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海雨,李擎,陳旭,楊美偲,曾艷
摘? 要:北京科技大學自動化學院黨委始終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緊密圍繞學校“雙一流”建設和“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從“堅持政治統領、堅持固本強基、堅持立德樹人”三個方面精準發力,持續推進黨的領導科學化制度化、全面提升黨支部組織力戰斗力、切實增強師生思想政治教育針對性實效性,為推動學院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思想引領和組織保障。
關鍵詞:政治統領;固本強基;立德樹人;基層黨建
中圖分類號:G641?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1)32-0180-04
Abstract: The Party Committee of the School of Automa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puts the party's political construction as paramount, fully implementing the party's educational policy, closely centering on the school's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and the "three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pilot work of comprehensive reform. In order to continuously promote the scientific and institutionalized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to comprehensively enhance the organizational and combat effectiveness of the Party branch, and to effectively strengthen the pertine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we accurately exert efforts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adhering to political leadership, insisting on strengthening the foundation, and insisting on cultivating people", to provide strong ideological guidance and organizational guarantee for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college.
Keywords: political leadership; strengthening the foundation; moral education; basic-level Party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北京科技大學自動化學院黨委深入貫徹落實教育部、北京市和學校黨委關于高校院系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精神新要求,強化政治功能、履行政治責任,以政治建設為出發點,以提升黨支部組織力和思政教育實效為切入點,以推動學院事業發展為落腳點,不斷提升黨建工作質量,切實發揮黨建對學院各項事業發展的牽引、保障作用。
一、堅持政治統領,持續推進黨的領導科學化制度化
學院黨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師生頭腦,堅持將黨的領導貫穿學院治理體系全過程,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扎實把好教學科研管理等重大事項的政治關,確保上級黨組織、學校黨委的各項決策部署在學院不折不扣貫徹落實。
(一)突出理論武裝,強化政治引領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教育引導學院師生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1]。一是在學院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中創新構建“四學”機制(原原本本自學+聚焦專題領學+聯系實際辯學+推動工作踐學),突出問題導向,中心組成員帶著問題自學、盯著問題領學、剖析問題辯學、解決問題踐學,將“破解難題”貫穿“四學”各環節,切實提升運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能力,把學習成效體現到增強黨性、提高能力、改進作風、推動學院高質量發展上來。二是在師生理論學習中深入實施“五學五講”模式(黨委委員導學+全體黨員自學+輪值黨員領學+發言黨員辯學+缺勤黨員補學、領導干部講政策+專家學者講理論+榮休教師講奉獻+先進學生講心得+優秀校友講成長),做到以講帶學、以學促思、以思踐行,促進師生學思悟貫通、知信行統一,不斷增強黨性、提升素養。學院每年組織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20余次、師生理論學習300余場,通過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地開展學習,師生政治素養明顯加強。
