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丹 趙蓉 周新輝 彭娜 寧謹
摘要:“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上這一重要論述的提出,為思政教育在全國技工院校提出了更高的戰略地位,也為全國技工院校開展課堂思政指明了發展的方向。英語作為技工院校一門重要的公共必修課,以其獨有的鮮明特點,如語言表達形式生動,依托中西文化雙重背景,語言內涵更加豐富等特征,這些優勢為思政教育在英語課堂的融合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和傳播機會。因此,探討技工院校課程思政的現狀,將思政教育滲透到技工院校英語教學中有效途徑,以及技工院校開展課程思政的意義,對技工院校“課程思政”改革和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思政教育;課堂思政;技工院校英語
引言
“蒙以養正,圣功也。”就是說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給孩子們正確的思想,引導他們走正路。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這一時期心智逐漸健全,思維進入最活躍狀態,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目前,大多數技工院校在學生培養的實施過程中,非常注重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提高,往往忽視對學生思想教育、道德情操的培養,這樣導致很多學生缺乏基本的人文政治素養,而無法適應社會的發展與需求。鑒于目前這種形式,本文我將簡單闡述如何將思政教育融入到技工院校英語教學中,以期更好的培養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
一 技工院校英語課程思政的現狀
德育工作是教育的核心和靈魂,是把學生培養成道德良好、政治態度鮮明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技工教育長久以來存在重技能、輕人文的導向,英語課程思政正是其補好這一短板的有利機會。通過“萬方期刊全文”和“CNKI期刊全文”搜索關鍵字“英語課程思政”和“中職課程思政”,發現技工院校英語課程思政研究內容缺乏,根據技工院校學生特點和英語教學現狀,以及深入開展技工院校學生思政表現調查問卷的結果(見圖一和圖二),筆者認為相比其他院校而言,技工院校開展英語課程思政更是勢在必。
二 技工院校英語課程思政的基礎
如何把思政工作貫穿教育英語教學的全過程,那需要加強思政教育和英語知識的有機結合,要挖掘出英語課程和教學過程的蘊含的思政資源。英語作為技工院校一門重要的公共必修課,以其獨有的鮮明特點,如語言表達形式生動,集中西文化背景于一體,語言內涵更加豐富等特征,這些優勢為思政教育在英語課堂的融合提供了很好的實施內容和傳播機會。
在《中職中專教育英語課程基本要求》中也指出:“英語是作為學習文化科學知識、獲取世界各方面知識和進行國際交流的工具”,可見,英語除了具有語言交流的工具性特點,”它還具有知識性,文學性,思想性,在技能型應用型教育的學習型社會下,把英語學科的思想性放在突出位置,注重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這與英語的工具性是并不孤立的兩個方面,而是一個有機結合的整體。”(魏偉,姜濤,2014)
正所謂“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思政教育不僅是思政教師的工作,也是每一位教師應該承擔的責任。把思政教育和英語專業教育融為一體,在英語專業教育中加強思政教育,既能達到授業又能實現育人的目的。因此,在當前技工教育大力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技工院校英語教學中開展思政教育更是順應時代的要求。
三 技工院校實施英語課程思政的有效途徑
1.從英語學科中深度挖掘思政教育的素材
在英語教學目標實施過程中,教師在傳授英語知識,提高學生英語專業能力的同時,可以充分挖掘英語教材中所包含的思政元素。在具體的教學安排中,教師把教材相關章節中的理論知識點、思政案例素材以及相應的思政目標有機結合,將專業理論知識與思政元素結合進行精心設計,巧妙融合,實現培養學生家國情懷,樹立文化自信,提升職業素養,弘揚工匠精神等思政目標。如在講解《人物傳記--霍金的一生》時,可以結合今年新冠疫情特殊背景,以《開學第一講》的形式就我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先進人物事跡報道進行思政專題講解,讓學生從為了人民生命安全,不懼生死毅然奔赴武漢,一線指導抗疫的逆行英雄--鐘南山爺爺身上,真切體會到家國情懷的內涵,以案列的方式將“抗疫精神”融入英語專業的教學中,將疫情期間中華優秀兒女勇于擔當、甘于奉獻、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等寶貴精神財富觸動學生的內心,以此激發學生的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如在學習Thanksgiving Day--《感恩節》一課時,融入對中國傳統節日的學習,通過了解中西方節日文化及差異,讓學生真正領悟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提高學生對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認同感,增強學生對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心,讓學生真正成為弘揚傳統民族文化的傳承者。全過程實現一堂英語課堂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德育目標的完美融合,寓德于教,真正達到技工院校英語課堂思政的預期目標。
2.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全過程打造課堂思政陣地
重視英語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的設計,明確英語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評價等各個環節堅持以思政教育為導向。首先,從新課導入以及文化背景知識介紹入手,引出與課文相關聯的思政元素;在新課講授的具體過程中,讓學生不僅獲取英語知識,提高英語應用能力,同時,將思政元素潛移默化地滲透到學生的思想認知中,給予學生心靈的啟迪和思想的熏陶,幫助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在新的時代教育背景下,培養技工院校學子成為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愛國主義情懷的綜合型高技能人才。
