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水秀
摘要:無論在那個教學階段,英語都是教學中的重中之重。在英語中,閱讀的占比很大,因此,如何開展英語閱讀的教學也是很重要的。由于英語的閱讀是一個整篇的小文章,內容連貫,可以很好的引發學生的思考,所以,加強閱讀訓練,可以幫助學生鍛煉思維能力以及閱讀能力,讓學生的思維連貫起來。但是,由于初中生的詞匯量以及句型積累量還不足以支撐他們理解整篇文章,所以,我們需要采取多樣化的英語閱讀教學來幫助學生讀懂文章。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多樣化;教學策略;研究
引言:在初中階段的英語考試中,英語閱讀占據了很大的比例,所以,為了可以滿足應試教育的要求,大多數的老師會讓學生去背單詞和背句型,讓學生在有了基礎之后再去做閱讀。但是,地基并不能一日就打好,是需要長年累月的積累的,這就導致學生在前期看不懂閱讀,會對閱讀產生畏難的心理。還有一些教師為了應付考試,而教學生一些答題技巧,但是,技巧也并不適合所有的閱讀,學生有了投機取巧的心理之后,就很難在靜下心來讀文章,這都導致了閱讀的教學不盡如人意。所以,想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就要多思考,多探究,研究更適合學生,更多樣的閱讀教學方法來幫助學生。本文通過對英語閱讀現狀、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性這兩方面展開研究,提出筆者對于英語閱讀多樣化的教學策略,希望可以為一線教師的教學提供一些幫助。
一、英語閱讀教學現狀
1. 對于英語閱讀不重視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因此,對于學生的讀、聽、寫等能力的要求都很高,這就導致教師的思想被局限,只注重單詞的背誦、句型的積累。很多教師認為,只要掌握了這兩項就可以學好英語,做英語閱讀就可以游刃有余,看懂文章所講述的內容。但是,一個單詞可以有很多意思,一個句型也有很多中變形方式,學生很難完全掌握,放在英語閱讀中,句子長且難,也不能將單詞的意思套用進去,學生在讀文章時總會遇到障礙。所以,教師對于英語閱讀不重視,很少單獨拿出來講,導致學生學不好閱讀,在閱讀上失分較多。
2. 教學方式較為單一
由于教師不重視英語閱讀的教學,所以,只是在為了講閱讀而講,更多采用一種“填鴨式”、“灌輸式”的教學方法,簡而言之,就是教師帶領學生翻譯文章,然后再去做閱讀,長期采用這種方式,學生會產生很強的依賴性,認為每次做閱讀都會有老師帶領,自己不用動腦子。以初中階段的英語閱讀難度來看,如果讀懂了文章的意思,就可以將題做對。那么,由于老師的帶領,學生每次都可以做對,但是在考試時,沒有了老師的幫忙之后,發現自己根本不會做題。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短時間來看有很好的效果,但是,長此以往,無疑是在害學生。因此,教師要注重英語閱讀的教學,并且探索多樣化的閱讀教學模式,以此來幫助學生獲得閱讀能力和動腦能力的提升。
二、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在英語教學中,英語閱讀是很有整體性的一部分,如果可以做好英語的閱讀,那么,學生的各方面能力都會得到提升,并且英語素養也會有很好的促進。首先,可以幫助學生打好基礎。由于是一篇完整的文章,所以,文章中難免會有一些不認識的單詞或者是句型,在學習過程中,可以把這些單詞和句型都積累下來,書本上的單詞比較單一,但是閱讀中的單詞會更加的復雜和多變。利用英語閱讀不僅學會了閱讀,還積累了單詞,一舉兩得。其次,學會一些道理。為了促進初中生的身心發展,英語閱讀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大多數都是以記敘文,議論文等問題出現,利用一個小故事來講述一個大道理,或者是辯論一些日常的道理,在閱讀過后,會對學生的思維有一定的啟發。
三、英語閱讀教學方式多樣性的探究
1. 創設情景
由于在初中階段,學生的心智和生理都還沒有發展完全,所以對于一些新鮮的事物有著較強的好奇心,我們可以充分利用他們的好奇心和獵奇心,創設一些情景,讓學生對所要學習的閱讀文章有一個了解,還可以在學習過后進行角色扮演,對文章所要表達的含義有更深刻的認識,對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在學習完七年級上次第一章的《Making friends》之后,在做課下閱讀時,我尋找了許多與這一章相切題的閱讀,讓學生們進行練習,以此來鞏固本章所學的內容。一篇文章是講述一位小朋友來到一所國際學校,認識了許多不同國家的同學。在課前,我先創設了一個情景,將班級作為國際學校,教師是新同學,而每個同學都代表一個不同國家的學生,在創設好情景之后,同學們都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并且對這篇閱讀有了很大的興趣。之后,我要求學生代入自己的身份來閱讀這篇文章,并將課后習題做好。在結束,并且講解完題目之后,我為了讓學生對文章有更深的了解,并且對本章所學知識有更好的鞏固,所以一起將文章的內容演繹出來。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對于閱讀的學習有了更深的興趣,還對知識有了深入了解,閱讀效果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2. 課后強化
由于英語閱讀中的文章都是成篇的,所以,很多教師都是只關注當時的講解,只要學生理解了文章,會做題就行,并沒有針對文章進行課后強化,因此,學生也只是表面的學會了閱讀,而沒有深入進行探究。所以,在閱讀學習過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對文章的深層含義進行挖掘和探究,以此來加強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探究能力。讀后續寫就是一個很好的課后強化的辦法。
以《Eenglish learning》這篇閱讀為例,主要講述了主人公學習英語的技巧與方法,在做完這篇閱讀后,我先對學生進行啟發,“在這篇文章中,我們知道了許多學習英語的好辦法,那么,大家有沒有什么好的方法進行英語的學習吶?”。并且,帶領學生針對這一問題進行討論,并且為學生留了一個課后的續寫作業,根據這篇文章,結合自己的思考,寫一篇不少于50詞的續寫。在課后作業中,大家各抒己見,雖然寫的不是很完整,但是可以看出大家對于如何學習英語都有了自己的看法。
四、總結
英語閱讀是英語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既考察了學生的基礎積累,又對學生各項能力有著更大的考驗。所以,我們需要重視英語閱讀的教學,并且針對學生的特點來探索更加多樣化的影月閱讀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李喜青.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閱讀教學策略[J].神州,2017
[2]徐雨辰.基于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J].英語教師,2018
[3]劉蓉.基于核心素養教育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及策略研究初探[J]..新課程:中旬,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