(二)突出機制建設,強化政治領導
持續完善基于黨委會、黨政聯席會和學術委員會、教代會等各類會議制度的“1+1+N”決策體系和管理運行機制,確保將黨的領導貫穿學院治理體系全過程,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一是“一明晰五著力”發揮黨委政治核心作用。明晰黨委會決策內容和由黨委會先行研究再提交黨政聯席會決定的具體事項,在辦學方向、干部和教師隊伍建設、教學科研管理等重要事項中嚴把政治關。同時,在以下5個方面著力發揮黨委作用:著力發揮政治路線、政治立場、政治方向上的引領作用;著力發揮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上的保證監督作用和“三重一大”問題決策上的把關作用;著力發揮干部和教師隊伍建設中的主導作用;著力發揮學院行政依法行使職權、推動建設發展和教學科研管理工作的支持保障作用;著力發揮對學院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工會、共青團、學生會、研究生會工作的領導作用。二是“一突出四確保”構建規范有序的管理運行機制。通過主持黨委會、黨政聯席會,突出黨委書記的決策地位。通過厘清黨委、行政、學術、教代會等多主體功能定位和權責邊界,梳理重點事項決策流程,確保黨委會對學院工作的政治領導權、確保黨政聯席會對學院重要事項的決定權、確保學術委員會對學術學科事務的審議權、確保教代會對涉及教職工利益密切事項的民主管理監督權,從而保證學院重要事項決策民主公開透明、各主體良性互動、形成合力[2]。學院每年召開黨委會、黨政聯席會、學術委員會、教代會等各類會議100余次,研究并落實事項200余項,近年來學校對學院年度考核成績、師生對學院工作滿意度穩步提升。
(三)突出政治標準,把好政治關
制定《中共北京科技大學自動化學院委員會履行政治責任、把好政治關的實施細則》等文件,不斷完善學院黨委、黨支部在隊伍建設、教育教學等工作中把好政治關的長效機制。一是“雙維多層”將政治要求貫穿師資隊伍建設全過程。在教師聘用、晉職晉級、評獎評優、考核定崗、課題申報、導師遴選等工作中逐層把關,推行政治維度和業務維度雙考核,嚴格執行政治“第一標準”。通過黨支部考察、學院黨委書記重點談話、黨委會討論等逐層把關,做好政治維度的考察;通過系所評估、系主任及院長重點談話、學術委員會討論等逐層把關,做好業務維度的考核。二是“三必程序”強化黨支部政治審核。在教職工評聘工作中“必聽”所在單位黨支部意見;在干部任職推薦考察時“必找”所在單位黨支部書記談話;在教職工年度、聘期考核時由黨支部書記牽頭開展,“必經”所在單位黨支部審核。同時,在職稱評審、崗位聘任、出國審批等事項審批表格中增加“黨支部意見”欄,發揮黨支部的政治把關作用。三是“雙導師制”強化青年教師政治引領。加強對新入校青年教師的重點培養,除為每一名青年教師指定一名業務導師外,還要配備一名政治導師,在提高他們業務能力的同時,實現政治素養的全面過硬。近年來,學院引進的人才、新入校和晉職晉級的教師、獲獎的教職工在政治關、師德關方面做到了“零投訴”。
二、堅持固本強基,全面提升黨支部組織力戰斗力
學院黨委堅持以黨支部規范化建設為抓手,以提升黨支部組織力為重點,圍繞教育、管理、監督黨員,組織、宣傳、凝聚、服務師生“七個有力”要求,聚焦使命任務、創新方式方法,不斷增強師生黨支部凝聚力向心力戰斗力,把支部建設成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學院各項事業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
(一)以規范化建設促進教職工黨支部發揮作用
嚴格規范落實“三會一課”等組織生活制度,扎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堅持不懈抓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一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和全體黨員干部的終身課題[3],不斷強化教職工黨支部政治功能和教師黨員作用發揮。一是開展 “三以三促”支部規范化建設。以補學制度促進理論學習全覆蓋,要求凡因故未能參加支部理論學習的教師,均需提交500字的補學文章,其中本人心得體會不少于300字,把學習的剛性約束轉化為教師主動學習的行為自覺;以“雙帶頭人”培育促進支部書記履職能力的提升,通過因材施策、針對培養,把符合條件的學術帶頭人選拔為黨支部書記,把有條件的黨支部書記培養成為學術帶頭人,實現黨建能力、業務能力雙提升;以支部活動立項促進中心工作開展,要求支部的基層立項要緊密圍繞學校、學院和本系所中心工作開展,學院黨委加強目標管理和過程指導,切實將支部建設的動能轉化為推進工作的效能。二是開展“四比四看”黨員教育活動。通過開展“比學習看素養、比責任看擔當、比成果看業績、比服務看形象”專題教育活動,增強了教職工黨員服務中心發揮作用的意識和能力,學院涌現出了一大批在教書育人、科學研究中“站得出、信得過、靠得住”的先進人物。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學院黨員教師迎難而上、主動擔當,發揮了“三穩三保” 的主力軍作用(穩思想保安全、穩隊伍保教學、穩服務保就業),累計捐款10000余元,開展值班值守等志愿服務2000余小時。近年來,學院入選學校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專項2項、“基層黨組織書記工作室”1個,1名支部書記參加了全國高校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高級研修班;基層黨支部活動立項申報率達到100%,并多次獲立項活動一等獎、二等獎以及優秀組織獎。
