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榮品
摘要: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現代素質教育的要求,而且自主學習與傳統的學習又是相對應的一種現代化的學習方式。數學課堂上的自主學習是把小學生作為學習數學的主體,通過讓小學生獨立自主地去分析題目、探索新知、動手實踐、敢于質疑等多種學習方法來達到每一堂課的學習目標。因此,本文章認為教師應該在教學中根據學生認知的特點,改變傳統的接受式學習方式,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小學生獨自自主的學習。
關鍵詞:興趣 自主學習 重要性
現代教育理論強調教師要引導小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每一次教學活動中來,并且認為現代教育的實質就是對小學生實施主動的教育。根據這個教育理論觀點,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應該喚醒小學生的主體意識,注意開發小學生的潛在能力,促使他們健康的成長。因此,教師每一次引導小學生自主學習都要符合他們這個年級段的求知和求參與的心理特征,符合兒童好奇,好玩以及好表現的心理特點,符合培養小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和探索新知精神。那么,怎么樣在平時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最大限度地去啟發,引導小學生自主學習呢?下面根據我三十一年的教學實踐經驗,淺談我的個人看法。
一、設置懸念,點燃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激情
每一個小學生的學習都是一種有意識的行為,需要小學生有學習的興趣,才能去激發他們求知欲,點燃他們學習的激情。這種學習動機一般分有兩種,一種是外部動機,它來自于父母、科任老師的悉心教導或者獎懲;另一種是內部動機,只要學生對數學求知的向往,并且能夠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只有想辦法讓小學生產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欲望,教師轉變教學方式,不再使用傳統的傳授式教學,因為傳統的傳授式教學是一種不懂情感的腦力勞動,它會給小學生帶來疲倦感,不會產生愉快的學習心情,他們就不會有學習的興趣,這種學習就會變成成為小學生的負擔。”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特別要善于通過創設懸念導入新課,點燃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激情,從而激發小學生獨立自主探究問題的動機。
例如:在教學五年級數學下冊“最小公倍數”這一課時,我采用了小學生愛聽的阿凡提故事導人法:很久以前有一幫長工在狡猾的巴依老爺家干活,他們干了整整一年都沒有拿到工錢。于是他們自發地組織起來討工錢,但是他們害怕拿不到錢,于是又邀請聰明的阿凡提來幫他們去跟狡猾的巴依老爺討工錢。狡猾的巴依老爺看到阿凡提來幫長工們討工錢,便叼著煙斗冷笑說:“工錢我可以給你帶回去給他們,但是我的錢不在我身上,都在我的賬房先生那里存著。從8月1日起,我要連續外出收賬3天才可以休息一天,而我的賬房先生要外出連續收賬5天才可以休息一天,你們想要拿錢就在我們兩人同時休息的時候再來吧!到時候我肯定給錢。”聰明的阿凡提摸摸腦袋想了想,便帶一幫長工離開巴依老爺的家了。到了某一天,他竟然從巴依老爺家幫長工拿到了工錢。同學們認真的看了這個故事之后,每個人都趣味盎然,教師就趨勢引導他們,一堂課下來學生的情緒始終處于興奮的狀態,主體性發揮得淋漓盡致。
二、營造自主學習的氛圍,提高學生參與度
學生學習的動機系統中,情感是個非常重要的因素,要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感受到快樂,覺得上數學課很有趣,他們才會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去。小學生好表現心理強,喜歡得到老師的表揚,如果能夠為他們營造一種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學生就會產生良好的求知欲望,樂意參加到學習中,如何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可以從這幾個方面營造;
1.與學生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師與學生之間要相互尊重,當學生感受到老師對其的尊重之后,內心就會產生積極地情緒,點燃了他們學習的熱情,從而才有飽滿的學習熱情和十足的信心投入到日常學習中去。
2.教學還要講究民主
在課堂上學生回答問題錯誤的時,允許他重新回答;答得不夠完整時,允許其他組員補充;遇到不明白的問題時,允許舉手向老師提問;教師提問沒想好怎么回答時,允許求助組員;回答問題遇到有不同意見時,可以小組談論等等。
3.鼓勵學生揭發老師的不足
知識是不分年齡,地位和權威的,老師也有不如學生的地方,當老師講錯了,允許學生批評,學生的方法比老師的好,鼓勵他們發表自己的見解,每一次鼓勵能讓學生滿足,滿足多了,興趣就大了。
三、在數學課堂上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性
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之后,就要注重強化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學會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每一次實踐,催生學生求知的興趣,并進行積極主動的學習。例如,在教學“分數與除法”這一課時,教師要把三個月餅平均分給四個同學,每個小朋友分得多少個月餅呢?教師拿出課前準備好的三個圓形代表三個月餅,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分組合作試著分一分,最后讓學生展示他們理解的平均分的方法:(1)采用平均分的方法3÷4。(2)還可以把3個月餅豎著疊在一起,然后平均分成4份,然后再哪其中的一塊拼湊在一起,那么剛好是一個蘋果的四分之三。這個實踐就是為了讓學生知道一個數學知識,3個月餅的四分之一就是一個月餅的四分之三,最后讓學生再親自動手實踐一次,鞏固這個知識點,實踐完成后學生可以暢所欲言談談自己的學習感受。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中,適當的運用教具輔助學生動手操作,能夠刺激學生主動地去獲取知識,有益于激發學生的潛能,同時提高了課堂效率,最終提高學生動腦和動手的潛力。
總之,在小學數學的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都要始終以小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并致力于培養小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積極性,自主性以及參與性等,把小學生引導向他們的“最近發展區”,從而使他們的思維始終保持處在自主積極的狀態,還要努力讓全體小學生都主動地參與到數學教學過程中來,這樣才能夠全面推行素質教育。