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將傳統文化的學習滲透到小學課堂,在小學課堂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教育,對于幫助小學生弘揚和傳承傳統文化,樹立正確、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將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滲透在小學體育課堂當中,不僅增加了小學體育教學內容的多樣性,并且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了解傳統文化知識,培養其優秀的體育精神和愛國情懷,樹立起民族文化自信心,可通過學習傳統的體育項目,既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進行體育活動,又能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體會到傳統文化的魅力。
關鍵詞:小學體育 傳統文化教育 滲透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11.025
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中,要求學生德、智、體、美、勞共同發展,其中體育是教育領域一直關注的學科,在學生成長的各個階段都制定了一定的標準,對于學生的發展來說非常重要。小學體育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體育知識的學習以及實踐運用。身體健康是學生發展的必要前提和立足之本,通過在小學體育教學課堂中融入傳統文化知識的學習,能夠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很多教師在進行傳統文化知識滲透時,與體育課堂結合得還不夠成熟。并且在現代科技的影響下,很多小學生沉迷于網絡或者網絡小說等,甚至受到一些不健康的信息影響,對于傳統文化的知識了解得少之又少。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該運用創新的思維方式和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和傳承傳統文化。
一、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方式單一,無法充分地發揮學生的自主性
受到應試教育大背景的影響,如今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模式比較固定,主要內容為進行體育理論知識的講解和動作的示范,再組織學生進行階段練習,學習過程比較枯燥,使得學生處于比較被動的學習狀態,教師偏于理論知識的教授,對于傳統文化知識的滲透較少,甚至有的教師缺少這方面的意識,教學理念比較傳統和落后,沒有積極地響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進行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的創新,并沒有做到寓教于樂,導致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很難得到充分的發揮。由于小學生的學業繁重,很多教師和家長更注重文化課的學習成績,甚至出現體育課被別的學科教師占領的現象,這是一種不好的現象,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身體素質的提高。教材作為教師的開展課程教學的主要依據,很多教師對其產生了很大的依賴性,沒有進行課外知識的拓展,不知道怎樣將傳統文化知識與體育課進行科學的、合理的結合,這給傳統文化的滲透增加了一定的難度。
2.未充分聯系實際情況,課堂互動不足
在小學體育教學課堂中,大部分教師都是根據教材的基本內容進行講解,并沒有進行課堂內容的拓展和豐富,在知識的講解中,內容缺少新意。在體育教學中學生需要具有積極的學習態度,一味地根據教材講解,而不考慮學生的實際掌握情況,進行教學計劃和教學策略的調整,會導致很多學生跟不上課堂教學進度或者一些領先于教學進度的學生浪費了寶貴的學習時間。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的課堂互動機會比較少,一般的教學模式中,教師進行知識的教授和動作的示范之后,學生跟隨練習,師生之間沒有交流溝通的機會,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不高,教師對于學生的體育活動沒有進行有效的監督,導致一些自制力差的學生完不成布置的體育任務。對于學生的課堂反饋,很多教師都不夠了解和不夠重視,這也使得教師在進行教學創新,將傳統文化滲透進體育課堂時,進程比較緩慢。
3.傳統文化滲透需要創新理念,缺少具體方案的落實
很多教師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已經擁有了要將傳統文化知識滲透到體育教學課堂中的意識,但是由于自身的思維還沒有完全轉換以及個人的教育教學能力有限,缺少一定的教育培訓,使得很多教師在嘗試新的教學內容時,缺少具體可行的方案,或者教學方案的實施效果不盡人意,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在體育課堂中,課程內容一般為強度較高的體育活動,沒有放松的環節,導致學生一時無法承受,壓力較大。很多教師無法合理分配時間,傳統文化知識的滲透也自然得不到平衡。教師在進行傳統文化知識的滲透時,缺乏一定的經驗,因此迫切需要創新理念和思維,創造傳統文化的滲透方式,僅僅靠口頭講授是無法讓學生深入地體會傳統文化的魅力。很多教師缺少在課堂中滲透傳統文化的具體落實方案,課程內容逐漸變得形式化。
