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昌媛
摘 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針對初中英語教學而言,在實踐的過程中要充分做到與時俱進,不斷改進和創新教學方法,同時也要充分適應新課改的相關要求,有效整合和滲透傳統文化的相關內容,進而為學生英語核心素養和綜合素質的有效提升提供必要的支持。同時要著重關注,在兩者整合的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或者不足,對此,要探究問題的根源,在問題導向意識的引導之下,使初中英語教學和傳統文化進行更深層次的融合整合,進而體現出應有的教學成效。基于此,本文重點分析當前初中英語教學與傳統文化整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應對策略等內容。
關鍵詞:新課改 初中英語 傳統文化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11.012
在當前全球經濟、文化一體化進程進一步加快推進的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也需要著重做到與時俱進,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切實體現出文化教育的相關內容,將其核心內涵和精髓與課堂進行充分的整合,在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中切實滲透,以此體現出初中英語的教學成效,為學生綜合素質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
一、初中英語教學與傳統文化整合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并沒有充分認知和落實新《課標》的相關內容
從整體情況來看,在當前的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教師都開始重視傳統文化的滲透,引入傳統文化的精髓。但從具體調研情況可以看出,在兩者整合滲透的過程中,并沒有完全落實新《課標》的相關內容,存在一定的漏洞或者偏頗,并沒有精準有效地把握新《課標》的具體要求和細則,對于核心內容缺乏深入的理解,不能正確認知相關標準,由此導致兩者整合滲透存在一定的錯位,并沒有充分確保教學目標和教學實踐有機結合,導致初中英語教學和傳統文化的整合成效不盡如人意。
2.教師缺乏綜合能力,在傳統文化素養方面比較欠缺
在初中英語教學和傳統文化的整合過程中,英語教師的綜合素養,特別是傳統文化素養對于兩者的整合效果具有關鍵性的影響。但通過實際情況可以看出,很多教師對于傳統文化并沒有深入認知,缺乏足夠的整合能力和綜合素質,對于傳統文化往往沒有深入挖掘其內涵,因此在實際的初中英語教學環節不能充分整合傳統文化的具體內容,這導致整體的整合和教學效果不夠理想。同時,在新課改的推進工作中,教師往往對于傳統文化和初中英語教學的結合點不能充分掌握,與學生缺乏足夠的傳統文化溝通和交流,在教學之前和教學過程中,都沒有真正意義上融合滲透傳統文化的具體內容,進而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受到嚴重影響,這類情況嚴重影響到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深入學習和有效地傳承弘揚,更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
3.初中英語教學和傳統文化的整合系統性不足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整合傳統文化的相關內容時,往往只是根據教材內容來進行,并沒有充分體現出整合的全面性,系統性和深入性,教師教學環節往往只是照本宣科,照抄照搬課本的相關內容,缺乏自身的獨立觀點,進而導致整體的教學和融合過程比較枯燥乏味,學生缺乏足夠的學習興趣和了解欲望,進而導致無法實現新《課標》的相關要求,與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也不能充分吻合。此外,英語教材對于英語教學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但是兩者的整合過程中缺乏系統性和完善性教學計劃,安排不夠科學可行,因此導致學生無法充分融入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來,這對于學生的英語學習和理解傳統文化都會造成嚴重限制。
二、初中英語教學與傳統文化的融合策略
1.進一步有效落實新《課標》的具體內容,轉變教學觀念
在新形勢下,特別是在新《課標》的指導之下,針對初中英語教學而言,要充分做到與時俱進,對于新《課標》的具體要求和標準要進行充分的認知學習和理解,并且以新《課標》的具體要領為著手點,針對教學理念、教學模式等進行不斷地改進和創新,這樣才能取得應有的教學成效。在教學觀念方面,也要不斷轉變和優化,更加關注整合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實踐的過程中使傳統文化在英語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中得到充分的滲透融合,以此為整體英語教學效果的增強提供必要的支持。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不能只是停留在簡單的詞匯理解和語法講述上,需要更充分地體現出傳統文化的優勢和價值,同樣“What are you doing”“Can I help you”等簡單語法形式,要更有效的突破,確保靜態的教學模式轉變成為師生共同交流、共同互動的一種動態教學程序。教師要明確這樣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要求,在傳統文化的整合滲透過程中體現出教學效果。例如,在noodles等相關知識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可以引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相關內容,舉出傳統食品文化,以此獲得更加良好的學習效果,讓學生更有興趣融入其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成效。
2.進一步有效提升教師的傳統文化整合能力,使其綜合素養顯著提升
在新課改背景下,要想確保初中英語教材和傳統文化進行更深層次的整合和滲透,需要初中英語教師具備應有的文化整合能力和綜合素養,對于傳統文化進行深入的理解和認知,挖掘和應用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使各類內容能夠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融合滲透,以此體現出更為顯著的教學成效。初中英語教師要進一步提升自我的文化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對于傳統文化要有自身獨特的理解和深刻的體會,這樣才能在初中英語教學和傳統文化整合過程中游刃有余,為整體的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必要的師資保障。與此同時,也要確保初中英語教師深入理解和掌握新《課標》的相關要求,結合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針對傳統文化滲透的教學策略進行改革和完善,具備教材資源的挖掘應用和處理能力,使教材涵蓋更多的傳統文化元素和德育內容,進而為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和跨文化應用能力切實提升奠定基礎。作為新形勢下的初中英語教師,要嚴格按照新《課標》的相關要求,對于實際的教學內容和傳統文化的整合部分進行針對性的優化和增減,使兩者的核心內容得到切實的對接,以此在更大程度上提升課堂時間的利用率,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同時結合教學相關內容和教學體系,實現拓展教學,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形成更為完善的知識體系,從而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訓練,進而為學生英語成績的提升和中西方文化感知、應用能力的增強奠定基礎。
3.確保初中英語教學和傳統文化進行深入性、系統性的整合和滲透
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要進一步有效利用信息化技術和多媒體手段,把初中英語的相關內容和傳統文化進行更加生動形象地融合和滲透,使各類教學手段和先進模式得到整合應用,以此體現出英語教學內容和傳統文化的深入融合,對于課程資源進行深入地挖掘和利用,使教材內容不斷豐富和完善,進而體現出英語教學和傳統文化的整合效果。另外,在具體的課程教學過程中以及考試中,都可以充分融入優秀的傳統文化,以此有效突破應試教育的弊端。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也要著重關注實踐教學的相關內容,在實踐過程中有效開展與傳統文化相對應的英語文化活動,或者演講比賽等相關形式,通過全面多元的英語實踐活動,體現出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教師要組織初中生參與多種多樣的英語競賽活動或者傳統文化活動,使各類活動可以充分體現出英語教學和傳統化的相關內容,在知識競賽、演講比賽或者成語競賽等方面有效整合,開闊學生視野,實現優秀傳統文化和英語課程之間的全面整合。
綜上所述可以充分看出,在當前新課改背景下,有效確保初中英語教學和傳統文化進行深層次的融合,體現出兩者的整合效果,是十分關鍵的內容,也是新課改的相關要求。在實踐的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兩者整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然后進行根本上的應對和處理,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 在兩者整合的過程中有效完成新《課標》的相關目標。
參考文獻:
[1] 魏靜《借助傳統故事繪本在英語教學中滲透中華文化》,《華夏教師》2019年第17期。
[2] 郭新蘭《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研究》,《課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52期。
[3] 季曉梅《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培養策略》,《英語教師》2019年第23期。
[4] 徐宇霞《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英語教育中的文化教育研究》,《中國校外教育》2015年第9期。
[5] 張兆月《基于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英語教育中的文化教育研究》,《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