(二)以品牌活動帶動學生提升黨建質量
堅持以黨建品牌活動為牽引,著力提升學生黨支部的組織向心力、服務群眾力,著力培養政治合格、品德合格、執行紀律合格、發揮作用合格的大學生黨員[4]。一是深入實施“1+1”支部共建活動。學院黨委加強頂層設計,組織學生黨支部和城鎮社區、郊區農村、中小學校、高新企業“四種”目標支部結對共建,開展科技助老、消費扶貧、送教下鄉、技術共創等“四類”共建活動,助力國家脫貧攻堅、智慧城市(社區)建設等重大戰略,提升支部組織凝聚、服務社會的能力。為保障活動效果,學院定期召開立項評審會、中期匯報會和工作總結會,加強督促指導,確保活動順利實施。近年來,學院獲北京市紅色“1+1”示范活動三等獎5項、優秀獎9項,并和北京時代凌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西城區西交民巷社區等單位形成了穩定深入的共建關系。二是創新開展黨員述責測評活動。學院黨委自2007年開始實施學生黨員述責測評活動以來,即學生黨員面向所在班級對自己一年來履行黨員責任的情況進行陳述,接受群眾的質詢,并采用無記名投票的形式進行滿意度測評。經過10多年的不斷探索實踐,目前已經形成以“公開承諾、履責踐諾、述責述諾、民主評諾、選樹典型”為主線,以黨員述責測評網絡系統為平臺,目標牽引、過程引導和反饋提升有機結合,黨員“亮身份、做承諾、促履責、樹形象”閉環教育管理的品牌黨建活動,很好地發揮了學生黨員在思想、學業、服務等方面的模范帶頭作用,促進了黨性和行為自覺。學生黨員述責測評活動現已在全校推廣,并先后入選學校“一院一品”基層黨建創新項目、北京市基層黨建創新項目孵化工程、教育部高校輔導員工作精品項目,得到了中國教育電視臺和《中國青年報》的關注及報道。
三、堅持立德樹人,切實增強思政教育針對性實效性
學院黨委堅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緊密圍繞學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工作要求,切實將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教育教學、科學研究、管理服務等各個環節,不斷加強教師師德建設,強化教師育人職能,持續深化大學生思想政治引領工作[2]。
(一)提升教師師德水平,強化教師育人職能
建立健全的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堅持師德“第一標準”,把師德師風教育放在教師培養的首要位置并貫穿教師職業生涯始終。一是加強考核和監督。完善崗位聘任、聘期考核實施細則等制度,在評獎評優、崗位聘任等工作中均須進行師德師風審查,師德考核不合格者年度考核評定為不合格。嚴格落實院領導聽查課、教學督導、學生評教等制度,創建黨員先鋒崗和黨員示范課,設立意見反饋箱,構建起教師、學生、家長和社會多方面廣泛參與的師德監督體系,督促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5]。二是加強教育和宣傳。嚴格落實教職工周四理論學習制度,將《新時代北京科技大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作為全體教師必學內容,并納入學習計劃中,組織各系所中心開展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大學習大討論大落實,邀請專家作師德師風專題報告,突出正面引導、深化警示教育。同時,深入挖掘學院60余年發展史中的典型事跡,創作話劇《矢志》,再現了我國軋鋼自動化控制領域開拓者、我校自動化系首任主任孫一康教授科技報國的感人事跡,塑造了學院的師德榜樣和精神符號,形成了以“四有四爭”(有理想信念,爭做領航先鋒;有道德情操,爭做師德先鋒;有扎實學識,爭做育人先鋒;有仁愛之心,爭做服務先鋒)為核心的新時代學院教師價值體系,努力將“四有”好老師、“四個引路人”和“四個相統一”要求落實在教書育人工作中。近年來,學院涌現出一批如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提名)、北京市師德先進個人、北京市優秀教師、北京高校優秀德育工作者等先進典型;話劇《矢志》獲學校文化建設工作重點立項并多次在“自動化學院60年”慶祝大會、“榜樣自動化”學生表彰大會上展演;學院有4門課程獲批學校“課程思政特色示范課程”。
(二)加強學生思想引領,提高學生培養質量
構建起制度完善、組織有力、成效顯著、特色鮮明的“三全育人”工作模式,深入實施“三學三用”育人計劃,努力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一是“學信仰,用愛國主義精神鑄夢”。堅持愛國主義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六個納入(納入全體黨員輪訓計劃、納入入黨積極分子黨校培訓、納入理論學習、納入主題黨日、納入主題班團日、納入日常深度輔導),實施全體學生、積極分子、預備黨員、黨員的“四階遞進”分層分類教育[6],組建專家導學團、學生宣講團、教師輔導團“三支隊伍”,圍繞抗疫精神、脫貧攻堅精神等內容開展課內課外、線上線下、集中分散相結合的“全天候、全覆蓋、浸潤式”思想教育,筑牢學生堅定理想信念的“精神高地”。二是“學本領,用勤學求真追夢”。堅持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打造全程導師+任課教師+班主任+輔導員+小班主任+高年級學長“六位一體”協同育人隊伍,構建“一體三翼”(以學業輔導中心為主體,導師領航、朋輩助力、索奧勵能三維并舉)的優良學風創建模式,優化“四輪驅動”(完善創新創業平臺建設、打造專業雙創指導團隊、注重科技成果培育轉化、營造科技創新文化氛圍)的創新創業工作機制,不斷增強學生專業學習、學以致用、科技創新的能力和水平,深耕學生提升綜合素質的“學習園地”。