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純
(益陽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益陽 413000)
實施自主就業創業勞動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高等教育改革必須通過課程體系建設來實現。在現有基礎上,對我國當前自主就業創業勞動教育課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從自主就業創業勞動教育體系的系統整合課程、模擬培訓課程、商業實踐三個方面闡述了我國高職自主就業創業勞動教育課程的目標,完善高職自主就業創業勞動教育課程體系,發揮高職自主就業創業勞動教育課程體系的保障機制。
在新時代背景下,高職開展的自主就業創業勞動課程中,其課程教學內容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即我國高職開展的自主就業與創業的相關勞動教育資料存在不豐富的情況,大部分高職開展的自主就業創業勞動教育課程仍處于教育試點階段。當前高職開展自主就業創業勞動教育課程涉及企業管理和創業計劃等相關內容,但是在實際的課程教學開展中,自主就業創業勞動教育課程仍然存在諸多問題。[1]
高職開展自主就業創業勞動教育,其主要以學生選修課的形式存在,但是其實際的教學效果為學生知識掌握與勞動教育的質量相對較差。其課程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單一的教學模式,造成勞動資源的極大浪費,甚至導致一部分學生的創業能力和形式的培養落不到實處,造成學生就業創業難的問題。現階段高職學生就業創業問題,需要結合學生的勞動教育進行創新,讓學生從學校到社會的無縫銜接,以此培養高職學生的崇高理想和社會責任感,同樣也能夠通過勞動教育與就業的有效融合,來緩解當前人才急需的形勢。
高職學生就業教育主要集中在大三下學期課程體系中。雖然學生的整體素質較高,但是實際的學習心理和勞動教育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如存在部分學生不能夠找到合適的工作,造成新形勢下家長與學生就業思想的轉變。將高職學生就業教育與勞動教育結合,有助于改變當前學生專業技能和素質較低的問題,同時消除學生就業工作開展效果不佳等情況。[2]
高校自主就業創業勞動教育課程對于教師的實際要求往往過高,大部分的教師不能夠滿足實際的課程教學需求。針對良好的就業創業勞動課程教學,不僅要求教師具備理論知識,同時也具備實踐教學經驗。因此,針對新形勢下自主就業創業勞動教育課程的教師缺乏創業或投資的經驗,并且對企業的運作情況不熟練,造成課堂教學質量較差的情況。教師以及專業的學科帶頭人在創業經驗、實踐經驗等方面存在不足,實際理論與實踐之間缺乏一致性,并受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導致開展自主就業創業勞動教育時忽視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導致對于學生良好社會創業技能、鮮明個性以及創造性思維等層面的培養不足。例如高職自主就業創業勞動教育受到創業園區、資金、專業理論學習等方面的限制,不能有效地應用于商業實踐中。[3]
在當前的教學中,部門管理人員認為高職自主就業創業勞動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參加競賽,或讓學生就業或創業,或者開展各種商業競爭。[4]在這一類認知的誤導下,大多數教學僅僅是為了學生的資格證書、社會實踐和科研項目、企業實習生創業實踐活動等進行開展,導致學生實際參與創業項目的過程較少,無法有效地獲得實踐經驗。
自主就業創業勞動教育課程作為綜合性的課程體系,建立跨學科的教學模式。因此,在高職自主就業創業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建設上,需要融入創新創業理念,來進行自主就業創業勞動教育。其實際的開展需要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和創新的創業人格,使學生具有創業的基本意識和創業精神,讓學生能夠得到有效的經驗教學,為創業就業提供保障。[5]
