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沖
【摘要】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多個國家提出限制農產品出口。在這樣的發展態勢下,加強耕地保護、確保糧食安全已然成為我國貫徹落實耕地保護基本國策的重要手段。針對于此,本文主要立足于耕地保護制度執行情況,對耕地保護制度執行力現狀以及提升路徑進行總結與歸納,以供參考。
【關鍵詞】耕地保護制度;執行力;現狀;提升路徑
結合我國實際國情來看,因耕地具備位置固定性以及資源稀缺等特征,促使我國耕地保護制度執行力在踐行方面存在獨特要求。一般來說,耕地保護成果需要由全社會共同分享。由此不難看出,耕地保護制度基本上可以視為影響國計民生以及我國戰略布局效果的公共制度,在其制度執行力形成方面需要全社會付出努力,各執行主體承擔起自身的崗位職責,加強對耕地保護制度的貫徹與落實。
1 我國耕地保護制度執行力現狀分析
1.1 制度的明晰力
制度的明晰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視為制度本身質量的衡量指標。一般來說,內容相對含糊的制度,會讓執行者在執行過程中面臨較多不確定因素問題,往往會選擇性執行工作,最終導致整體實效難以達到預期。對于我國耕地保護制度而言,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持續推進,非農建設與耕地保護之間存在的矛盾問題日益凸顯[1]。
在這樣的發展態勢下,我國耕地保護制度建設工作得到了全面加強。雖然從客觀角度上來講,我國耕地保護制度體系始終處于不斷健全與完善的狀態當中,但是在制度可操作性與實際需求之間還是存在較大差異以及距離,主要集中表現在耕地質量與生態保護方面當中。
1.2 制度的執行力
耕地保護工作往往需要全社會人員付諸努力,針對耕地保護制度內容進行統籌規劃與合理落實。可以說,全社會對耕地保護制度的高度認同是確保該項制度得以精準執行的重要基石。結合我國實際國情來看,我國對于耕地保護制度的宣傳工作始終予以高度重視。且經過多年一系列的演講以及宣傳活動,耕地保護重要性已經成為全社會共識。
但是結合調研情況來看,部分建設用地單位對于占用耕地的補充要求并未完全掌握,也就是說,建設用地單位并未完全承擔起主體責任,在認知層面多停留在占水田補水田方面。最主要的是,公眾對于耕地保護的認知能力不夠透徹,導致不少城鎮居民單純認為耕地保護值與農民以及村集體相關,而確實忽略了耕地保護對全社會經濟效益以及生態效益發展所產生的重要影響[2]。
1.3 制度的行動力
制度的行動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衡量執行主體執行制度能力情況。如果執行主體存在責任感低且懈怠態度等問題,在執行效果方面就會大打折扣。與此同時,對于我國耕地保護制度而言,執行主體可面向全社會,在特征表現上,多以多元化特征為主。也就是說,當全民耕地保護意識不斷增強時,制度行動力才會達到最大化。
1.4 制度的督導力
制度的督導力可以視為制度執行力的重要保障。結合以往的經驗來看,制度的督導力情況在一定程度上與制度監督主體以及督導機制息息相關。雖然我國在近些年大力開展專項督查以及年度例行督察等工作內容,但是在督查工作規范化以及標準化方面還是存在滯后性問題。舉例而言,工作人員對于耕地質量以及生態保護監督檢查工作缺乏高度重視、督導機制健全完善程度不夠等問題,均會制約制度督導力的形成效果。
2 我國耕地保護制度執行力的提升路徑分析
2.1 堅持健全完善耕地保護制度體系,提高制度執行力
堅持健全完善耕地保護制度體系,基本上可以視為規避耕地保護制度執行者與制定者出現脫節問題的重要保障。在體系構建過程中,相關負責人員可堅持按照占多少以及補多少的原則理念,促使耕地農產品生產能力得以平衡。與此同時,在耕地產能補充方面,相關負責人員應該深刻意識到耕地產能補充主要與耕地數量以及單位面積產能提升額度相關。針對于此,在具體實踐過程中,相關負責人員可通過增強耕地提質改造力度以及減少不符合生態規律的盲目開發行為,提高制度執行力。
2.2 增強耕地保護制度社會認同度,落實耕地生態保護內容
一方面,主體負責人員應該通過不斷加強耕地保護以及相關制度要求的宣傳推廣,確保耕地保護社會責任以及主體成員可以深刻意識到耕地保護制度實施的必要性。盡量保障每一位主體成員可共同承擔起耕地保護責任,為我國社會效益以及生態效益健全發展提供良好保障。
另一方面,主體負責人員應該積極將耕地保護理念以及相關制度內容與國民經濟建設貫穿起來。必要時,相關部門可對當前所執行的各項惠農政策進行優化處理,以保障耕地保護制度執行力度得以深化加強。除此之外,各部門之間應該構建良好的協同互進關系,加強對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的關注力度,通過不斷提升農田生產能力,貫徹落實生態保護內容[3]。
2.3 貫徹耕地保護制度執行保障機制,全面增強執行動力
貫徹耕地保護制度執行保障機制,基本上可以視為全面增強執行動力的根本保障。一方面,各基層部門應該主動承擔起自身在耕地保護制度中所扮演的角色。并主動結合耕地保護制度要求,對工作執行期間所涉及到的流程內容進行精準貫徹與落實。另一方面,村集體經濟組織建設應該切實發揮出耕地保護的制度優勢。舉例而言,村組織帶頭人以及相關負責人員應該對當前三農政策的貫徹落實問題進行重點把握。通過不斷調動廣大農戶的耕地保護積極性,促使制度執行動力得以深化加強。
3 結語
總而言之,為確保耕地保護制度執行力得以全面增強,建議全社會全體人員應該深刻意識到耕地保護制度的重要性。并主動承擔起自身的主體責任,加強對耕地保護制度執行工作的貫徹落實力度,以期可以從根本上提高我國社會生產效益以及生態效益。需要注意的是,除上述方法措施之外,相關負責人員還應該對耕地質量以及生態保護工作進行動態化監管。如何利用現代科技手段進行支撐,實現對耕地保護全過程的監管處理。相信在全社會人員的不斷努力下,我國耕地保護制度執行力將會得到全面增強。
【參考文獻】
[1]牛善棟,方斌.中國耕地保護制度70年:歷史嬗變、現實探源及路徑優化[J].中國土地科學,2019,33(10):1-12.
[2]劉洪彬,陳文亮,李順婷,吳夢瑤,王秋兵,孫福軍.基于政策文獻量化的我國耕地保護制度演進規律研究[J].土壤通報,2020,51(05):1079-1085.
[3]張艷琳.我國耕地保護制度的變遷[J].資源導刊,2019(1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