價值追求和精神境界。
紅色文化是無產(chǎn)階級在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的大背景中,領導人民對當時中國的革命和改革發(fā)展成果的歷史沉淀,具有時代性的鮮明特征。面對當下世界文化融合與沖突并存、糟粕文化在國內(nèi)傳播,動搖和影響人民思想的狀況,傳承紅色文化,喚醒血液中紅色文化記憶,對抵御歷史虛無主義、堅定文化自信、增強價值認同感具有極大的意義。
以紅色文化為盾,抵御歷史虛無主義。近些年來,受到西方價值觀和其他條件的影響,歷史虛無主義在國內(nèi)泛起,全盤否定中國共產(chǎn)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貢獻,主張用其他不合理的方式書寫歷史,用詭辯的方式解釋他們唯心的歷史觀,他們的目的是使人民的思想混亂,動搖人民復興中國偉大復興目標的信心。傳承紅色文化,既要肯定紅色文化中對中國社會的推動作用,又要否定割裂歪曲的錯誤歷史觀。深化紅色文化可以阻止歷史虛無主義的傳播,在歷史的經(jīng)驗和當下的實踐交織中傳承紅色文化。
以紅色文化為柱,支撐文化自信。紅色文化是中國文化這顆大樹上的一支粗壯的樹干,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文化結合的產(chǎn)物。紅色文化發(fā)源于中國文化沃土,在馬克思主義支撐下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文化重要組成部分,并起到了推動時代發(fā)展的意義。紅色文化還記錄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革命者帶領人民浴血奮戰(zhàn)的抗爭史。傳承紅色文化,可以振奮人民精神,增強文化自信,守住中華文化底色;傳承紅色文化,既是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更是對背后艱苦奮斗等精神的弘揚,更能增加中國人民對自身文化的認同感。
摒棄歷史虛無主義、樹立文化自信、建立起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感,促使紅色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應以家庭、學校、社會、國家為依托,相互配合、共同努力:
1.家庭層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尤為重要,父母的言行舉止、思想觀念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孩子。父母予孩子的影響是英烈紅色精神傳承工作中的最為重要的一環(huán),家長必須要起好榜樣作用,以身作則,帶領孩子學習英烈精神,多參觀英雄烈士紀念碑、紅色文物古跡等,在生活中時時滲透紅色文化教育,讓孩子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中接受紅色文化基因的影響熏陶。
2.學校層面
2.1加強青少年思想教育
“青年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棟梁”,學校應與家長及時溝通,家校聯(lián)合做好青少年英烈精神的學習教育與紅色基因的傳承工作。利用好學校思政課的課堂教育作用,促使英烈紅色故事進入課堂,不斷加強紅色文化教育、紅色歷史教育和紅色精神教育使紅色精神進入學生頭腦之中;充分利用學校廣播臺、宣傳欄等載體傳播紅色精神;豐富社團活動,鼓勵社團組織活動與紅色故事相聯(lián)系,如觀看紅色主題的電影作品,開展紅色主題的歌唱比賽等;積極組織紅色實踐活動,開展以重走紅色足跡、英烈紅色文化的調(diào)查調(diào)研活動等,杜絕純說教式教育,使紅色基因潛默于無聲。
2.2利用高校科研力量講好紅色故事
高校應利用好現(xiàn)代新媒體互聯(lián)網(wǎng)優(yōu)勢,創(chuàng)新傳播英烈精神和紅色文化的方式方法。積極引導學生進行研發(fā),如利用3D技術、物聯(lián)網(wǎng)技術等實現(xiàn)紅色遺址、紅色博物館等的全景式呈現(xiàn);設立新背景下符合紅色基因傳承的專業(yè)項目,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創(chuàng)新,開動腦力,一起為我國英烈紅色精神的傳承做貢獻;利用新媒體技術,重點打造英烈紅色精神網(wǎng)絡學習平臺,建立紅色主題的資源網(wǎng)站、微博話題、微信公眾號等,創(chuàng)建符合學生喜好的傳播平臺,努力創(chuàng)新英烈紅色精神傳播方式,為社會推進紅色基因傳承奠定基礎。