在新時代背景下就業創業勞動課程建設中,需要重視學生心理素質的建設。課程建設需要學生具有專業的發展特點,也著重于培養學生創業綜合素質,確保學生以堅強的意志力和積極的態度為出發點,讓學生綜合能力得到有效培養。對于企業知識結構方面的教育,關鍵是要使學生形成合理有序的知識結構,即具備專業知識、管理知識和綜合知識,幫助學生樹立主動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觀念,善于拓展知識,靈活運用各種知識解決實際問題。[6]
在實際的就業創業勞動課程建設中,需要提高創業實踐能力。通過自主就業創業勞動教育課程的開展,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管理能力和危機控制能力,為學生實現自主創業提供前提條件。通過讓學生了解企業文化,開展創業技能實踐,并且為少數民族學生提供經濟支持、技術支持,可以幫助他們自主創業、實現自我價值。[7]
高職的就業創業課程教學中,進行勞動教育理念的滲透,其課程改革需要構建學科交叉的課程體系。通過學科交叉,從而實現勞動課程教學的交叉覆蓋,通過混合式的就業創業課程教學模式,優化課程教學質量,同時也能夠滿足學生的多方面需求,以此實現課程教學效果的優化。自主就業創業勞動教育課程作為自主就業創業勞動教育的形式和平臺,完善課程教育體系,有助于提升課程教學質量,實現教學目的。在完善就業創業勞動課程教學體系的過程中,需要重視創業環境建設,通過在高職教育教學中滲透就業創業勞動教學,結合實踐教學,從而提升課程教學質量。同樣,就業創業勞動課程教育體系完善,需要重視學生創業素質和創新意識的培養,通過幫助學生構建一個全面、系統的就業創業勞動課程學習體系,以此優化就業創業勞動課程教育教學。
勞動教育理念運用到自主就業創業課程的教學改革中,其教學資源的完善,不僅能夠實現學生的勞動陶冶教學,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了解就業創業特點,拓寬勞動教育教學內容。在信息化時代的新背景下,課程的開展可以借助慕課、微課等形式開展,從而實現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面對當前我國高職自主教育創業水平參差不齊的現狀,教育發達地區應加大對教學資源的投入與開發,并將精品課程資源傳播到教育相對落后的地區,實現資源均衡配置,解決落后地區師資、場地、資源等勞動教學條件不足的問題。通過對就業創業勞動課程體系的完善,教學實踐與培養教學相結合,完善學生的就業創業教育,同時通過良好的實踐來培養學生的就業能力、創業能力和專業能力。因此,就業創業勞動課程的教學,需要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通過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為學生后期創業就業提供保障。在就業創業勞動課程能力的培養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新意識,可以讓學生參加“挑戰杯”商業計劃競賽,讓學生為企業或考慮創辦小企業制定商業計劃,最終項目得到落實。學生要主動學習和綜合運用商業計劃,如調查有關企業和市場的實際情況,而且要在團隊的協作和分工、感性知識和實踐經驗等方面獲得業務。
高職自主就業創業勞動教育目標是建立在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或者有成功投資經驗的企業基礎上,因此需要構建工作室基地。建立特色的工作室基地能夠有效地結合就業創業勞動教育的課程教學特點,從而進行針對性的實踐性教學。在教學中利用工作室基地和課程教學的聯動,可以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工作室構建能夠幫助學生強化自主學習,為學生的就業創業發展提供更大的空間,也能夠很好地強化學生的自我學習性,在學習上能夠幫助學生在高職就業創業專業的學習領域提供更廣的空間。構建工作室基地能夠加強教師的工作能力和教學質量,可以根據相關的需求進行特色就業創業人才的專業培養。構建工作室基地,能夠幫助高職就業創業勞動課程在硬件上解決相應的設施需求,通過為就業創業專業學生提供相關的設備,幫助專業學生全面發展,從而為學生實踐能力提升提供設備保障。
由此可見,在自主就業創業勞動教育教學改革過程中,構建教學實踐研究一體化的教學體系,更加貼近人才發展的需求。同樣實踐教學研究課程體系構建,能夠幫助專業學生提升學習積極性,為學生和教師能夠提供廣闊的學習與發展空間。構建實踐性自主就業創業勞動教育課程體系,汲取相關的實踐教學經驗,從而幫助學生全面發展,為社會提供專業的實用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