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元素化合物是高中化學知識中的重難點,需要學生理解記憶的知識點很多,學生在復習時會遇到很多問題,導致復習課的學習效率較低。翻轉課堂模式可以分為課前知識傳授、課中知識內化、課后拓展延伸三個環節。在高三元素化合物復習課堂上,教師圍繞這三個環節來科學設計教學內容、安排教學任務,可以讓化合物知識點以更加直白、立體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從而集中突破本單元的知識重難點,讓化合物復習課變得更具層次性、創新性、針對性和科學性,達到提高元素化合物復習課效率的目的。
關鍵詞:翻轉課堂;高三化學;元素化合物;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1)30-0008-02
引? 言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教育部門越來越重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學生個性思維的發展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符合素質教育教學理念,其采用“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教學策略,不僅豐富了課堂教學資源,創新了教學模式,更重新定義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讓課堂教學在活潑有趣、合作探究的氛圍下進行,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和學生復習的效率。本文選擇高三化學“鐵及其重要化合物”這一知識點的復習課為研究案例,探討翻轉課堂模式在高三元素化合物復習課中的應用策略。
一、遵循翻轉課堂的三階段教學原則,科學設計教學目標
翻轉課堂模式的實施分為三步,即課前知識傳授、課中知識內化、課后拓展延伸[1]。課前知識傳授是指教師將圍繞某些知識點設計制作的微課、PPT、文件資料等教學資源發布到微信群或校園網絡平臺,并布置一些學習任務,設置一些具有啟發性的思考問題,要求學生帶著問題去觀看這些教學資源,在課前解決相關問題,完成基礎知識的傳授。課中知識內化是指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共同探討其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無法自行消化的、遺留下來的重難點問題,通過師生協作探究的方式來完成對重難知識點的突破,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實現知識的內化。課后拓展延伸是指教師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布置進階習題,讓學生利用課后習題鞏固所學知識,掌握知識的運用方式和技巧,提高學以致用的能力。
在高三元素化合物復習課中,教師應圍繞這三個環節逐步推進翻轉課堂模式的應用,科學地確定每個階段的教學目標。以“鐵及其重要化合物”這一知識點為例,在課前知識傳授階段,教師可以從三個方面制訂教學目標。第一,要求學生了解單質鐵的化學結構、物理性質、用途及冶煉特征;第二,了解鐵的各種氧化物及氫氧化物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了解鐵的常見化合物的制備流程和現實用途;第三,了解鐵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間的轉化關系,具體要求學生掌握Fe、FeO、Fe2O3、Fe3O4、Fe2+、Fe3+、Fe(OH)2、Fe(OH)3等物質之間的轉化路徑和轉化條件。
在課中知識內化階段,教師應設立幫助學生構建系統知識體系的教學目標。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課前學習情況、問題解答情況來幫助學生查缺補漏,突破重難點;要采用思維導圖、強化練習、實驗示范、交流辯論等方式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確保學生能夠在宏觀層面對鐵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概念特征有全面、系統的認知,在微觀層面能夠了解各種鐵化合物的特點、轉化關系和各種題型考查的知識點。
在課后拓展延伸階段,教師要設立培養學生知識遷移類比能力、學以致用能力的教學目標。在這一階段,教師要通過習題訓練來鞏固學生的知識基礎,引導學生反思總結鐵及其化合物的物質特征,歸納提煉鐵及其化合物之間的化學轉化規律,并結合生活來分析鐵及其化合物在現實中的應用,從而達成教學目標。
二、以教學目標為依據,科學設計微視頻
在確定各階段教學目標后,教師要精心設計與制作有助于實現各階段目標的微視頻。微視頻的設計要遵循精簡短小的原則,視頻內容要與教材內容緊密貼合,設計的內容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處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內,難易程度要合理,確保學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微視頻要圍繞某一特定知識點或者重難點知識來設計,內容要高度集中,不可過于寬泛,要體現出微視頻教學資源的專項性、針對性。微視頻要兼具暫停、回放、倍速、傳輸分享等功能,方便學生隨時暫停進行思考和注釋,方便學生反復觀看、交流探討。