三是“學擔當,用奮斗力行圓夢”。堅持以“四個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和“三個結合”(個人成長和祖國需要結合、和人民期待結合、和社會發展結合)引領學生以擇業就業、科技創新、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7],領航學生以主動擔當作為“奮斗陣地”。近年來,學生培養呈現“四高”特征(課程通過率高、競賽獲獎率高、深造率高、就業率高),本科生課程通過率超過97%、競賽獲獎率近40%、深造率近60%、就業率近98%。學院223名學生參與國慶70周年服務保障活動、100余名學生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志愿服務、100余名畢業生選擇參軍入伍或到祖國最需要的西部地區和縣級以下基層崗位建功立業;“睿羹防抖餐具”“VisEar智能助盲儀”等多支學生科創團隊,以科技助醫、助盲、助老,斬獲“互聯網+”國賽銀獎、“挑戰杯”國賽金獎、iCAN國際總決賽金獎等高水平競賽獎項,事跡多次被中央電視臺、學習強國等媒體報道。
四、凝心聚力促發展,開創事業新局面
學院黨委堅持“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充分發揮定向把關、引領保障和凝心聚力作用,推動學院各項事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學科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在教育部第三、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評B+,并列全國第17名;2018年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獲批一級學科博士點,實現了自1986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以來的重大跨越;2019年人工智能科學與工程成為北京高校高精尖學科。
本科教育進入第一方陣。自動化專業入選國家首批一流專業建設點,通過兩輪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入選北京市一流本科專業,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人工智能專業是國家首批35個人工智能專業之一。
人才引培實現歷史突破。學院涌現出國家基金委優青、北京市杰青、北京市教學名師、寶鋼優秀教師獎等10余名高層次人才,其中自主培養了國家級稱號人才3人次、省部級稱號人才6人次,在高端人才培養上實現了新的突破。
科學研究取得豐碩成果。學院負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防軍工重大項目等國家級重點重大項目/課題20余項,百萬以上橫向項目20余項,發表三類高質量論文30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50余件,其中轉讓10余件。
北京科技大學自動化學院黨委將以獲評北京高校先進黨組織為契機,堅持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定位、高要求推進、高質量落實黨建工作,團結帶領全體師生黨員繼續秉承“抓一流黨建、創一流業績”的奮斗目標,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無私奉獻、砥礪奮進,努力推動學院各項事業再上新臺階。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課題組.深入學習習近平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30-142.
[2]武貴龍.突出政治功能 強化政治擔當 不斷加強高校院(系)黨的領導——基于北京科技大學基層黨建工作的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9(4):128-131.
[3]鄭吉春.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精神 堅決打好高校黨的政治建設攻堅戰[J].北京教育(高教),2020(7):8-9.
[4]武貴龍.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引 譜寫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新篇章[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1):1-5.
[5]李臻.新時代高校以黨的政治建設統領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實踐進路[J].北京教育(德育),2020(11):7-11.
[6]唐城.增強推進高校黨的政治建設的自覺性和堅定性[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0(9):56-57.
[7]黃蓉生.新中國成立70周年高校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的主要經驗[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