二、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策略分析
1.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傳統文化滲透
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可以通過口頭講解的形式,比如講一個體育運動的演變歷史或者相關的歷史小故事,以此增加課堂的趣味性。除了口頭講述,還可以在室內利用多媒體,進行相關體育活動的講解,更加直觀形象地將體育運動與傳統文化知識相結合。比如在進行足球活動時,教師可以借助圖片或者視頻的形式,講述體育運動在中國歷史上的發展,提高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樂趣。或者運用情境教學的方式,將傳統文化知識與體育教學相結合,在小學生的認知范圍內,提供一些切實可行、貼合教材的情境,在合適的切入點進行高效滲透。可以結合當代的音樂或者舞蹈,在體育活動中融入一些學生比較喜歡的古風元素,配合音樂進行健美操或者適合的體育運動。
2.聯系實際情況滲透傳統文化
很多教師在進行體育課堂教學與傳統文化滲透相結合時,缺少合適的方式,在進行傳統文化講解時比較生硬,教師應該聯系生活實際,根據現代體育運動的特點與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進行巧妙地結合,讓學生生動地、直觀地了解傳統文化的魅力,同時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受當前時代的影響,學生很少能定期進行體育鍛煉和學習傳統文化知識。教師應該盡力改變這一現狀,可以將中國傳統的體育項目,比如踢毽子、跳繩等納入學生日常學習的任務中,適量減少學生被網絡游戲占用的時間,通過一些有趣的、傳統的民間體育活動,提高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時間。教師可以舉辦一些團體小游戲比賽,比如花樣跳繩比賽、踢毽子比賽等,增加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同時使傳統文化更自然地融入體育教學中。
3.將傳統文化滲透在體育教學的各個環節
對于傳統文化知識的學習應該體現在體育教學的各個方面。在進行體育運動時,教師可以以一些鼓舞人心、朗朗上口的四字成語作為學生的口號,例如全力以赴、自強不息,并鼓勵學生選擇一句詩詞,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培養學生堅韌的精神力量。在進行跑步運動時,以鼓點代替哨聲,在體育項目中加入武術的練習,通過互聯網進行體育運動的歷史和體育知識的宣傳,充分利用高科技的力量,豐富學生們的學習內容和學習類型,充分利用周邊的教學資源,更好地實現傳統文化與體育教學地融合。
小學體育作為一個重要的學科,與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學習結合起來會取得非常顯著的教學效果,與其他學科的應用不同,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更注重學生的實踐操作,比如進行一些體育運動等,這對于教師來說增加了一定的挑戰,這就需要教師提高自身文化素養和教學水平,使傳統文化知識更好地滲透到小學體育課堂中去。通過多樣的、豐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促進學生的全方面發展,并且使傳統文化知識得到更好的傳承。及時改善小學教育課堂中的不足之處。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性格特點,創造新穎的、科學的教學模式,對具體的教學方案進行貫徹落實,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與文化知識素養,提高傳統文化滲透教學的意識。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進行傳統文化的滲透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的不斷努力和學生的積極配合,才能提高教學效果,實現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 賀玉娟《中小學體育課程中設置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研究》,《內江科技》2008年第10期。
[2] 華寶元、華敏潔、王海波《體育教學中釆茶舞與茶文化的引入與發展模式探討》,《福建茶葉》2018年第5期。
[3] 郭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體育教學中的滲透——以小學體育教學為例》,《成都市陶行知研究會第六次“教育問題時習會”論文集》2019年。
[4] 姜世忠《論民間傳統體育游戲回歸小學體育課堂》,《拳擊與格斗》2019年第2X期。
(劉少華,1993年生,男,漢族,山東濟寧人,大學本科,初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