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才
摘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醫學需要與時俱進,所以國內的醫學采用多媒體及網絡技術,結合雙語教學及PBL教學模式進行培養適合現代醫學的綜合性人才,從而為內分泌醫學發展提供了后備力量。
關鍵詞:內分泌;多媒體;雙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R781.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2--01
新時代背景下,國家更加注重人才的培養,尤其是醫學領域。只因為醫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新世紀是醫學生命科學的時代。在現代醫學背景下,醫學內分泌病的教學也應順應時代成為探索的主要科目,不斷的探究其創新的教學思路與教學理念,與時俱進,不斷的對自身的教學缺陷進行改進和創新,從而培養高素養的醫學生。醫學與其他學科的區別在于本學科更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是學習的根本目的。因此在教師制定教學計劃時應更加注重學生的實踐與理論結合的能力培養,在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知識的前提下,應延伸到實踐中去運用,從而加強臨床基礎技能的培訓,以及拓展臨床思維及臨床科研基礎技能的訓練。通過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的能力提升,進而盡快適應臨床實踐工作,為社會培養更多的綜合性人才做出貢獻。
一、未來醫學發展的趨勢
隨著現代醫學的飛速發展,生物學因素導致的疾病已經不再是導致人類疾病的主要因素,
人類不斷的探究過程,已經逐步的將生物學因素的疾病突破,接下來將大力探究關于生理及環境因素引起的疾病,因為這將成為現在及將來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因素。未來醫學的發展方向將從多范圍發展,,即從個體、群體、及社會等范圍內的疾病進行探究其疾病的預防及治療發展。治療生物學因素引起的疾病也突破傳統的治療理念,考慮的面更廣闊,從生物學的社會、心理及環境等方面進行綜合探究。使得現代醫學生應具備更多的綜合能力,例如,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的掌握,以及觀察病情的敏捷能力,和對于病情的準確判斷能力及獨立對情況的分析解決能力。同時,也應對醫學的創新有一定的探究精神,從而為未來醫學的進步做出創新貢獻。未來醫學對于綜合素養的人才需求更加緊缺,所以為我們的醫學教學創新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也為未來醫學的發展指明方向,也對現代的醫學生寄托了更高的希望,并賦予其發展未來醫學的使命。目前醫學教師主要任務是創新教學模式,從而創建出符合現代醫學生發展的教學模式,為培養綜合素養的醫學人才做準備。
二、多媒體、網絡技術與內分泌教學有機融合
(一)在醫學教學中使用多媒體及網絡技術的必要性。社會各方面的飛速發展,于是要求醫學也應與時俱進,創新教學模式適應飛速發展的現代科技,從而為人類提供更加有利的醫療保障。醫學教師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將以往的單純的教,改為引導開創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并將教學主體由教師改為學生,從而培養醫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互聯網時代,教師模式也發生了改變,運用現代的多媒體教學形式新穎,有利于激起學生的參與學習的熱情,同時由于教師教學前通過網絡技術查詢的資料豐富教學內容,并通過視頻、圖片及音頻等多種形式進行,從而將教學與現代科技有效的結合起來,讓醫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主動,由聽變成了說,從而加強了參與學習的主動性。
(二)多媒體、網絡參與內分泌教學的方法探索。由于現代科技運用到醫學的原因,我國的醫學教學發生了改變,摒棄了傳統死板的教學模式,結合現代科技發展了多媒體教學以及網絡教學模式,使得醫學內分泌教學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例如,教師可以課前布置一個課題,要求學生通過網絡、書籍等方式完成相關課題的幻燈片或視頻,并在課上講解,和同學之間開展探討活動,教師與學生一起通過談論的方式進行教學新模式。教師通過結合實踐的方式設計情景式教學模式,從而使學生增加了實踐的機會,并將臨床特殊疾病展現在學生的眼前,并通過直觀探究的方式,與學生進行研究臨床治療方案,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與理論結合的能力。
三、采用雙語教學與PBL教學法相結合的方式
(一)在內分泌教學中采用雙語和PBL相結合的背景。隨著國內醫學飛速發展,國內與國外的醫學交流頻繁,于是對于具備雙語能力的醫學人才需求增多。于是教育部提出明確規定培養雙語能力的人才,為我國醫學提高國際競爭力做出貢獻。PBL的意識是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這種教學方式目的性更加明確,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學習,更有針對性的進行探究,增加了教學過程的趣味性,并且在此過程中學生作為教學主體,教師是輔助教學,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討論,共同圍繞一個教學問題進行學習探究,最后通過小組代表將結論分享各所有學生,所以此學習方式廣泛在醫學教學當中運用。
(二)雙語和PBL教學法相結合的上課時機的選擇。在實習課上教師帶的學生比較少,適合運用雙語教學與PBL教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方便教師分組管理,并方便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活動。同時,教師也有充足的精力輔助每個小組的談論過程。然而教師進行大課教學過程中,學生比較多不適合運用此方法。
(三)課前準備。教師為了保證課堂的教學質量,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提前翻譯成英文發給學生,學生通過提前預習將內容中專業單詞提前通過網絡查詢出來,有助于教學過程順利進行。教師結合學生基礎的情況,將臨床的實際病例分給小組進行討論,并保證病例所涉及的基礎知識是符合小組的基礎水平的。學生通過雙語的形式將討論結果總結出來并進行分享。
(四)教學效果。教學結束后,教師準備相關的教學問題進行考察教學質量,從而督促學生能夠掌握基礎知識。考察結束后,教師結合考察結果給與學生相關基礎知識掌握情況的分析及學習建議,幫助學生將基礎知識掌握牢固,以便為進一步的學習打下基礎。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組織學生進行雙語學習,并結合國際廣泛運用的PBL教學模式,從而培養出綜合性人才。
參考文獻:
[1]胡吉,王茜茜,顧家瑞,江淼,張弘弘.內分泌與代謝性疾病學的思政課程建設總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1,13(26):83-87.
[2]吉栩,張春燕,趙曉靜,劉春蕾.以應用實踐為指導的轉化醫學創新教學探索[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0,12(17):9-12.
[3]李萍,溫曉妮.CBL教學法在運動康復專業本科生作業治療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8,15(25):51-53+62.
[4]李影娜,權曉娟,章琳,李秀麗.多元化教學法在老年醫學教學中的應用[J].轉化醫學電子雜志,2016,3(08):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