例如,在《職場面試》這一課堂實施過程中,首先下達課前任務:讓學生參與職場角色情境模擬(role--play),體驗求職者與面試官的角色;分小組進行職場即興問答(impromptu question and answer);接著,小組對各組參與情境模擬面試活動;課堂活動結束后,教師再對學生活動表現給予積極評價和總結(conclusion),歸納面試即興問答環節面試官常問的問題(如a.面試求職者與面試官見面問候語;b.求職者個人基本信息提問c.求職者興趣愛好和工作經驗提問d.求職者優缺點以及預期的薪資等問題),以及學生作為求職者應該掌握的語言表達技巧。在課堂拓展環節延伸課堂內容,并拋出問題引發學生思考:面試除了要沉著應對面試官所提出的提問,面試過程中求職者需要注意的禮儀規范有哪些呢?(What basic manners should we pay attention to in a job interview?)通過積極思考和討論,學生獲得了面試成功的法寶:除了需要掌握職業相關的專業知識以及用人單位的企業文化和歷史,還要求求職者注意職場面試時的禮儀規范,了解符合相關職業的職業道德標準。這對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就業觀和職業道德觀,具有重要的意義。
3.充分利用第二課堂,全方位營造思政氛圍
除了英語課堂實行思政教育,還要充分利用好課外第二堂,比如開展在技工院校開展英語讀書分享會、演講比賽,開設英語主題沙龍等活動,通過一系列活動,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引導學生堅持進行英語學習和閱讀。在英語課外閱讀材料的選取上,可以通過微信群給學生及時推送英語版的國內外熱點時事新聞,例如,通過外媒了解當下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的形勢,引導學生對時事做出客觀、積極、正確的評價,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和正確的價值觀,通過學習我國人民抗擊疫情的決心和毅力,也讓學生充分體會到我國制度的優越性和作為一名中華兒女的民族自豪感。學習語言的同時,也增強了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
4,.提高教師立德樹人的意識,積極主動學習思政知識
“德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自身的道德修養,專業水平要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在教育過程中,只有教師自己做到的事情,才能要求學生做到。學生心中的好老師形象,往往也是那些知識淵博、工作態度一絲不茍,品德高尚的老師。英語老師要加強思政理論知識的學習,時刻注意自身的道德修養,一位老師如果能從自身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用自身的知識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身邊的學生,英語課堂思政就能達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作用。
四 技工院校英語課程思政的意義
“為學須先立志。志既立,則學問可次第著力。立志不定,終不濟事”。加強技工院校學生的思政教育,有利于培養其成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利于學生吧實現個人價值和國家前途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因此,在技工院校開展英語課程思政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一,可以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在英語教學中,努力做到每一堂課不僅傳播知識,而且傳授美德,讓飽含家國情懷的種子在學生們心中生根發芽。
第二,通過挖掘英語課程思政資源,有利于促進技工院校英語課程建設。因為英語課程思政資源的挖掘和建設,其本身也是充實和完善英語教學資源庫,進一步實施英語課程教學教改的課程建設過程。
第三,可提高技工院校英語教師的育德能力。英語課程思政不僅要求教師具備扎實的英語專業功底,還必須兼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素養,努力向“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思政課教師標準看齊。始終牢記立德樹人職責,不忘初心、心無旁騖地為教育事業勤懇工作。
結語
技工院校英語課堂思政,對技工院校學生的培養具有深遠的意義。時代的發展對技工院校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目標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要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另一方面,技工院校要牢牢樹立以德育人的教育方針。做事先做人,時刻秉持“做人為本,技能立身”教育理念。同時,思政教育的發展在技工院校任重道遠,英語課堂思政也對英語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應該保持與時俱進,不斷充實自身的思政內涵,提高英語課堂思政的水平,將知識技能目標與德育目標融為一體,真正把技工院校英語課堂思政落到實處,為培養德才兼備的技工學子和實現“大國工匠夢”的宏偉目標助力。
參考文獻:
[1]魏偉,姜濤,如何在高職院校教學設計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年第29期
[2]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
[3]王振慶,課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高職英語教學中思政教育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2019年第2期
本文系湖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2020年省技工教育教研課題《技工院校英語課程思政資源建設和實施路徑研究》的研究論文(課題編號:JYKT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