例如,在圍繞鐵及其重要化合物這一主題知識制作微視頻時,教師就可以設計如下微視頻。(1)對比鈉、鎂、鋁、鐵等元素的化學結構和物理特征,介紹這些金屬元素的現實用途、應用場景等,從宏觀物理層面和微觀化學層面幫助學生了解鐵的性質、用途、結構。(2)圍繞鐵的氧化物、氫氧化物的性質、結構、特征、制備途徑、現實用途來制作微視頻,讓學生系統地認識鐵的常見化合物。這一微視頻是對上述微視頻的提升,體現了知識學習的層次性,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3)圍繞亞鐵鹽和鐵鹽的性質驗證實驗來設計微視頻,通過實驗揭示鐵的重要化合物的反應本質與物理特征、化學特征,幫助學生回憶實驗過程,喚醒學生的實驗參與體驗記憶。(4)設計進階練習微視頻,主要通過視頻提問和任務布置的方式強化各微視頻之間的聯系,將微視頻中的各知識點串聯起來,通過解答問題的方式幫助學生加深對鐵及其化合物等基礎理論知識的印象。
三、以微視頻內容為依據,科學設計任務清單
學生只有帶著問題觀看微視頻,才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從而發散思維,實現有針對性的學習。因此,教師在制作微視頻教學資源后,還要設計出與微視頻配套使用的自主學習問題任務清單,通過問題探討、問題釋疑、練習答題等方式,落實課中知識內化環節與課后延伸拓展環節,將各環節有序結合起來。例如,在鐵及其化合物的復習課中,教師可以提出以下幾個問題:(1)觀看上述三個微視頻,請以樹形圖或者思維導圖的方式畫出鐵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間的關系轉化圖;(2)觀察微視頻3中的實驗現象,書寫出對應的化學反應式;(3)請解釋亞鐵鹽、鐵鹽能夠凈化水的本質原因。教師要求學生帶著這三個任務觀看微視頻,然后在課堂教學環節,聚焦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問題回答情況,組織學生進行交流探討、深入解析,能夠幫助學生查缺補漏,解決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能夠給予學生展示自我的舞臺,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在交流和碰撞中得到提升,完成基礎知識的共性教學與重難知識點的個性化教學。在完成課堂知識內化環節后,為了進一步對相關知識進行拓展延伸,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自主鉆研能力,教師還要設計對應的課后任務。例如,在本節課上,教師可以布置實驗任務:(1)某工廠有一堆廢舊金屬(Fe、Cu、Al),為了實現廢舊金屬的利用,請你制訂回收Fe的方案,并制作出綠礬,回收方案用到的其他試劑自選;(2)請你通過實驗探究鐵在和不同數量的稀硝酸發生反應時,不同生成物之間的差異。這樣的任務充滿探究性,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能將理論與實踐運用很好地聯系起來。需要提到的是,在課后任務設計方面,教師布置的任務要貼近生活現實,讓學生了解化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實用性、普遍性,通過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要對其進行適度指導,通過交流分享、師生互動的方式幫助學生完成課后任務。
結? 語
綜上所述,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其翻轉了課堂知識學習的順序,翻轉了師生之間的關系,翻轉了知識呈現的形式,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在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在高三元素化合物復習課中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教師首先應確定每一階段的教學目標,然后以教學目標為基礎設計與制作微視頻,并設計問題任務清單,通過問題探究的方式串聯起各教學階段,以達到鞏固基礎、突破難點、遷移知識、強化實踐的目的,進而提高高三化學復習課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邢鐵軍.淺析翻轉課堂與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在高三數學復習課中的整合應用[J].新課程(下),2019(06):11.
基金項目:本文系福建省莆田市仙游縣2020年度中學教育教學研究課題“基于‘回顧—總結—反思’三層次的高三化學復習研究——以元素化合物復習課為例”(立項編號:XYZXKT2048)的研究階段成果。
作者簡介:姜則順(1987.11-),男,福建仙游人, 本科學歷,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