3.社會層面
3.1營造健康的社會氛圍
馬克思曾說“人創(chuàng)造環(huán)境,同樣環(huán)境也創(chuàng)造人”,社會環(huán)境無時無刻不影響社會成員思想觀念和價值體系的形成與發(fā)展。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diào):“要廣泛開展先進模范學習宣傳活動,營造崇尚英雄、學習英雄、捍衛(wèi)英雄、關愛英雄的濃厚氛圍。”應響應習總書記號召,積極引導社會民眾學習英雄、緬懷英雄,重點關注英烈家庭的生活問題,為他們的生活提供政策保障;大力推崇英雄烈士事跡,讓英雄烈士的故事和精神為更多人熟知,褒揚社會生活中的好人好事,鼓勵人人都能做英雄,在全社會形成緬懷英雄烈士、傳承紅色基因的良好氛圍。
3.2利用創(chuàng)新手段廣泛宣傳英烈紅色故事
與高校創(chuàng)新團隊合作,利用高校的創(chuàng)新技術、科研成果,如全景式呈現(xiàn)紅色遺址等對相關遺址進行宣傳,促使人民群眾足不出戶感受英雄事跡,體悟英烈精神;利用好廣播、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對身邊英雄事跡、重大節(jié)日紀念活動等進行深入報道和廣泛轉(zhuǎn)載,充分發(fā)揮主流媒體正面宣傳教育作用;鼓勵利用紅色主題影視作品對紅色事跡的情景再現(xiàn),讓觀眾有更直觀真實的情景感受,從而更加深刻的感受英烈紅色故事,學習英烈紅色精神,切實提高宣傳質(zhì)量。
4.國家層面
4.1做好法律制度保障
“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制度的設立可以保障紅色基因的傳承更加長久順利,只有等到法律法規(guī)的支持,紅色基因的傳承工作才能得到保障。將弘揚英烈精神融入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中去,做好《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貫徹落實,堅決保護英雄烈士名譽不受侵害,做好相關立法工作。建立健全相關制度政策,解決地方政府傳承英烈紅色精神的“后顧之憂”。
4.2發(fā)揮好價值導向作用
國家應發(fā)揮宏觀價值導向作用,引導社會各界加強對紅色故事的學習探討,加大對社會、學校等單位的支持力度,建立專項基金庫對紅色工作進行資金支持。建立專門機構服務英雄英烈家庭,設立一支以國家政府為主導,愿意投身紅色基因傳承事業(yè)中的領導干部團隊,在工作中有意識的弘揚和傳承英烈紅色精神,定期組織紅色基因培訓,將紅色基因傳承工作規(guī)范化、專業(yè)化;國家應多設立英烈紀念日、紀念碑等,不忽視任何一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的英雄,讓英雄烈士不被忘記,讓這段屈辱的歷史不被遺忘,支持人民群眾去紀念英雄烈士,切身感悟英烈精神。
4.3深化治理問題
在歷史的長河中,烽火連天、金戈鐵馬的歲月已經(jīng)遠去,但無論是在世的老兵,還是血染沙場的每一位英烈,都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如今雖已是和平年代,卻不能忘記英烈為我們付出的鮮血和那段屈辱的歷史。有人開始曲解歷史、惡搞先烈、消費英雄。國家應制定相關制度,堅決抵制污蔑詆毀英雄的惡劣言行、嚴懲歪曲事實、抹黑侮辱英雄的行為。
結語
紅色精神是革命先輩的信念,更是我黨始終作為先鋒隊的信念。傳承紅色精神是當代青年不可推卸的責任。青年是民族未來的希望,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新時代青年必須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將正確的價值觀同正確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更好的傳承與發(fā)展紅色精神。本文以建黨百年為背景,通過實地走訪紅色景點等方式發(fā)現(xiàn)問題,運用問題與實際結合的方法進行淺析,從中找出應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