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忠靈

摘要:目的 觀察不明原因胸腔積液進行內科胸腔鏡檢查的臨床診斷價值研究。方法 選擇20年5月-2021年5月在本院就診的不明原因胸腔積液病人78例,均予以內科胸腔鏡監測,同時予以病理檢查,以病理檢查為金標準,分析內科胸腔鏡檢查的結果準確性。結果 病理檢查結果分析,其中肝源性胸腔積液4例,膿胸8例,非特異性炎癥11例,結核性胸膜炎50例,原發性胸膜間皮瘤5例。內科胸腔鏡檢查肝源性胸腔積液3例(75.0%),膿胸8例(100.0%),非特異性炎癥10例(9.1%),結核性胸膜炎50例(100.0%),原發性胸膜間皮瘤5例(100.0%),內科胸腔鏡檢查結果與病理檢查結果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胸膜間皮瘤的鏡下特征為多發結節合并彌漫性白斑樣變、胸膜充血水腫;結核性胸膜炎的特征為散在粟粒楊小結節、胸膜纖維素樣粘連、胸膜充血水腫。內科胸腔鏡檢查均未發生復張性肺水腫、大出血、惡性心律失常等嚴重并發癥,不良反應主要為切口疼痛,予以非甾體抗炎藥對癥處理后疼痛緩解。結論 對于不明原因的胸腔積液進行內科胸腔鏡診斷,具有較高的診斷率、安全性較高、創傷性較小等優越性,且易簡便操作,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診斷價值;胸腔積液;不明原因;內科胸腔鏡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2--01
導致胸腔積液的因素較多,如結核性胸膜炎導致的胸腔積液、心衰導致的胸腔積液可見于左室功能衰竭,低蛋白血癥導致的胸腔積液,惡性胸腔積液,如原發性胸膜間皮瘤、乳腺癌肺癌及其他部位的腫瘤轉移引發、風濕免疫病變導致的胸腔積液[1]。對于不明原因的胸腔積液應用內科胸腔鏡檢查,可對胸膜病變進行直視監測,同時可予以針對性活檢,是明確胸腔積液性質的主要診斷方式之一,診斷價值較高,且易簡便操作[2]。本研究選擇2020年5月-2021年5月在本院就診的不明原因的胸腔積液病人78例,予以內科胸腔鏡監測,分析內科胸腔鏡檢查的診斷價值,現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20年5月-2021年5月在本院就診的不明原因的胸腔積液病人78例,納入標準:經胸部超聲、CT檢查、胸部X線檢查、脫落細胞學檢查、常規生化檢查為胸腔積液,但未明原因。排除標準:凝血酶原時間低于40%,血小板低于40X109/L、凝血功能障礙、嚴重的肺動脈高壓(超過4.67Kpa)、嚴重呼吸困難、肺功能不全無法平臥、嚴重的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器質性心臟病、咳嗽劇烈、極度衰弱對手術無法耐受者、胸膜粘連廣泛者。全部研究對象均經本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自愿參加本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胸腔積液部位:單側36例,雙側42例。年齡21-74歲,平均年齡(44.6±8.9)歲。
1.2方法 全部研究對象均予以內科胸腔鏡檢查,病人術前予以肺功能、心電圖、乙肝病毒、常規血常規檢查,同時予以患側人工氣胸建立,病人體位為健側臥位,在皮膚至肋胸膜逐層予以2%利多卡因浸潤麻醉,進鏡點為腋后線第6/7肋間,將皮膚切開后向胸膜腔進行皮膚鈍性分離,將胸腔鏡、套管針進行垂直插入,將胸腔積液吸取干凈。在抽吸過程中,為避免肺部膨脹對視野產生影響,可讓空氣適度進入病人胸膜腔內,確保胸膜腔的壓力,吸取干凈胸腔積液后,手術者在胸腔鏡下對胸腔內組織進行依次監測,將針芯拔除,順套管迅速予以胸腔鏡插入,由近而遠、由上向下全面監測臟層、壁層的縱膈、橫膈、胸膜部位,仔細監測異常部位,同時予以活檢,術后將胸膜腔內的氣體或液體吸取干凈,閉式引流管留置,持續監測。同時予以病理檢查,以病理檢查為金標準,分析內科胸腔鏡檢查的準確性。
1.3儀器 ?日本奧林巴斯BF-240可彎式電子胸腔鏡。
