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道航
摘要;在新課改的推動下,我國教育領域更加重視學生核心素養方面的培養,不再是以書面的成績去衡量他們的品行。尤其是小學生他們的年齡比較小,閱讀量也比較少,生活經驗也比較欠缺,導致他們在閱讀方面比較隨意盲目。而小學又正是學生積累知識、獲取知識的黃金段,讓他們進行大量的閱讀,接觸一些具有教育價值意義的書籍,這對他們的學習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為此,教師更是要充分的抓住這一特點,加強對學生閱讀方面的培養。但是卻還有部分的教師在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中,對學生的閱讀培養只是局限于教材中,缺乏對課文閱讀的指導與鍛煉,導致小學生在閱讀方面的能力比較薄弱。要知道課外閱讀能夠彌補教材內容中的缺陷,更是能夠增強學生的見識,讓他們收獲到更為豐富多彩的知識,體驗到閱讀的樂趣,品讀多姿多彩的優美文字。并且能有效的鍛煉他們的寫作技能,以及讓他們的認知能力得到提高。正如莎士比亞所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這足以說明了讀書在我們生活和學習中的重要性,為此教師要重視對小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培養,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帶領他們暢游在知識的海洋中,品味書香,享受快樂的閱讀。為此,本文通過探討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知道策略進行分析,并提出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策略
引言;課外閱讀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教學環節,課外閱讀的質量直接影響了整個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發展,以及小學生學習質量的發展。課外閱讀作為語文教學的拓展與延伸,是培養閱讀能力的主要手段,能夠豐富學生的文化積淀,陶冶他們的情操,與書為友,從而有效的提升學生人文素養。正所謂古人云;“不動筆墨墨不讀書”,以及“腹有詩書氣自華”等名言警句,都時時刻刻的警示我們要重視閱讀,并能夠有效的滿足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心、求知欲,從而讓品質閱讀伴隨學生成長。但是很多小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時,因為自身認知經驗有限,很多字不認識,又不敢請教他人,導致失去對閱讀的興趣。其次,加上教師在進行課外閱讀教學時,教學手段過于單一,枯燥,忽視對閱讀教學過程的指導,只是按部就班的讓他們把重點畫起來抄寫,或者不會的直接讓他進行查字典等。這樣的固有的閱讀教學模式,無法激起他們對閱讀的欲望。為此,教師要注意對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幫助他們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與技能,以及不會在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從而有效的達到理想的閱讀效果。
一、妙趣橫生;激發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在小學階段的學生他們的好奇心都比較強烈,對新鮮事物總是充滿著很強的探究欲和求知心。教師完全可以在進行課外閱讀時根據這一特點,以及他們的興趣愛好進行提供讀物。讓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到知識所蘊含的教育價值,并享受閱讀帶來的快樂。久而久之他們自然也會愛上閱讀,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從而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這不僅能夠有效的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還能增加知識的儲備量。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指導老師,也是最好的推動器。”為此,教師要激發他們內心潛在的閱讀興趣,首先,教師可以進行設疑激趣,喚醒他們的閱讀欲望。例如,在進行二年級課外閱讀指導課朗讀“動物的小童話”活動時,主要的教學目標就是要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他們的養成課外閱讀的習慣。并且讓他們在閱讀小動物的小童話故事時,領略語言文字的沒,享受知識的澆灌,從而有效的鼓勵他們大膽的想象。為此,教師可以實現通過猜謎語的比賽,如;耳朵長,尾巴短,興吃菜,不吃飯。(兔子)等,然后引出今天的主題小動物的童話,這時教師可以提具有懸疑的問題;“這么多小動物聚集在一起,它們是要做什么呢?誰能猜一猜?”最后,順其自然的帶領小學生走近“童話森林”,激發他們的探究欲。教師再次進行引領他們讀其它結果童話故事,并提問;“這些故事的主角是誰?為什么喜歡它呢?誰能說一說?”于是他們迫不及待的翻開繪本去閱讀,體驗閱讀帶領的快樂。
2、潤物細無聲;創設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
良好的閱讀環境能夠有效的提高閱讀的品質,并且能夠讓閱讀者更快速的進入到文本的佳境中,讓他們能夠“身臨其境”的體驗到閱讀的情趣,以及更深層次的品讀詩意。同時,還能有效的調動他們的閱讀主動性、積極性。為此,教師要有意識、有目的的創設濃厚的課外閱讀氛圍,促使小學生能夠在良好的閱讀氛圍中潛移默化的受到熏陶。首先,教師可以從學校環境做起,打造書香教室,給小學生來場視覺盛宴,讓他們沉浸在書香之旅中。比如掛一些比較有名的名言警句、優美的字畫,在閱讀區域則擺放一些經典名著、或者比較幽默詼諧的書籍等,讓整個校園充滿書香。從而讓他們沉浸在這些書籍的世界里,感受書香帶來的快樂。
其次,還可以建立班級圖書角,讓他們把自己喜歡的讀物安排在圖書角,營造出濃濃的書香味道,可以豐富他們的課間時間。最后,當然還是要營造好家庭讀書氛圍。這不是有句話說;“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是要從小開始,更是要依賴于父母的指導”。父母更是要做好親子閱讀的時間,與孩子一起閱讀,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
3、授之以漁;指導課外閱讀的方法
教師是小學生學習中的指導者也是引領者,有著不可推卸的教育責任。為此,小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時,教師要指導他們掌握正確的閱讀技能,不是讓他們讀出來就行,而是要讀出品質,讀出情感。首先,教師在指導小學生的第一步就要讓他們事先初步理解文本中的內涵,其次就是要深入感知內容,并復述出故事的內容。最后,組織他們進行交流討論。在他們閱讀完后教師要及時的做出點評,讓他們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大膽的進行表述,營造出各抒己見的學習范圍。并且要讓他們學會積累優美詞匯語句等,做好筆記,養成寫讀后感的習慣。比如;“這篇讀物給我帶來了什么體驗“我學到了什么?作則寫作時的情景是什么樣的呢?”等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他們的閱讀能力可以得到提高,以及他們的語感也能得到增強,各方面的綜合素養也會大大的得到提升。
總而言之,一本書就像是一搜船,能夠帶你航線到遠方,尋找出正確的方向。我們在現實中到達不了的地方,書本可以帶我們達到。這足以說明了課外閱讀的重要性,教師要想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就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創設良好的閱讀氛圍,指導他們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才能有效的提高他們的閱讀水平,為后續的學習奠定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郭娟娟.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新課程2020(20):55.
[2]趙娟紅.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課程教育研究2020(16):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