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湘東
摘要:教學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優化關系到技工院校教育教學的質量。本文針對現階段我國技工院校計算機專業一體化課程實施過程中存在的不合理現象和突出問題進行簡單分析,并提出相關優化策略,為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技工院校;計算機專業;一體化;教學資源;配置
一、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學資源在教學改革中的地位
隨著新型現代化企業對技能型人才需求量的增大、綜合素質要求更高,一體化課程體系為越來越多的職業院校所重視。開展教學時要以國家職業標準為依據,以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以學生為中心。同時根據典型工作任務、工作過程設計課程體系和內容,按照真實工作過程的順序和學生自主學習的要求,進行教學設計和安排教學活動。而整個一體化教學過程中,教學資源的建設與配置是重要的關鍵環節。教學資源是指服務于教學活動開展所需要的一切文本、視頻、課件、書籍、媒介、人員、活動、事件、設備、設施、館所等信息載體的總和。黃景容在《一體化課程開發與實施》一書中提出,一體化課程教學資源是指依據《國家技能人才培養標準編制指南》和《一體化課程規范開發技術規程》,為實施一體化課程教學而開發或建設的以學習任務設計、工作頁開發、教學活動策劃、一體化教學場所建設為主要內容的教學文本或教學條件。沒有基本符合條件的教學資源,很難有效地開展一體化課程教學。
二、技工院校計算機專業一體化課程教學資源配置現狀分析
自人社部印發《技工院校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試點工作方案》以來,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已經歷經十余年的探索與實踐,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創造了不菲的成果。但是以技工院校計算機專業一體化課程改革為例來分析,我們發現計算機專業一體化課程教學資源配置還存在一些不合理現象和突出問題。
(一)正式出版的教學資源給出了樣本,但是數量不足。2009年7月,人社部為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見》精神,推動技工教育可持續發展,培育高水平的技能人才,開展了“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試點工作”, 31個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試點專業中,有計算機網絡應用(第二批)、計算機廣告制作(第二批)、計算機應用與維修(第三批)三個計算機專業,目前已正式出版4本計算機網絡應用專業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教材,即:《IT桌面軟件維護》、《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小型局域網構建》、《辦公文稿制作》。這些教材的出版,為計算機專業一體化課程改革提供很好的樣本,很多技工院校已在推廣和使用。但是對發展高速、專業較多的計算機專業來說,現有的教材還不能完全滿足計算機類各專業一體化課程改革的需求。
(二)工作頁等教學資源成為主要的學習材料,但是質量不高。工作頁、導學案等教學資源,既是教師根據學情、新課程標準編寫的、具有可讀性、可操作性的一個學習方案,既可作為教學的載體,也可作為教學的手段,使課堂環節條理化,在幫助學生理解教師教學設計意圖、掌握教學重、難點等方面效果更直接、更明顯。工作頁的開發本應源于企業實踐專家提煉的代表性工作任務。由于校企合作的緊密程度不同,導致工作頁在開發過程中的質量良莠不齊,很多時候成為一線教師個人的作品秀。
(三)教學活動策劃離實際教學環節最近,但似乎又還很遠。學習任務設計、工作頁編制完成后,就是教學活動策劃。有效的教學活動策劃實際上是采用頭腦風暴法、組織群策群力的過程,有利于教學成果共享,是提升教師整體教學水平的最佳途徑。教學活動策劃以集體備課為主要形式,其為本課程所有任課教師的集體成果,在具體落實的過程中,由于不同院校教研活動的力度不同、教師對一體化課程教學認識不同、同課程任教老師數量不同等因素,往往教學活動策劃難以達到預期效果,最終影響了該課程教學的實施效果。
(四)一體化教學辦學條件的投入與產出初見成效,但還不盡如人意。
一體化教學改革離不開必要的教學條件,沒有相應的資料、耗材、場地等,巧婦也難為“無米之坎”。目前已建設好的一體化教學場所在教學過程中都承擔了非常重要的工作,解決了傳統實訓場地的諸多問題。但是,根據一體化教學場所“因地因事制宜,因陋因時就簡”建設的基本原則,計算機專業改革還存在實訓設備配置不合理、一體化教學師資隊伍配備不足、實訓課程設置不協調等問題,且各職業院校在計算機新專業的開發、設置、硬件建設投入上缺乏創新意識,導致計算機專業特色不明顯。
三、技工院校計算機專業一體化課程教學資源配置優化策略
(一)發揮教研職能部門的主導作用。教研職能部門在一體化教學改革中起著領頭羊的作用。因此,教育職能部門要把一體化教學改革放在技工院校改革的重點,充分發揮主導作用,牽頭組織各技工院校廣泛參與一體化教學改革中,加快進度,提高質效。要搭建技工院校交流合作平臺,建設一體化課程教學資源庫,共享、分享教研成果,推動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成果轉化成教學實踐的動力;要常態化開展一體化課程開發建設評比活動,營造更加濃厚的教研氛圍,提高教師的參與度與成就感;要提供合理、公開的配置教學資源標準,促進各院校間形成良性競爭機制。
(二)要有教學資源積累的方法。以數字教學資源為例,積累的過程先定位于“小而專”,當教學資源的積累達到一定規模后,再定位于“大且全”、“優且精”,形成資源與教學人員之間的良性互動,從而實現優質的教學資源體系。
(三)建設好信息化教學資源平臺。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的專業知識主要來源于教師的“金口”、課本的“玉言”,知識面較窄、思維受限。而校園網、教學資源庫、大數據、人工智能、智慧校園、云端技術等信息資源載體的建立,能使學生突破傳統課堂與書本的限制,在“智聯”技術提供的良好學習環境、學習資源中,有針對性地尋找信息、利用信息,從而有效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幫助學生形成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加強學校和企業之間的合作。培養能適應崗位需求的技術型人才是學校、企業的共同目標。學校與企業加強合作,共同開發課程資源、共享教學(生產)資源,是更加快捷地培養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徑。
(五)設立系統管理的實訓場所管理機制。技工院校一體化實訓場所如何減少重復建設,提高設備利用率,準確使用教育資金,評估新專業實訓場所建設的可行性關鍵在于實訓資源管理機構提供的決策。要求管理機構要有科學的管理機制,要有系統的項目評估機制,要有洞悉市場的敏感度,要有宏觀調控的能力。要能整合現有教學資源分配進行調配,要讓優質資源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機會,要約束或消除不良資源的出現。對于計算機專業的特點應考慮到通用技術的學習也要考慮到前沿技術的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技工院校計算機專業要想可持續發展,必須在一體化教學改革時優化配置、合理利用教學資源。充分用好政策資源、信息資源、人力資源、財力資源、物力資源等一系列資源,就能順利推動學校的健康發展,獲得最大化效益。
參考文獻:
[1]《論技工院校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中教學資源的開發與探索》 馬琳 《職業》2015年18期
[2]《高校教學資源配置理論與應用探討》 房渝峰 《新校園·上旬刊》2016年第09期
[3]《一體化課程開發與實施》 ?黃景容 ?廣東教育出版社
[4]《高職院校實訓教學資源優化配置研究》蔣賢海 《科教導刊》 2016年5月(中)
本文系2019年度湖南省技工教育教研重點課題“技工院校計算機專業一體化課程實施研究”(課題編號:JYKT201914)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