1.4統計學處理分析 ?全部數據進行SPSS20.0軟件系統處理分析,計數資料為卡方檢驗,[n(%)]表示,P<0.05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胸腔積液活檢病理學檢查和內科胸腔鏡檢查結果分析 ?病理檢查結果分析,其中肝源性胸腔積液4例,膿胸8例,非特異性炎癥11例,結核性胸膜炎50例,原發性胸膜間皮瘤5例。內科胸腔鏡檢查肝源性胸腔積液3例(75.0%),膿胸8例(100.0%),非特異性炎癥10例(9.1%),結核性胸膜炎50例(100.0%),原發性胸膜間皮瘤5例(100.0%),內科胸腔鏡檢查結果與病理檢查結果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內科胸腔鏡鏡下特征分析 胸膜間皮瘤的鏡下特征為多發結節合并彌漫性白斑樣變、胸膜充血水腫;結核性胸膜炎的特征為散在粟粒楊小結節、胸膜纖維素樣粘連、胸膜充血水腫。
2.3 內科胸腔鏡檢查的安全性分析 內科胸腔鏡檢查均未發生復張性肺水腫、大出血、惡性心律失常等嚴重并發癥,不良反應主要為切口疼痛,予以非甾體抗炎藥對癥處理后疼痛緩解。
3 討論
本研究觀察不明原因胸腔積液進行內科胸腔鏡檢查的診斷結果分析,結果顯示:病理檢查結果分析,其中肝源性胸腔積液12例,膿胸8例,非特異性炎癥6例,結核性胸膜炎42例,原發性胸膜間皮瘤10例。內科胸腔鏡檢查肝源性胸腔積液3例(75.0%),膿胸8例(100.0%),非特異性炎癥10例(9.1%),結核性胸膜炎50例(100.0%),原發性胸膜間皮瘤5例(100.0%),內科胸腔鏡檢查結果與病理檢查結果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周琪卉等[3]的研究結果大體一致,內科胸腔鏡檢查為臨床醫師提供可對胸膜腔內病變的直視機會,且可對病變進行診斷和或治療,內科胸腔鏡檢查時在病人清醒鎮靜加局麻的情況下進行,一般在胸壁上僅行單點穿刺,整個操作可在支氣管鏡室完成[4-5],本研究中應用可彎曲軟鏡檢查,大大擴展的視野,內科胸腔鏡檢查對于惡性胸腔積液的診斷率高達90%以上,胸腔鏡對于結合性病變的診斷率極高,可達到96%以上[6-7]。其中對于胸膜間皮瘤的鏡下特征為多發結節合并彌漫性白斑樣變、胸膜充血水腫;結核性胸膜炎的特征為散在粟粒楊小結節、胸膜纖維素樣粘連、胸膜充血水腫[8-9]。同時經內科胸腔鏡檢查安全性較高,均未發生復張性肺水腫、大出血、惡性心律失常等嚴重并發癥,不良反應主要為切口疼痛,予以非甾體抗炎藥對癥處理后疼痛緩解[10]。綜上所述,對于不明原因的胸腔積液進行內科胸腔鏡診斷,具有較高的診斷率、安全性較高、創傷性較小等優越性,且易簡便操作,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吳京波,郭麗娟,宋鵬程,等.內科胸腔鏡下氬氣刀聯合碘伏胸膜固定術治療惡性胸腔積液的療效觀察[J].國家醫藥衛生導報,2021,27(6):869-871.
[2] 馬玉娟,何小鵬,黨焱.內科胸腔鏡常規胸膜活檢聯合冷凍活檢對胸腔積液的診斷價值[J].中國內鏡雜志,2017,23(4):81-84.
[3] 周琪卉,顏瑾,王炯,等.25例不明原因胸腔積液患者內科電子胸腔鏡檢查結果分析[J].中國內鏡雜志,2016,22(8):34-37.
[4] 付鵬,龍發,胡昕育,等.經內科胸腔鏡冷凍胸膜活檢對不明原因胸腔積液診斷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J].臨床肺科雜志,2021,26(5):649-653.
[5] 趙凡杰,候飛飛,樊芳芳,等.結核性與惡性胸腔積液內科胸腔鏡下特征比較及診斷相關因素分析[J].國際呼吸雜志,2020,40(9):651-655.
[6] 李立彬,高妍,李棟,等.內科胸腔鏡下胸膜黏連帶松解在包裹性惡性胸腔積液患者治療中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學版),2019,16(3):165-167.
[7] 朱新程,王炯.內科胸腔鏡對不明原因胸腔積液診斷價值 及惡性胸腔積液鏡下表型特征[J].臨床肺科雜志,2019,24(3):491-494.
[8] 邱鳴磊,黃永剛,任佳榮.內科胸腔鏡聯合腫瘤標志物在不明性質胸腔積液中的診斷價值[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17,24(12):1410-1413.
[9] 安蕾,張澤明,李翔云,等.內科胸腔鏡及體內癌胚抗原水平對惡性胸腔積液的診斷價值[J].國際呼吸雜志,2017,37(6):445-448.
[10] 陳慧敏,徐軻,閆雪波,等.內科胸腔鏡對不明原因胸腔積液診斷價值及結核性胸腔積液鏡下表現特征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18,23(6):980-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